基于振动耦合的宽谱高灵敏度光学振动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9570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95747.6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振动耦合的宽谱高灵敏度光学振动传感器。该振动传感器包括激光器(1)、透镜(2)、透射式光栅(3)、振动耦合拾振单元(4)、光电探测器(5);透射式光栅被刚性固定在振动耦合拾振单元的振动带宽被拓展的梁上(中间位置梁),其位移方向垂直于激光器的输出光路;振动耦合拾振单元包括多个相互耦合的悬臂梁;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透镜汇聚后垂直入射至光栅,当基座存在振动时,透射式光栅与激光光路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透过光栅的出射光携带相对位移信号,经光电探测器探测,结合已知的拾振单元中间梁频响特性可计算出振动信息。本发明具有测量频谱宽、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低频抑制的随机多元搜索二值化相位全息图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810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45598.1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抑制的随机多元搜索二值化相位全息图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始图像的傅里叶频谱分为低频和高频两部分,对低频区振幅较高的区域进行抑制;(2)对抑制后的图用GS迭代法,在迭代中逐步进行二值化;(3)将二值化的结果用改进后的随机多元搜索法迭代得到二值化相位全息图。该方法将二值化相位全息图设计成分频段并对低频区进行抑制,配合GS迭代法和改进后的随机多元搜索法,二值化相位全息图再现像质量大大提高,有助于实现动态三维全息显示。

    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9023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471824.2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利用CHAPS法提取待测细胞中的端粒酶;第二步,利用捕获基底和待测端粒酶进行延伸反应,延伸反应产物与报告标签溶液进行杂交反应;所述的捕获基底为金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酶底物;所述的报告标签为球形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端粒互补序列和拉曼分子;第三步,杂交反应产物通过比色法观察颜色或采用SERS技术双信号通道检测得到SERS信号。本发明将比色法和SERS技术集成到同一端粒酶活性检测体系中,利用比色法实现对样品的快速定性分析,随后采用SERS技术对样品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的结合实现了快速高灵敏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棱镜式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0433474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710021137.5

    申请日:2007-03-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棱镜式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是一种用棱镜和多层介质膜分离输出光束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高反射介质膜(1)、有机增益膜(2)、第一带通介质膜(3)、石英直角棱镜(4)、第二带通介质膜(5),其中:石英直角棱镜(4)的一个垂直面从表面至外依次设有对输入泵浦光波长λ1增透、对输出光波长λ2高反射的第一带通介质膜(3)、对输出光波长λ2有光放大效应的有机增益膜(2)、对输出光波长λ2近似全反的高反射介质膜(1);石英直角棱镜(4)的斜面上设有对输出光波长λ2增透、对输入光波长λ1高反射的第二带通介质膜(5)。该激光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有效地将入射泵浦光与输出光分开,且能获得高效的垂直微腔。

    反射型分立式拉曼光纤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595277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41335.4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反射型分立式拉曼光纤放大器是一种光放大器,尤其是分立式拉曼光纤放大器,该放大器包括泵浦单元(1)、光环形器(2)、光耦合器(3)、增益光纤(4)、光隔离器(5);泵浦单元的输出端接光隔离器的输入端,光隔离器的输出端接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信号光输入端(6)接光环形器的第一端口(21),信号光输出端(7)接光环形器的第二端口(22),光环形器的第三端口(23)接光耦合器(3)的输入端;光耦合器的输出端接增益光纤,增益光纤为一段双包层光纤,其一端面镀有金属膜(4.1),双包层光纤由纤芯、内包层和外包层构成,折射率沿径向变化为纤芯大于内包层,而内包层大于外包层。

    无自致啁啾效应的切趾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10785A

    公开(公告)日:2003-04-16

    申请号:CN02138416.9

    申请日:2002-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无自致啁啾效应的切趾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制作方法在于首先制作周期长度渐变相位掩模板2,该相位掩模板2中央处的周期比两边略小,相位掩模板2的齿槽21深度根据紫外光1的波长确定;然后将紫外光敏光纤3靠在相位掩模板2的正面即有齿槽21的一面,且保持平行和相对静止,最后用紫外光1垂直于相位掩模板2的背面入射,对紫外光敏光纤3进行扫描,使用这种方法刻写出光纤光栅消除了因为折射率切趾而导致的自致啁啾效应,即消除了短波长方向上的类似于F-P腔效应的谐振次峰。

    选择性增强的多波长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62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331189.0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选择性增强的多重光场耦合Fano共振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共振结构包括金属膜、介质膜和金属孔阵列,其中所述介质膜的材料为光学透明介质,且位于金属孔阵列及金属膜之间。本发明的共振结构可以同时实现多个具有极高电磁场增强因子的多波长共振,且这些共振模式具有窄线宽、共振峰强度相当、共振光场主要局域于金属圆孔中等特性。这些特性使该结构可以对目标分子的激发场与发射场进行同时增强,在保证检测的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同时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检测。该共振结构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只需要传统的纳米压印工艺与薄膜蒸镀工艺,重复性好,便于应用。

    尖端间距可调节的金属V型光栅Fano共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0011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890195.X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尖端间距可调节的金属V型光栅Fano共振结构,该共振结构包括一层透明弹性基底和金属V型光栅。通过弯曲弹性基底实现了结构尖端的纳米级间距,极大地增强了尖端附近的局域场增强因子。这种尖端间距的可调节特性保证了制备过程中尖端间距的可靠性,有效保证了检测的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结构的共振光场主要局域在狭缝尖端,场增强范围也由传统的纳米颗粒对的点延展到线。该共振结构的制备方法基于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和金属薄膜的剥离技术,工艺简便,可靠性高,重复性好,便于应用。

    一种具有复合多光敏区结构的高灵敏度粉尘浓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640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90745.8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6 G01N2015/0693

    Abstract: 大气环境中粉尘颗粒对生活和生产都有重要影响。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散射法的具有复合多光敏区结构的高灵敏度粉尘浓度检测方法,包括照明系统和散射光收集系统。照明系统主要由激光器、准直镜、光调制模板、柱聚焦镜、光陷阱组成。利用光调制模板,优化了光敏区结构;通过锥形结构优化了光陷阱。散射光收集系统由球面反射镜、聚焦镜、光阑和光电探测器组成。采用上述结构后,提高了低浓度测量时系统的信噪比,降低了系统背景噪声。

    选择性增强的多波长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6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31189.0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选择性增强的多重光场耦合Fano共振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共振结构包括金属膜、介质膜和金属孔阵列,其中所述介质膜的材料为光学透明介质,且位于金属孔阵列及金属膜之间。本发明的共振结构可以同时实现多个具有极高电磁场增强因子的多波长共振,且这些共振模式具有窄线宽、共振峰强度相当、共振光场主要局域于金属圆孔中等特性。这些特性使该结构可以对目标分子的激发场与发射场进行同时增强,在保证检测的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同时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检测。该共振结构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只需要传统的纳米压印工艺与薄膜蒸镀工艺,重复性好,便于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