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蛇形磁路的多片旋转式磁流变液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26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13273.6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蛇形磁路的多片旋转式磁流变液阻尼器,该阻尼器采用定阻尼片和动阻尼片相结合的多片分层结构,同时采用蛇形磁路设计,通过增加磁力线穿过磁流变液的次数、减小工作间隙的厚度、提高磁流变液在阻尼片上的有效工作面积等方法,来提高阻尼器的工作效率和可调输出阻尼力矩范围,显著提升了阻尼器的性能。当阻尼器固定后,在励磁线圈中通入电流可激发磁场来改变工作介质的状态,操作者转动阻尼器的转子部分,即可感受到阻尼器输出的被动力矩。该阻尼器各个结构紧凑,密封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具有能耗低、磁流变液用量少、零电流初始阻尼力矩小、输出阻尼力矩连续可调和范围大等优点。

    一种可用于移动终端的虚拟物体三维形状触觉再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945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559852.9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移动终端的虚拟物体三维形状触觉再现方法,该力触觉再现方法特征是:利用移动终端和指套上的姿态传感器分别检测电容笔头在触摸屏上按压位置信息、手指姿态信息,根据上述信息计算手指在虚拟物体表面接触点的局部斜率以及手指和虚拟物体的接触姿态。将局部斜率映射到压电致动器的平均振动强度,从而表达虚拟物体形状信息。将接触姿态映射到压电致动器的振动强度分布,从而产生手指以不同姿态接触虚拟物体时的触感。通过压电致动器阵列振动强度大小与分布的变化,模拟手指以不同姿态接触不同形状三维物体时所产生的触感,从而实现对虚拟物体三维形状的触觉表达。

    一种可用于移动终端的虚拟物体三维形状触觉再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945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59852.9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移动终端的虚拟物体三维形状触觉再现方法,该力触觉再现方法特征是:利用移动终端和指套上的姿态传感器分别检测电容笔头在触摸屏上按压位置信息、手指姿态信息,根据上述信息计算手指在虚拟物体表面接触点的局部斜率以及手指和虚拟物体的接触姿态。将局部斜率映射到压电致动器的平均振动强度,从而表达虚拟物体形状信息。将接触姿态映射到压电致动器的振动强度分布,从而产生手指以不同姿态接触虚拟物体时的触感。通过压电致动器阵列振动强度大小与分布的变化,模拟手指以不同姿态接触不同形状三维物体时所产生的触感,从而实现对虚拟物体三维形状的触觉表达。

    一种用于被动力觉再现的小型旋转式磁流变液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2675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13659.7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被动力觉再现的小型旋转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其中转轴两侧分别固定转筒,构成转子;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通过间隔片与绕线筒连接,构成定子;转子、定子,以及隔磁密封环之间的空隙内填充磁流变液,定子与外壳之间的空腔内缠绕励磁线圈。考虑到阻尼器的体积、励磁线圈的发热量,以及阻尼器的输出阻尼力矩等因素,该阻尼器中的转轴和间隔片均采用非导磁金属材料制成,这样可使阻尼器工作时,由励磁线圈激发的磁力线在工作间隙附近沿蛇形路径传播,有效提高了磁流变液的利用效率;同时可用较小的励磁电流控制阻尼器产生较大的阻尼力矩,相对减少阻尼器的体积、励磁线圈的匝数和发热量,以及阻尼器的输出力矩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