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777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33079.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F212/08 , C08F220/20 , C08F2/22 , C08F8/00 , C08K5/00 , G01N21/64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基化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荧光物质-铕配合物:将溶有EuCl3·6H2O的乙醇溶液加入到溶有TPPO的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反应后,将去质子化的BTFA乙醇溶液加入到Eu(TPPO)4的乙醇溶液中,于高温下进行配位反应,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抽滤、挥发结晶处理,得到的晶体为铕配合物Eu(BTFA)(TPPO)3;利用制得的铕配合物Eu(BTFA)(TPPO)3制备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并对制得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表面进行羧基化处理,得到表面含有羧基单体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
公开(公告)号:CN1089482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21795.9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F283/12 , C08F230/08 , C08F220/20 , C08F220/54 , C08F226/10 , C08F222/14 , C08F2/48 , C08J5/18 , C08L5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亲水材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合而成:两亲性不饱和聚二甲基硅氧烷:35~40%;亲水性单体:29~35%;小分子有机硅单体:29~35%;交联剂:0.5%;自由基引发剂:0.2~0.5%。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柔性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可穿戴传感器基材的应用。本发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从而其作为可穿戴传感器基材时能够很好地贴合柔软、曲面的人体组织,进而可有效提高传感器设备的测量灵敏度;同时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因此人们长期佩戴,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最后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长期佩戴也不会让接触的皮肤产生不适感。
-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460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0055469.9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C255/30 , C07C253/30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一种席夫碱类多功能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的结构如式为其制法为将对二甲氨基丙烯醛与二氨基马来腈溶于醇溶液中,配制成混合溶液,向该混合液中加入浓盐酸,在70~80℃反应5~7h,沉淀过滤、洗涤后,经重结晶得到纯品,即可。优点为该荧光探针为席夫碱类化合物,具有亚胺键和氨基基团,对Cu2+和PO43‑的识别均有优良的选择性,与其它常见金属离子或阴离子作用荧光信号基本没有变化,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好的传感性质,检测限低;同时,该荧光探针的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831879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39891.5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3/005 , B01J31/1815 , B01J2231/34 , B01J2531/0205 , B01J2531/0216 , B01J2531/0238 , B01J2531/72 , C07F7/1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二吡唑甲烷双核锰聚合物,还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催化应用。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化学组分易于控制、重复性好并且产量高,催化效果优良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21536.5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吡唑羧酸类配体的镉配位聚合物,所述镉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Cd(Hppza‑)(H2O)I]n;其中,H2ppza为5‑(4‑吡啶)‑1H‑吡唑‑3‑甲酸。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镉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将碘化镉溶于蒸馏水中,得到碘化镉水溶液;将H2ppza溶于乙腈中,得到H2ppza乙腈溶液;将碘化镉水溶液和H2ppza乙腈溶液混合,混合后置于高温下反应,反应后以每半小时降温5℃的速率降温至室温,得到黄色块状晶体;将得到的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目标产物。具有本发明晶体结构的配合物热稳定性好,荧光性能优异,有望成为光化学传感器的潜在候选材料;另外,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收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94829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521795.9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F283/12 , C08F230/08 , C08F220/20 , C08F220/54 , C08F226/10 , C08F222/14 , C08F2/48 , C08J5/18 , C08L5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亲水材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合而成:两亲性不饱和聚二甲基硅氧烷:35~40%;亲水性单体:29~35%;小分子有机硅单体:29~35%;交联剂:0.5%;自由基引发剂:0.2~0.5%。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柔性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可穿戴传感器基材的应用。本发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从而其作为可穿戴传感器基材时能够很好地贴合柔软、曲面的人体组织,进而可有效提高传感器设备的测量灵敏度;同时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因此人们长期佩戴,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最后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长期佩戴也不会让接触的皮肤产生不适感。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80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397003.6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D491/107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罗丹明类衍生物的铜离子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化学式为C41H45N5O2;制备时先制备罗丹明B酰肼中间体,随后分别配制罗丹明B酰肼中间体的乙醇溶液、费舍尔醛乙醇溶液,将费舍尔醛乙醇溶液滴加至罗丹明B酰肼中间体的乙醇溶液中反应,经蒸馏、纯化制得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应用于检测Cu2+。本发明的荧光探针能对Cu2+专一性识别,抗干扰能力强,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境或生物体内Cu2+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其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294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019764.9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D491/107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丹明B类双通道荧光探针及其应用,该探针的结构式如下:该荧光探针在含有VO2+和Cu2+的缓冲溶液中,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分别检测识别VO2+和Cu2+。该探针对VO2+和Cu2+的识别都有优良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好的传感性质,检测限低、检测灵敏度高;后续加入焦磷酸根离子之后,焦磷酸根离子与VO2+、Cu2+结合,配位的金属离子释放出来,该荧光探针中的酰肼又回到闭环状态,体系的荧光迅速降低,实现了荧光探针分子的可逆操作。所述荧光探针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境污染或生物体内Cu2+及VO2+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95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63593.0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位聚合物技术领域,特别一种基于吡唑环的Zn(II)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配位聚合物化学式为[Zn(PZC)(H2O)2]n,其中PZC=去质子化的3,5-吡唑二甲酸,n=4-12;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醋酸锌溶解在水中,配置醋酸锌水溶液;步骤2,将3,5-吡唑二甲酸溶解在有机溶剂A中,配置3,5-吡唑二甲酸溶液;步骤3,向步骤1制备的醋酸锌水溶液中滴加有机溶剂B,然后将步骤2制备的3,5-吡唑二甲酸溶液滴加到乙酸乙酯的上层;步骤4,静置后,取中间缓冲层的晶体,即为产物;其中,水、有机溶剂A、有机溶剂B互不相溶;该配位聚合物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在催化、气体分离、分子识别、分子发光等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