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修复型预制混凝土板及改造河道硬质护岸和河床修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084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10313.4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型预制混凝土板及改造河道硬质护岸和河床修复的方法,其中预制混凝土板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混凝土的组成为:多孔性骨料:400~700kg/m3;低碱性胶结料:200~250kg/m3;颗粒状修复剂:40~60kg/m3;高效添加剂:3~7kg/m3;水:50~90kg/m3。采用生态修复型混凝土板安装于原有硬质护岸和河床底部的生态化改造方法,节约资源,投资少,而且克服了混凝土水下施工的困难,施工期短,见效快。通过本发明改造后,可改善水陆生态系统链,同时可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然后通过动植物、微生物共同作用去除污染物,实现吸附剂原位再生,原位恢复吸附容量,达到长期持续的生态净水效果。

    船闸工程混凝土耐撞磨性能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1459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20447.X

    申请日:2008-03-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船闸工程混凝土耐撞磨性能检测方法,检测步骤为:船闸工程用混凝土试件的准备:船闸工程用混凝土试件形状为直径和高度等同的圆柱体,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为5≤d<60mm,混凝土试件的直径或高度为100mm~200mm;将标准养护28~90天的混凝土试件在60~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测定其初始质量;磨耗试验机检测:将钢球、3~6个为一组的试件放入磨耗试验机内,磨耗试验机的回转速率为30r/min~33r/min,回转时间为6~33min,回转停止后,测定混凝土试件的质量,计算质量损失率,得到船闸工程用混凝土试件的耐撞磨性能。该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合理地模拟出船闸工程混凝土所受到的撞磨作用,且该法操作简单,试验周期短,试验成本低。

    温室-集热器型太阳能干燥污泥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182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11587.7

    申请日:2011-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的温室-集热器型太阳能干燥污泥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进料仓(11)、太阳能温室(2)、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管道风机(3)、通风设备;该太阳能干燥污泥系统还包括一个三通管,该三通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阀门(14)与外界大气相通,第二端通过第二阀门(15)与太阳能温室(2)相通,第三端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的热风进口相通,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的热风出口通过上述管道风机(3)与太阳能温室热风进口相通;上述太阳能温室底面铺有储热层,太阳能温室内还安装有布料机和翻泥设备。本发明运营成本低、零排放、技术效果好,可实现工业化自动化运行,对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具有积极的支撑作用。

    一种生态修复型预制混凝土板及改造河道硬质护岸和河床修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084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410313.4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型预制混凝土板及改造河道硬质护岸和河床修复的方法,其中预制混凝土板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混凝土的组成为:多孔性骨料:400~700kg/m3;低碱性胶结料:200~250kg/m3;颗粒状修复剂:40~60kg/m3;高效添加剂:3~7kg/m3;水:50~90kg/m3。采用生态修复型混凝土板安装于原有硬质护岸和河床底部的生态化改造方法,节约资源,投资少,而且克服了混凝土水下施工的困难,施工期短,见效快。通过本发明改造后,可改善水陆生态系统链,同时可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然后通过动植物、微生物共同作用去除污染物,实现吸附剂原位再生,原位恢复吸附容量,达到长期持续的生态净水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