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54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0524112.7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10/764 , G06V10/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标记分布学习的多模态动作质量评估方法,创新了运动视频的时空建模,并将其应用于跳水赛事智能评估体系的构建。本发明基于双模态的膨化三维卷积网络(Inflated 3D ConvNet,I3D),添加一路光流,提取RGB和Flow模态的跳水视频的时空特征,并融合形成全局特征,能够更好捕捉整体动作的连贯属性。将全局特征输入到全连接层,使用标记分布学习(Label Distribution Learning,LDL),输出所有裁判打分均值的概率分布,选取其中的最大概率得分,与难度系数相乘得到最终跳水得分。本发明充分利用跳水规则中的难度系数概念,改进了全连接层的输出策略,创新求解跳水得分。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5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96890.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王莲叶脉结构的索锚固端吸能减振装置及其运行方法,该装置通过多层级叶脉结构,分散并传递荷载至连接底面,提高连接件的承载能力,有效降低传统绳索锚固件汇总存在的应力集中问题。同时叶脉间的交错结构形成单元晶格,提高叶脉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受荷过程中出现失稳变形的现象,同时晶格结构的存在使叶脉整体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叶面底板的存在保证了结构整体性,避免在承受大荷载时,局部叶脉结构过度拉伸变形产生破坏。晶格结构与叶面底板相结合,当冲击荷载传递至叶脉结构时,叶脉带动叶面底板变形储存吸收能量,当力释放时,叶面底板振动耗散能量。多层级的叶脉结构与晶格结构相结合,能起到分散荷载与耗散冲击能量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抗拉拔与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21949.6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粒度的工程力学跳水动作模拟与评估方法,属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跳水视频经过I3D模型和3个全连接层组成的MLP块形成全局特征;采集人体真实数据;根据关键帧画面,将采集到的人体真实数据结合关键帧中的人体姿态构建人体三维模型;在ABAQUS 2020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水体及水花溅射区域,得到人体三维模型进入水体后的局部特征;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通过维度拼接,基于LDL算法预测所有裁判的打分均值。本发明原创性的将力学中的流固耦合仿真手段运用于神经网络算法薄弱处,通过赛前、赛中进行数据采集,并结合动力‑显式分析实现对水花姿态精准、快速的求解。弥补了神经网络算法中不能精准识别水花姿态的弱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1264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723838.6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装配式管廊止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该弹性装配式管廊止水构造,通过在管廊接头叠合面设置预留槽,延长了渗水路径,提高防水效果。通过弹性钢板夹提供主动压力,将外表面贴覆的遇水膨胀防水胶条紧密压在预留槽内,有效避免由于土体沉降带来的变形导致的弹性止水构件与预留槽之间压力不足而出现空隙,防水失效的问题,避免弹性止水构件因土体沉降接头变形而脱落。该施工方法通过预制管廊接头叠合面和弹性止水构件,现场拼装即可高效率的完成施工。此外,通过弹性钢板夹提供主动压力,也降低了加工、施工精度的要求,提高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2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92923.4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王莲叶脉结构的薄壁抗压吸能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个三级树状子结构、拉索、外层薄壁圆筒及中心轴。其中三级树状分支子结构绕中心轴均匀布置在外层薄壁圆筒内,各级分支开叉的角度相同,角平分线与上一级分支延长线重合。该分形构造将荷载逐层均匀传递至外层薄壁圆筒。拉索位于子结构第二级分支中位线和底边,约束各树状分支子结构的面外变形。在各子结构间通过拉索连接,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使各树状分支构件中的传力路径不破坏。结构承重能力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抵抗局部破坏。外层薄壁圆筒与各树状分支构件间通过卡扣连接,使得各部件发生损坏时易于替换。子结构与拉索连接处,焊接拉环用以连接拉索。施工简单,装配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31693.X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3/12 , E02D3/11 , E02D15/02 , C09K17/40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固化软土地基的应用,所述的微胶囊内是四腔室结构,囊壁为聚电解质薄膜,腔室内填充微生物干粉及碱性供氧剂。用其固化软土地基时,首先通过初次电渗初次排水在土体中产生裂缝,形成渗流通道;第二步,初次注浆,将微胶囊悬液通过初次注浆时产生的渗流通道注入软土地基中,填充土体裂缝;第三步,二次注浆,注入有机物溶剂,并采用微电流间歇电渗,促进有机物溶剂在软土中的扩散,分解聚电解质薄膜使胶囊外部腔室物质发挥作用。当土体沉降发生时,应力裂解胶囊中部两腔室,二次释放微胶囊内容物,对土体进行二次加固。解决微胶囊在软土中的扩散及微生物的存活问题,实现可持续、大范围、智能高效地处理软土地基。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9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231693.X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3/12 , E02D3/11 , E02D15/02 , C09K17/40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固化软土地基的应用,所述的微胶囊内是四腔室结构,囊壁为聚电解质薄膜,腔室内填充微生物干粉及碱性供氧剂。用其固化软土地基时,首先通过初次电渗初次排水在土体中产生裂缝,形成渗流通道;第二步,初次注浆,将微胶囊悬液通过初次注浆时产生的渗流通道注入软土地基中,填充土体裂缝;第三步,二次注浆,注入有机物溶剂,并采用微电流间歇电渗,促进有机物溶剂在软土中的扩散,分解聚电解质薄膜使胶囊外部腔室物质发挥作用。当土体沉降发生时,应力裂解胶囊中部两腔室,二次释放微胶囊内容物,对土体进行二次加固。解决微胶囊在软土中的扩散及微生物的存活问题,实现可持续、大范围、智能高效地处理软土地基。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77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521949.6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V40/20 , G06V20/40 , G06V10/766 ,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粒度的工程力学跳水动作模拟与评估方法,属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跳水视频经过I3D模型和3个全连接层组成的MLP块形成全局特征;采集人体真实数据;根据关键帧画面,将采集到的人体真实数据结合关键帧中的人体姿态构建人体三维模型;在ABAQUS 2020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水体及水花溅射区域,得到人体三维模型进入水体后的局部特征;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通过维度拼接,基于LDL算法预测所有裁判的打分均值。本发明原创性的将力学中的流固耦合仿真手段运用于神经网络算法薄弱处,通过赛前、赛中进行数据采集,并结合动力‑显式分析实现对水花姿态精准、快速的求解。弥补了神经网络算法中不能精准识别水花姿态的弱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48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24112.7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标记分布学习的多模态动作质量评估方法,创新了运动视频的时空建模,并将其应用于跳水赛事智能评估体系的构建。本发明基于双模态的膨化三维卷积网络(Inflated 3D ConvNet,I3D),添加一路光流,提取RGB和Flow模态的跳水视频的时空特征,并融合形成全局特征,能够更好捕捉整体动作的连贯属性。将全局特征输入到全连接层,使用标记分布学习(Label Distribution Learning,LDL),输出所有裁判打分均值的概率分布,选取其中的最大概率得分,与难度系数相乘得到最终跳水得分。本发明充分利用跳水规则中的难度系数概念,改进了全连接层的输出策略,创新求解跳水得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5126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23838.6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装配式管廊止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该弹性装配式管廊止水构造,通过在管廊接头叠合面设置预留槽,延长了渗水路径,提高防水效果。通过弹性钢板夹提供主动压力,将外表面贴覆的遇水膨胀防水胶条紧密压在预留槽内,有效避免由于土体沉降带来的变形导致的弹性止水构件与预留槽之间压力不足而出现空隙,防水失效的问题,避免弹性止水构件因土体沉降接头变形而脱落。该施工方法通过预制管廊接头叠合面和弹性止水构件,现场拼装即可高效率的完成施工。此外,通过弹性钢板夹提供主动压力,也降低了加工、施工精度的要求,提高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