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9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10959.9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评估外加剂对水泥矿物水化影响的方法,包括分子动力学模型构建、计算模拟和水泥矿物水化体系影响评估。分子动力学模型由三部分组成:矿物相、水、外加剂。本发明可以模拟掺加外加剂时水泥矿物相水化过程,量化外加剂掺量对水泥矿物相水化行为的影响,计算外加剂对水泥矿物相水化体系中氢键网络的影响,从而为外加剂对水泥矿物相水化影响的评估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17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052838.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固体流变性能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属于流变测量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盛样圆桶,固定设置且上端开口,用于容纳待测软固体试样;搅动转子,顶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底端向下伸展容纳于所述盛样圆桶内;图像采集器,配置于所述盛样圆桶的正上方并配有辅助照明器,用于采集待测软固体试样在所述搅动转子转动作用下的剪切流动图像数据;控制接收终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图像采集器之间连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和图像采集器启停和接收分析处理图像采集器传输的剪切流动图像数据以获得剪切流动状态下的软固体流变性能。本发明能够获得待测软固体试样内剪切应力与真实剪切变形速率的对应关系,实现软固体流变性能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52838.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固体流变性能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属于流变测量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盛样圆桶,固定设置且上端开口,用于容纳待测软固体试样;搅动转子,顶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底端向下伸展容纳于所述盛样圆桶内;图像采集器,配置于所述盛样圆桶的正上方并配有辅助照明器,用于采集待测软固体试样在所述搅动转子转动作用下的剪切流动图像数据;控制接收终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图像采集器之间连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和图像采集器启停和接收分析处理图像采集器传输的剪切流动图像数据以获得剪切流动状态下的软固体流变性能。本发明能够获得待测软固体试样内剪切应力与真实剪切变形速率的对应关系,实现软固体流变性能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7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9090.3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拱圈外包C70混凝土专用流动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流动化剂由纳米硅片、超细石灰石粉、漂珠和超细滑石粉复合而成,各成分协同作用,通过不同的机制改善混凝土流动性。纳米硅片提供高比表面积和活性表面基团,通过电耦合和离子激发作用,促进颗粒间的润滑,降低混凝土内部摩擦阻力,硬化后通过火山灰反应提升混凝土后期强度。超细石灰石粉通过破坏絮凝结构释放自由水,起到填充作用。漂珠作为微米级球形颗粒,降低颗粒间摩擦力。超细滑石粉具有片状结构,起到胶凝材料的分散和润滑作用。本发明的流动化剂可在拱圈外包大流态、高抗裂C70混凝土中应用,有效解决高强混凝土流动性不足和收缩开裂风险高的问题,提升施工性能和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67405.7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D183/16 , C08G77/62 , C04B41/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严酷环境混凝土结构防护的水化硅酸钙改性聚硅氮烷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涂层以水化硅酸钙改性的聚硅氮烷为基体,通过共混和化学接枝相结合的方式制备而成。首先,采用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对聚硅氮烷进行侧链氨基化改性;然后,将改性聚硅氮烷与水化硅酸钙在二异氰酸酯存在条件下进行共混,制得复合涂层材料;最后,将复合涂层材料涂覆于混凝土表面,经固化处理得到水化硅酸钙改性聚硅氮烷混凝土复合涂层。本发明的复合涂层兼具聚硅氮烷的柔韧性和水化硅酸钙的刚性,与混凝土具有天然的相容性。本发明为混凝土结构的长效防护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复合涂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459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5226.1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22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碳化、冻融、强辐射、大温变劣化的混凝土多功能自适应智能防护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科学的配比,将光反射材料、早强纳米材料、相变材料、粘度调节剂均匀分散于高密实自愈合水泥基体中制备出多功能自适应智能防护层,光反射材料用于提高防护层抗光辐射性能,早强纳米材料用于增强防护层的早期强度,相变材料用于智能调节防护层的温度适应性,粘度调节剂则优化防护层的工作性能,水泥基体用于抵抗环境因素侵蚀和损伤后自愈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显著提高了混凝土在高原多重恶劣服役环境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