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0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032337.5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层间接触参数的试验夹具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夹具装置包括试件、用于固定试件的固定夹具以及水平加载装置;所述试件为用于模拟复合路面结构的试件,试件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为两个圆柱体贴合形成的一个整体,两个圆柱体贴合的部分为层间界面,试验时,圆柱形结构通过固定夹具夹紧后,其中轴线平行地面放置,所述水平加载装置的发力端与试件的圆形端部接触,向试件施加竖向力;固定夹具的中心位置设置压头接触垫片,试验机的加载压头通过压头接触垫片向试件施加层间力;本发明可以得到竖向荷载下复合路面结构受剪状态的层间状态参数,更加真实地模拟路面层间界面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933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70624.1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裂缝分散型基层材料、设计方法、道路结构,所述基层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主骨料50%‑55%;干涉档料15%‑20%;填充档料25%‑30%;水泥4%‑6%;水5%‑6%。道路结构,在该材料结构层施工中施加预裂技术,在裂缝分散型基层材料中形成细微的网状裂缝来避免长或宽裂缝产生,从而加强基层的抗裂性能。本发明提供沥青路面裂缝分散型基层材料能够提高道路基层的抗裂性能,并且可以被沥青混凝土面层适应,不会导致沥青层发生开裂。本发明解决以水稳碎石为代表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沥青路面在施工完成后出现的开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6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59030.8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多功能传感器及布置方法,该传感器具有检测温度、振动加速度、振幅、频率数据、定位功能,经过铠装,外观类似沥青混合料集料,耐高温高压,有若干个、按一定间距和沥青混合料一起摊铺,镶嵌在沥青路面结构层内,该传感器可配合北斗卫星、基站、数据处理云平台、显示器(或接收数据指令终端,能自动导航振动压路机施工)。本发明可解决沥青路面施工时压实度不能实时检测或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提高沥青路面压实数据检测的有效性,得出路面整体压实状况;可实时指导优化振动压路机碾压路线,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与无人驾驶振动压路机结合,通过压实数据的实时反馈,指导沥青路面施工时的压实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1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26984.4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C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抗裂基层新建路面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水泥稳定抗裂基层和水泥稳定类底基层;所述水泥稳定抗裂基层材料为抗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主要成分是水泥、大颗粒碎石和小尺寸集料,水泥稳定抗裂基层采用现场层铺后路拌施工方式,保证大颗粒碎石完全接触形成主骨架、小尺寸集料均匀填充骨架间空隙。本发明的水泥稳定抗裂基层新建路面结构,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反射裂缝,以解决传统的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由于反射裂缝的扩展贯穿带来各种病害问题,减少路面结构因反射裂缝的扩展贯穿而引起的各种病害,从而达到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64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96145.7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棉土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组装加州承载比试筒:加州承载比试筒由三部分试筒竖向拼装组成,两两之间使用螺栓固定;步骤2:将试样分三次装入试筒(视最大粒径而定)进行贯入试验;步骤3:拆除最上面试筒,削去上部土样进行贯入试验,然后拆除第二层试筒,削平土样后再次进行贯入试验;步骤4:进行不同加州承载比试筒高度标准材料的加州承载比值修正试验,获取修正系数;步骤5:中下层和下层土样的加州承载比值乘以修正系数修正为标准加州承载比值后,与标准试验的加州承载比值求平均作为试样的最终加州承载比值。本发明所获得的加州承载比更准确的反映了黑棉土材料的真实加州承载比值,体现了试样饱水后内部含水量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063008.6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防沥青层反射裂缝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防沥青层反射裂缝基层和水泥稳定底基层,防沥青层反射裂缝基层包括大粒径骨架集料和填充料,填充料是水泥以及水和石料的混合物,大粒径骨架集料形成材料为大粒径骨架结构,填充料均匀分布于大粒径骨架结构的空隙中。本发明通过该设计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各等级沥青公路沥青面层出现自基层向上反射的裂缝,同时相较于全厚式沥青路面具备低成本的优势,相较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具备长寿命的优势,能够满足高性能沥青道路基层材料的迫切需求,并提供以该防沥青层反射裂缝基层材料为基础的沥青路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032477.2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施工和运营过程的长期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多功能数据采集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处理器,多功能数据采集设备具有采集路面振动加速度、应力、温度的功能,外观呈正方体,外壳采用耐高温高压材料,多个多功能数据采集设备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固定在基层上。每个多功能数据采集设备通过数据接收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设备,对采集的数据按照固定的方法处理,确定施工过程的路面压实质量,以及在运营过程中,道路所承受的车辆载荷,实现对路面性能实现长期监测,为路面养护提供依据。本发明安装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监测系统功能丰富,通过有线连接传输数据,可保证长期使用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2085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558599.2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连续式拌和施工含水量控制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流动度检测装置、拌和加水量成套控制装置。所述流动度度检测装置用于间接测量水泥稳定碎石的含水量,在拌和站和施工现场各配备一个;所述拌和加水量成套控制装置包括数据处理器和电动流量计,所述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在拌和站和施工现场各设置一个,并与所述流动度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拌和站的电动流量计连接。该方法利用同种混合料的流动度与含水量唯一对应关系,借助数据处理器分析对比施工现场测得的流动度与拌合站输入的流动度,最后从输出端发出信号控制电动流量计来自动调整拌和加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32337.5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层间接触参数的试验夹具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夹具装置包括试件、用于固定试件的固定夹具以及水平加载装置;所述试件为用于模拟复合路面结构的试件,试件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为两个圆柱体贴合形成的一个整体,两个圆柱体贴合的部分为层间界面;试验时,圆柱形结构通过固定夹具夹紧后,其中轴线平行地面放置,所述水平加载装置的发力端与试件的圆形端部接触,向试件施加竖向力;固定夹具的中心位置设置压头接触垫片,试验机的加载压头通过压头接触垫片向试件施加层间力;本发明可以得到竖向荷载下复合路面结构受剪状态的层间状态参数,更加真实地模拟路面层间界面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17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1222713.7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无接缝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罩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基层和底基层;所述罩面层设于水泥混凝土面层的上方,罩面层材料为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所述罩面层和面层之间应进行粗糙化处理,保证两个结构层之间的连续性;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粉煤灰、石英砂和PVA纤维;所述罩面层采用全断面摊铺的形式进行铺筑,保证消除路面结构表观缝隙。罩面层施工缝应设置在水泥混凝土板的板中位置,并采用环氧树脂灌缝胶在各施工缝处进行灌缝处理。本发明能实现消除水泥混凝土路面表观缝隙的目标,减少路面结构因水泥板板块之间的接缝引起的损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