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1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64537.9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型工业废渣基固化剂,涉及固化剂技术领域,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成分:粉煤灰5%‑12%、高炉矿渣4%‑7%、钢渣粉2%‑5%、水玻璃3%‑8%、棕榈纤维0.2%‑0.6%。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纤维增强型工业废渣基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钢渣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碱(水玻璃)激发反应,改良软弱土物理力学特性,同时在混合土中掺入一定量、一定长度的植物纤维(棕榈纤维),能够增强土壤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0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150012.3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所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由相变层以及包覆在相变层外的壳层组成;所述相变层为石蜡,所述壳层为金属‑多酚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往反应容器中加入水,水浴加热至搅拌温度;往水中加入无水乙醇,得到混合溶剂;将石蜡加入到混合溶剂中,搅拌至石蜡完全熔化;将混合乳化剂滴加至熔化的石蜡中,对石蜡进行乳化;将金属离子水溶液缓慢加入到石蜡的乳化液中,搅拌后将单宁酸溶液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保持溶液的pH值为8~9;反应后抽滤洗涤沉淀。本发明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以金属‑多酚为壁材可以有效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太阳光吸收能力,通过对相变材料石蜡的封装,有效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率,使制备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能力和热能储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0721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505765.5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东南大学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超长隧道铺装层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方法。该施工裂缝控制方法包括:隧道底板预处理步骤;铺装层混凝土控制步骤,包括铺装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入模温度控制;铺装层混凝土防扰动步骤;以及铺装层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处理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该超长隧道铺装层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方法,从铺装层混凝土材料、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可有效解决铺装层混凝土因收缩、受扰动而出现的开裂问题。基于该施工裂缝控制方法施工时,在一次性浇筑长度超过60m的条件下仍可实现铺装层混凝土无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150034.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K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由多元醇以及至少两种显色材料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多元醇水浴加热至熔融状态;向熔融多元醇中加入两种不同的三芳基甲烷染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相比于现有的三元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体系,本发明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不含具有毒性的苯酚类显色剂;本发明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在固定发色剂种类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掺杂的染料的种类,使变色材料实现不同颜色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92485.2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低泄露光热转换定型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硬段材料,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为软段,以Ti3C2Tx、纳米CuS为光热转换材料聚合而成。本发明高导热、低泄露光热转换增强定型相变材料通过Ti3C2Tx和纳米CuS高导热性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赋予定型相变材料高热导率和光热转换特性,HMDI将PEG分子进行一定的束缚,从而有效解决了使用过程中的泄露问题,该定型相变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最终进行了光热转换性能测试,发现添加光热转换材料制成的定型相变材料相变特性明显,且相变性能随着光热转换材料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9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92438.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藕杆生物质多孔碳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利用K2CO3活化藕杆,再在氩气气氛下高温碳化得到藕杆多孔碳材料,然后以它为支撑材料,通过水浴浸渍法吸附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来制备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周期短,制备的生物质多孔碳材料作为支撑材料,其比表面积巨大,孔径丰富,可以有效地吸附住液态相变材料,从而避免相变材料的减少,有效地解决泄露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57738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47825.X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相变储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的原料包括膨胀蛭石复合相变材料,硅灰,硅酸盐水泥,砂石,石子,水和减水剂。膨胀蛭石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5~40℃,相变潜热≥80J/g。将膨胀蛭石复合相变材料,硅酸盐水泥,减水剂和水按照质量比10~20:10~20:60~80:140~160:260~300:40~60:0.2~0.5搅拌均匀后浇筑成型,养护1~3天后脱模,在养护室养护28天即可。本发明制备的混凝土充分利用了膨胀蛭石对相变材料的微孔吸附作用,在保证调温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建筑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79765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218979.9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壳聚糖双壳储热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石蜡乳液和壳聚糖醋酸溶液,将二者按照石蜡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1进行混合,经过两次调节溶液pH值,并加入交联剂,得到壳聚糖单壳微胶囊;将壳聚糖单壳微胶囊分散于前驱体硅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引发前驱体水解,得到二氧化硅壳聚糖双壳微胶囊。由于壳聚糖容易发生溶胀,作为相变微胶囊的壁材时,力学性能比较差,容易发生泄露,本发明在壳聚糖外再包覆一层SiO2,形成内壳壳聚糖、外壳SiO2的不同材质双层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泄漏现象,同时对微胶囊的导热系数有较大提高;本发明采用的引发硅酸乙酯水解并生成SiO2工艺,通过改变凝胶陈化的条件,得到的胶囊微观形貌和使用性能都更好,微胶囊粒径为85~95μm,经过500次冷热循坏测试,破损率<1%。
-
公开(公告)号:CN10772131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28865.6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2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玄武岩和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在混凝土基质中,掺有占混凝土基质体积分数0.05%的玄武岩纤维和0.05%的PVA纤维。在常温下,采用纤维撒入法:(1)将砂子和石子投入到搅拌机中搅拌60-80s;(2)投入水泥和粉煤灰并搅拌60-80s;(3)将水和减水剂充分混合并加入搅拌机搅拌120-150s,得到混凝土基质;(4)预先将武岩纤维与PVA纤维两种纤维混合并使两种纤维高度分散后,用手将其均匀撒入步骤(3)所得混凝土基质中并搅拌120-150s,即得到玄武岩和PVA混杂纤维混凝土。该种混凝土较传统混凝土相比具有更好韧性、抗裂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房建、大坝等工程,推广了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3354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94514.1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石墨烯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相变微胶囊为规则球形,具有核壳结构,所述的核壳结构由壁材和芯材以及连接壁材和芯材的乳化剂组成,其中壁材为改性石墨烯,芯材为相变材料,且乳化剂、改性石墨烯和相变材料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0.1~1.0):(0.01~0.5):10。利用乙二胺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改性石墨烯,将乳化剂、改性石墨烯和相变材料混合,通过超声化学法得到改性石墨烯包裹相变材料微胶囊。该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所得微胶囊形貌为规则球形,壁材用量少、导热性能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