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稳材料单元体脉冲荷载水力冲刷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366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188708.9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稳材料单元体脉冲荷载水力冲刷试验装置,包括落锤荷载施加系统、落锤承载冲刷作用板、冲刷工作水槽;所述落锤承载冲刷作用板包括刚性承载板、水力脉冲冲刷板及橡胶垫;所述刚性承载板底部嵌固应力传感器,且应力传感器穿过橡胶垫与水力脉冲冲刷板接触;所述冲刷工作水槽内与水力脉冲冲刷板对应位置处放置试样;所述落锤荷载施加系统产生不同等级的冲击荷载,并直接作用于刚性承载板,经橡胶垫传递到水力脉冲冲刷板,水力脉冲冲刷板击打冲刷工作水槽中水体形成单元体试样表面水力冲刷作用。本发明可适用于不同轮载循环冲击水平下道用半刚性基层材料长期耐久性能研究的物理试验测试。

    一种反压饱和状态大三轴试样的柔性壁压力渗流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5303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264389.4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压饱和状态大三轴试样的柔性壁压力渗流试验装置,包括:围压渗流转换单元和体变流量转换单元;围压渗流转换单元和体变流量转换单元通过渗入水路部分的渗流阀和三通接口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大三轴剪切设备与两个转换单元相连,可以实现三轴试样维持反压饱和条件,进行截面300大尺度柔性壁单元体渗透系数与压力渗流变形等室内土工试验。

    一种水稳材料冲刷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117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978120.7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稳材料冲刷试验装置,包括位于配重箱底部的击打板,所述击打板的下方设有放置水稳材料的击实筒,所述的击实筒顶部安装有护筒,击实筒置于外筒内,击实筒通过两侧的试样稳定杆与外筒连接,所述的外筒顶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的击打板表面设有若干孔洞,试验过程中水通过击打板的孔洞流向水稳材料表面,防止频率过快时,周围补水不及时,击打板上还连接有水循环装置。本发明的制样采用水稳振动成型,制备简单,操作方便灵活,采用击实筒养护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养护过程中对水稳材料的干扰,冲刷试验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价值,该装置具有极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一种粗粒土超高压颗粒破碎室内压缩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4698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264398.3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粒土超高压颗粒破碎室内压缩试验装置,包括压力机顶板、压力机底板、传力块、工作护筒、超高压刚性压缩筒、位移传感器、孔压传感器、孔压阀、下孔阀、粗粒土试样、高压筒底座、多孔板、土工反滤布、褥垫找平、刚性垫块、固定螺栓、止水圈和环状裙边翼板。本发明可在超高压刚性压缩筒内直接采用室内表面振动密实仪或重型击实仪直接制样单元体试样,可利用室内压力机平台油路连接加载自控系统与压缩位移自采系统,可实现超高压颗粒破碎压缩试验等的加载自控和数据自采。试样制备简单规范,试验操作方便灵活,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完整、精度提高,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水泥-石灰-磷石膏固化赤泥道路基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4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63347.6

    申请日:2022-10-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泥‑石灰‑磷石膏固化赤泥道路基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水泥、石灰、磷石膏为混合固化剂协同固化赤泥,固化处理得到的赤泥作为公路路面基层材料,根据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及既有道路基层混合料施工工艺,经均匀拌合和压实整平后可得到路面基层;将固化处理后的赤泥应用于公路路面基层填筑中,使得大宗赤泥固体废料资源化利用,对于减少工业废料堆积对紧缺土地资源的占用和降低环境污染危害,节约公路工程建设成本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意义,所采用的固化剂掺量较少,具备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能且兼具经济效益,该道路基层混合料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于获取,便于工程实际中推广应用。

    考虑不同深度围压的大尺寸粗散粒体回弹模量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7616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60932.7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不同深度围压的大尺寸粗散粒体回弹模量测试装置。本发明专门设计了围压控制与采集系统,配合既有的表面振动击实仪、室内压力机,可以模拟粒散体材料处于不同深度时受到的围压作用,测得材料在该受力状态下的回弹模量值,试样制备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分析方法规范、试验精度较高,为粗粒散体材料填筑土工结构的工程实践提供依据,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软土路堑边坡回形加筋土工支挡结构及其逆作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54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51786.0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软土路堑边坡回形加筋土工支挡结构逆作工法,适用于公路或铁路路堑边坡开挖。其特点是:由软弱土质路堑边坡坡肩处,自上而下进行分级开挖-逐级施工土工支挡结构;开挖支挡结构采用“S”状回形加筋土柔性土工支挡,各级回形加筋支挡结构采用筋材搭接耦合成整体;路堑坡址采用砼矮墙护脚;开挖施工结束后,同步形成台阶式回形加筋柔性支挡结构。本发明避免了路堑边坡中一次开挖过深,易出现边坡溜滑等安全隐患,解决了软土深开挖临空面稳定的关键问题,同时施工可行、快速;完善了加筋系统的筋土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软弱土路堑高边坡支挡结构的使用安全与整体稳定。

    一种尾矿砂二合土路面底基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143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50063.3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3

    Abstract: 一种尾矿砂二合土路面底基层混合料及制备方法,用以解决废弃尾矿砂的资源利用问题。它是以铁选矿尾矿砂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石灰固化后直接用于道路底基层填筑。该底基层材料中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铁选矿尾矿砂15~40%、石灰5~10%、粘土50~80%,以上各组成之和为100%。根据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按既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底基层施工工艺实施,即可得到路面底基层。本发明将铁选矿尾矿砂应用于道路底基层中,综合利用大量尾矿砂,减少了尾矿库占用的土地,同时代替大量底基层填料,节省土地资源,降低了道路工程造价。此外,尾矿砂-石灰-粘土混合料制备应用工艺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珊瑚砂泡沫流动固化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078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78127.9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砂泡沫流动固化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南海原始级配珊瑚砂与南海生活垃圾焚烧底灰;将发泡剂稀释;将水泥、珊瑚砂、水、底灰投入搅拌机中,得到均匀混合物;利用发泡机将稀释后的发泡剂充分发泡,将泡沫投入拌合设备中与上述混合物搅拌至均匀;搅拌开始时,将减水剂投入拌合设备中,均匀拌合即可。本发明采用的珊瑚砂能够就地取材,大量缩短工程周期,减小工程造价,制作工艺简单方便,工程应用前景好;生活垃圾焚烧底灰不仅与珊瑚砂级配互补,更解决南海场地有限,生活垃圾难以处理等问题;制得的材料具有轻质、低强度、高吸能、流动度大等特点,使得材料施工方便且不需要碾压,对边角等不易施工处施工有很大优势。

    膨胀岩边坡挡墙Inclusion结构及其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2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27740.1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岩边坡挡墙Inclusion结构及其布设方法,通过此挡墙系统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强膨胀岩边坡的柔性支挡和排水效果。此挡墙Inclusion系统包括挡墙、可压缩性及可渗透性土工合成材料和墙趾、踵排水系统。可压缩性土工合成材料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允许挡墙后的膨胀岩边坡在侧向膨胀力的作用下有一定的可控位移,使墙后土压力转换为主动土压力,以达到水平减载的目的;二是允许径向渗流和沿坡向渗流,并由墙趾排水系统导出,可避免降水滞留以维持边坡的稳定性。本发明系统设置施工简易明了、方便,效果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