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01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05580.8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M1/34 , C12M1/00 , C12Q1/6869 , G01N33/487 , B01L3/00 , B82Y1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纳米孔的生物分子检测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依次层叠的硅基底、氮化硅薄膜以及石墨烯薄膜,所述氮化硅薄膜的上部开设有一纳米通道,所述氮化硅薄膜上挨着纳米通道的一侧处开设有氮化硅纳米孔,所述石墨烯薄膜上挨着纳米通道的另一侧处开设有石墨烯纳米孔。本发明在能够降低生物分子过孔速度的同时还能够提升纳米孔检测生物分子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811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0952855.X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 , G06F18/213 , G06F18/24 , A61B5/11 ,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眨眼识别装置、控制装置、识别方法及控制方法,其中眨眼控制的识别装置包括:石墨烯传感器,贴敷在眼轮匝肌上,获取眨眼控制时的石墨烯阻值变化电信号;信号处理模块,提取获取的石墨烯阻值变化电信号的时域特征Y和频域特征S;并计算时域相似度A和频域相似度B;识别模块,若时域相似度A及频域相似度B同时满足设定的条件,则判断眨眼为控制眨眼。本发明通过石墨烯柔性传感器将眨眼时眼轮匝肌的收缩信号转化为石墨烯阻值变化电信号,通过提取人眨眼控制时石墨烯阻值变化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和先前建立的个人眨眼数据特征库比对,从而实现控制命令。相较于基于图像分析的眨眼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3762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0952851.1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意识眨眼和无意识眨眼的判断方法及装置,其中判断方法的步骤为:对被试者进行无意识眨眼和有意识眨眼的实验,通过贴敷在被试者眼轮匝肌上的石墨烯传感器采集被试者进行上述有意识眨眼和无意识眨眼时石墨烯阻值变化的电信号,得到被试者无意识眨眼的时间特征的检测范围和峰值特征的检测范围,有意识眨眼的时间特征的检测范围和峰值特征的检测范围;获取被试者非实验状态某单次眨眼时石墨烯阻值变化的电信号,提取获取的电信号的时间特征和峰值特征;根据上步提取的时间特征和峰值特征判断是有意识眨眼和无意识眨眼。本发明不受环境影响,可更加稳定、可靠、准确地判断有意识眨眼和无意识眨眼。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71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127895.3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动信号控制的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眼动信号检测模块、眼动信号处理模块、功能图标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眼动信号检测模块检测到人的眼动信号,由所述眼动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由所述功能图标处理模块对功能图标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眼动信号和功能图标存储到微处理器中并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触发控制模块,实现人机交互。本发明有效规避了用户的注视行为,有较高的准确率,可节省操作时间,直接避免了“米达斯接触”效应的发生,减少了误触发率,显著提高了数字界面的交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8113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52855.X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眨眼识别装置、控制装置、识别方法及控制方法,其中眨眼控制的识别装置包括:石墨烯传感器,贴敷在眼轮匝肌上,获取眨眼控制时的石墨烯阻值变化电信号;信号处理模块,提取获取的石墨烯阻值变化电信号的时域特征Y和频域特征S;并计算时域相似度A和频域相似度B;识别模块,若时域相似度A及频域相似度B同时满足设定的条件,则判断眨眼为控制眨眼。本发明通过石墨烯柔性传感器将眨眼时眼轮匝肌的收缩信号转化为石墨烯阻值变化电信号,通过提取人眨眼控制时石墨烯阻值变化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和先前建立的个人眨眼数据特征库比对,从而实现控制命令。相较于基于图像分析的眨眼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9106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0127171.9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 , G06F3/0481 , G06F3/04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动信号控制的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获取的功能图标进行预处理;(2)对眼动信号进行数字编码;(3)存储功能图标的眼动信号数组;(4)采集、输出、计算和识别所述眼动信号;(5)被试者确认眼动指令;所述图标预处理包括对所述功能图标进行数字编码,每个功能图标对应一个唯一的数字编号i,所述数字编号i的位数w为[1,4]区间上的整数,当w≥2时,数字编号的相邻数字间不重复,按照所述功能图标的使用频率m对所述功能图标进行数字编码。本发明直接采集人对不同图标图片的眼动信号,依据眼动信号的不同实现了图标对数字界面的眼机交互,提高了数字界面的交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8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74500.5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8/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美度计算的界面辅助设计方法和系统。针对已有的界面图片或布局设计,拾取目标界面布局设计要素,生成基本布局文件;对基本布局进行元素预处理,形成规范化的布局文件;根据规范化的布局文件,获取与美度计算相关的布局参数;分别计算各项美度指标的量化取值,形成美度综合列表,输出该列表并保存布局文件;根据美度综合列表修改界面布局设计,同时实时更新美度综合列表,修改完成后输出美度综合列表并保存布局文件。所述系统包括系统平台、计算模块、文件输入输出模块和手动输入模块。本发明采用14美度实时对界面布局评价,并将界面布局设计定量化方法以软件系统的形式工具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50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1714.9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埋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制备纳米通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EO溶液配制、静电纺丝PEO纳米纤维,透明胶带制备模版,纳米探针挑选并转移单根PEO纳米纤维,浇筑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溶解PEO纳米纤维得到纳米通道,与玻璃载玻片键合形成纳米流道。本发明能够摆脱纳米通道制备过程中对昂贵设备的依赖,且无需复杂的工艺过程,大大降低了纳米通道制备的成本和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3762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52851.1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意识眨眼和无意识眨眼的判断方法及装置,其中判断方法的步骤为:对被试者进行无意识眨眼和有意识眨眼的实验,通过贴敷在被试者眼轮匝肌上的石墨烯传感器采集被试者进行上述有意识眨眼和无意识眨眼时石墨烯阻值变化的电信号,得到被试者无意识眨眼的时间特征的检测范围和峰值特征的检测范围,有意识眨眼的时间特征的检测范围和峰值特征的检测范围;获取被试者非实验状态某单次眨眼时石墨烯阻值变化的电信号,提取获取的电信号的时间特征和峰值特征;根据上步提取的时间特征和峰值特征判断是有意识眨眼和无意识眨眼。本发明不受环境影响,可更加稳定、可靠、准确地判断有意识眨眼和无意识眨眼。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71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27895.3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动信号控制的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眼动信号检测模块、眼动信号处理模块、功能图标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眼动信号检测模块检测到人的眼动信号,由所述眼动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由所述功能图标处理模块对功能图标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眼动信号和功能图标存储到微处理器中并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触发控制模块,实现人机交互。本发明有效规避了用户的注视行为,有较高的准确率,可节省操作时间,直接避免了“米达斯接触”效应的发生,减少了误触发率,显著提高了数字界面的交互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