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0167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28541.9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MspA蛋白单体及其表达基因和应用,所述蛋白单体是由野生型MspA蛋白突变所得,所述野生型MspA蛋白包含序列表SEQ ID NO:1中所示氨基酸序列,所述突变发生在所述序列表SEQ ID NO:1中的88位到116位的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所述蛋白单体能够形成八聚体的纳米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MspA蛋白单体,能够形成八聚体纳米通道,可明显地改善野生型MspA蛋白纳米孔在外加高偏置电压下产生的自发阻塞效应,且增大对分析物的捕获率,并且一定程度阻滞分析物通过其孔道,降低过孔速率,增加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01676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610228541.9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MspA蛋白单体及其表达基因和应用,所述蛋白单体是由野生型MspA蛋白突变所得,所述野生型MspA蛋白包含序列表SEQ ID NO:1中所示氨基酸序列,所述突变发生在所述序列表SEQ ID NO:1中的88位到116位的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所述蛋白单体能够形成八聚体的纳米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MspA蛋白单体,能够形成八聚体纳米通道,可明显地改善野生型MspA蛋白纳米孔在外加高偏置电压下产生的自发阻塞效应,且增大对分析物的捕获率,并且一定程度阻滞分析物通过其孔道,降低过孔速率,增加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431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132465.8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M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检测一体完成的封闭型PCR扩增管,包括用于容纳PCR缓冲液的管身、用于容纳杂交缓冲液的储液池和密闭储液池上侧开口的管盖,储液池置入管身的上部,储液池的上端与管身的开口上端密闭连接,储液池的底面上设置有连通底面上下侧的连通管,连通管下端与底面连接。本发明不仅使PCR、基因杂交、基因检测能够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完成,避免了交叉污染,而且完全隔绝了PCR扩增体系和DNA杂交体系,避免了扩增体系中的缓冲液、酶等成分对杂交反应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本发明的封闭型PCR扩增管中的管盖使得加样更加简便,密封性更强,检测准确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50739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09068.4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可以实现快速检测病毒颗粒。所述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为,在偏置电压作用下,使包含病毒颗粒的样品溶液通过纳米孔,检测电信号,通过与包含标准病毒的溶液通过纳米孔时获得的电信号相比,确定样品溶液中包含病毒颗粒的信息。优选,通过与包含标准病毒的溶液通过纳米孔时获得的电信号的幅度、持续时间、时间分布、频率、电信号波形特性或相位特性中的至少一种相比,确定样品溶液中包含病毒颗粒的信息。本发明具有动态实时、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特点,满足环境中病毒计数、分类及实时分析等工作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423636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110313515.3
申请日:2011-10-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化学修饰固态纳米孔阵列分离溶液中杂质的方法,所述固态纳米孔阵列的面积不小于250μm2,单个纳米孔直径为1~200nm,孔密度不小于1个/μm2,孔内壁修饰有6-28bp的核酸分子、抗原分子、60-200kDa的抗体分子、50-200kDa的蛋白质分子、含6-50个氨基酸的肽分子、硅烷分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使1-50μl含浓度为1-10nmol·ml-1杂质分子或1μg/ml以下的杂质颗粒的溶液通过所述固态纳米孔阵列时,杂质分子或颗粒被化学修饰的纳米孔阵列所截留,所述硅烷分子的结构式为Y(CH2)nSiXmZ3-m,其中,n=0~3;m=0~3。
-
公开(公告)号:CN10244548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285898.8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纳米孔表面和孔内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方法,可以实现二维双通道同时检测分子过孔的信号变化,提高纳米孔测序的精确度。所述在纳米孔表面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方法是:在基材表面形成线宽度为微米级金属线,将金属线刻蚀成线宽度为纳米级,然后在对应于纳米级线宽的金属线位置,在基材上刻蚀出贯穿的纳米孔,同时蚀断金属线,从而直接在纳米孔孔口形成表面纳米间隙电极。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在基材表面形成线宽度为微米级金属线,将金属线刻蚀至线宽度为10-50nm,然后在金属线上刻蚀,形成相对的电极,并在基材上对应于纳米间隙的位置刻蚀出贯穿的纳米孔,最后使金属线向纳米孔边缘生长,从而在纳米孔孔口形成表面纳米间隙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3194379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132414.5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M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体式检测基因的封闭型PCR扩增管,包括用于容纳PCR缓冲液的管身、用于容纳杂交缓冲液的储液池和密闭储液池上侧开口的管盖,储液池置入管身的上部,储液池的上端与管身的开口上端密闭连接,储液池的外部一侧与管身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储液池的上部设置有连通空隙与储液池内部的通孔。本发明不仅使PCR、基因杂交、基因检测能够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完成,避免了交叉污染,而且完全隔绝了PCR扩增体系和DNA杂交体系,避免了扩增体系中的缓冲液、酶等成分对杂交反应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本发明中的管盖使得加样更加简便,密封性更强,检测准确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19437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2414.5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M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体式检测基因的封闭型PCR扩增管,包括用于容纳PCR缓冲液的管身、用于容纳杂交缓冲液的储液池和密闭储液池上侧开口的管盖,储液池置入管身的上部,储液池的上端与管身的开口上端密闭连接,储液池的外部一侧与管身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储液池的上部设置有连通空隙与储液池内部的通孔。本发明不仅使PCR、基因杂交、基因检测能够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完成,避免了交叉污染,而且完全隔绝了PCR扩增体系和DNA杂交体系,避免了扩增体系中的缓冲液、酶等成分对杂交反应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本发明中的管盖使得加样更加简便,密封性更强,检测准确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38493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85323.6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纳米孔表面制备纳米间隙电极的方法:(1)在基材表面相对的两条金属线的端面上分别修饰核苷酸片段A和核苷酸片段B;(2)引入两端分别与核苷酸片段A和核苷酸片段B互补的双链DNA,使双链DNA和两金属线上的核苷酸片段A和核苷酸片段B结合后,以非折叠状态连接在两金属线之间;(3)在双链DNA骨架上沉积、聚集Ag+,然后使聚集的Ag+还原成Ag纳米线;(4)将Ag纳米线刻蚀穿,并将基材刻蚀形成贯穿的纳米孔,形成表面具有纳米间隙电极的纳米孔。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在固态纳米孔孔内制备出纳米间隙电极的方法,从而能够实现二维同时检测生物大分子通过纳米孔所产生的信号变化,广泛地应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02012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510360614.5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适配头的快接储液组件,涉及气压源微流泵驱动的试剂装配和出口的快接,包括适配头和储液管,在所述储液管管口设置有适配头(3),所述适配头(3)中心设有圆柱形管路接头(7),在所述圆柱形管路接头(7)周围设有若干个通气道(4),所述圆柱形管路接头(7)下端接有出液细管(10);当储液组件插入气压源微流泵出口的快接接头时,所述圆柱形管路接头(7)与所述快接接头内的内接管口紧密对接。本发明通过将适配头和储液管进行一体化装配,作为快接插头插入接头装置,同时实现适配头内的管路接头与快接接头封闭件内管口的紧密对接,巧妙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