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41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270618.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多足纳米移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涉及微纳机电系统应用领域,解决了纳米机器人的制作难度较高且对其运动控制的精准度不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改变纳米孔内外的电势,反复吞吐DNA足,实现纳米尺度运动的高精度控制;DNA多足纳米移动装置的运动由电势直接控制,避免了复杂环境对磁场的干扰,提高控制精度并降低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57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1214153.5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塑胶炸弹主要成分黑索金RDX分子的超灵敏侦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三级滤膜芯片和RDX分子信号检测芯片组成。三级滤膜芯片上分别加工有直径为1000nm,100nm和10nm的阵列纳米孔,对待测气体中的杂质和干扰分子实现逐级过滤。RDX分子信号检测芯片上则加工有直径为1nm的阵列纳米孔,该纳米孔尺寸与RDX分子相当,仅可以使得RDX分子以及比RDX分子小的分子通过,此外在各个纳米孔上都还加工有纳米金电极,该电极与外接电源和电流表相连,由于空气中的其他分子比纳米孔小很多,不会产生隧穿效应,然而由于RDX分子与纳米电极间隙相当,基于隧穿效应该电极可以用于检测RDX分子过孔时的隧穿电流特征信号,从而实现超灵敏爆炸物的侦测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27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064022.7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M1/00 , C12M1/34 , C12M1/12 ,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外泌体内肿瘤标志miRNA的分离和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外泌体分离模块、肿瘤标志miRNA分离模块和纳米孔检测模块;所述的外泌体分离模块通过肿瘤标志miRNA分离模块连接在纳米孔检测模块上,所述的外泌体分离模块上设有样品进口,所述的纳米孔检测模块连接在计算机上;本发明采用微流控技术,可以在少样品基础上实现外泌体的分离,同时借助纳米孔检测技术,在不需要扩增以及荧光标记被检测物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标志miRNA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23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186463.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光控纳米孔的单分子可控输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纳米孔两侧连接装有离子溶液的液池,通过开启光源光照射纳米孔,使其壁面电荷密度增大,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产生电渗流,过孔分子受到的阻力增大,过孔速度减缓,并被捕捉于孔内,关闭光源则孔内分子电泳过孔,达到单分子输出可控的目的,在已知单分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实现光控纳米孔输出单个分子,为制备乳状液滴提供了很重要的技术基础,对于涉及乳状液制备的各行业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70000.6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空化的纳尺度薄膜孔制备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高精度移动平台、盛有较高浓度盐溶液的大容器、载物支架平台、盛有较低浓度盐溶液的小容器、高透玻璃、橡胶垫圈、二维材料薄膜芯片、用于通过激光的透镜组、膜片钳电流放大器、电源及置于盐溶液中的Ag/AgCl电极。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所述装置制备纳尺度薄膜孔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稳定地在固态薄膜靶材上制备纳尺度微孔,尤其适用于阵列纳米孔结构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64022.7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M1/00 , C12M1/34 , C12M1/12 , C12Q1/68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6 , C12Q2600/17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外泌体内肿瘤标志miRNA的分离和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外泌体分离模块、肿瘤标志miRNA分离模块和纳米孔检测模块;所述的外泌体分离模块通过肿瘤标志miRNA分离模块连接在纳米孔检测模块上,所述的外泌体分离模块上设有样品进口,所述的纳米孔检测模块连接在计算机上;本发明采用微流控技术,可以在少样品基础上实现外泌体的分离,同时借助纳米孔检测技术,在不需要扩增以及荧光标记被检测物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标志miRNA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1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69845.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微流控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分选与富集芯片,本发明设计的惯性微流控芯片由梯形截面分选芯片与富集所用浓缩芯片嵌套而成。浓缩芯片入口的一侧通过粘接分选芯片的内出口用于实现二者的垂直堆叠和上、下两芯片的连通。工作时,携带细胞的样本液体经由注射泵以所设定的流速通过预设流道,受微流体惯性效应和Dean涡旋共同作用,大部分细胞将汇聚至螺旋流道外侧并从外出口排出,循环肿瘤细胞则会集中在螺旋流道内侧,并通过内出口进入下一富集环节。分选后的循环肿瘤细胞经过三级正弦非对称蛇形流道在相同的物理效应下聚焦至流道中央,随后通过两侧支流道清除无细胞液体并最终从中间出口排出,完成富集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906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355100.0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纳米小车及其控制、制作方法,本发明设计的履带式纳米小车由两条履带式环状脱氧核糖核苷酸链通过纳米薄膜上的纳米孔首尾相接而成,在纳米孔位置各安装了可控制的纳米电极。本发明设计的履带式纳米小车可以通过调节纳米电极所连接电压源的方向与强度,进而控制纳米孔内的电渗流强度,从而利用电渗驱动环状脱氧核糖核苷酸绕双孔旋转,使纳米小车可以进行直行和转弯运动。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极来控制履带式环状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的旋转速度,进而规划纳米小车的运动路径,从而达到将各种药品运输到所需位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59496.6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渗流驱动的纳米马达结构,涉及纳米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纳米马达系统控制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电渗流系统中电渗流的形成是通过外加电场作用于被单层石墨烯膜分隔的电解质溶液,使得电解质溶液在两个带相反电荷的纳米孔之间形成的同向电渗流实现的;环状DNA传动系统的旋转运动是由电渗流驱动实现的,并将动力传递给纳米马达系统;纳米马达系统是环状单链DNA分子通过与转子的静电吸附和切向力传动的,并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或纳米孔壁面的电荷密度实现精确控制。电渗流驱动环状单链DNA分子旋转并通过环状单链DNA分子将动力传递给碳纳米管马达,实现了纳米马达的简化操作和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58009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700953.9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25J7/00 , B25J9/16 , B25J19/00 , C12N15/10 , B82Y30/00 , C23C16/40 , C23C16/455 , C23C14/35 , C23C1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码式纳米机器人及其控制、制作方法,本发明可以通过编码调节纳米孔与纳米金电极所连接电压源的方向与强度,进而控制纳米孔内的电渗流强度,从而利用电渗驱动和电泳驱动联合或竞争驱动,对具有多自由度的编码式纳米机器人的运动方向以及运动速度进行精准的操控,有利于快速有效地对待测分子进行研究;该纳米机器人的两条脱氧核糖核酸链长度可调节,具有大范围的可调量程,可以基于两纳米孔之间的距离通过合成末端巯基化不同长度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即可控制编码式纳米机器人在捕获情况下的运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