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04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38798.5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应用,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氧化铝Al2O3粉末77~87份,纳米氧化钛TiO2粉末11~13份,纳米氧化锆ZrO20~12份,纳米氧化铈CeO20~12份,其应用在建筑材料涂层中。本发明通过调节陶瓷原料成分及比例,可以制备强粘结高致密长寿命的新型纳米复合陶瓷涂层钢筋,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增加了工程服役寿命。

    全洞渣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1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16760.2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洞渣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720‑770份、粉煤灰300‑330份、洞渣粗骨料2000‑2200份、洞渣细骨料1460‑1760份、聚羧酸减水剂35‑55份和水320‑370份,其中,洞渣粗骨料为粒径5‑25mm的洞渣,洞渣细骨料为粒径0‑5mm,将各原料依次混合搅拌制备得到全洞渣高性能混凝土。本发明利用洞渣作为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制备出的全洞渣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既减少了天然砂石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

    全洞渣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10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16047.8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洞渣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680‑720份、超细粉煤灰270‑320份、硅灰100‑130份、全洞渣机制砂950‑980份、钢纤维230‑250份、聚羧酸减水剂56‑64份、水180‑200份。本发明原料采用全洞渣机制砂作为细集料,可以制备出力学性能较为优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使得洞渣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工程成本。

    长纤维附聚粗粒化除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15021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19064.0

    申请日:2008-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长纤维附聚粗粒化除油器通过合理的滤层结构使油滴能在气泡的提升下及时沿滤层上浮,实现粗粒化与过滤除油的双重目标。该除油器包括除油反应器柱体(1)、进水与溢流装置(2)、改性纤维束组件(3)、出水及反冲洗装置(4)、除油柱体连接件(5)、取样口(6);除油反应器柱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由除油柱体连接件(5)连成一体,在除油反应器柱体(1)内安装有改性纤维束组件(3),在除油反应器柱体(1)的侧面设有取样口(6),在除油反应器柱体(1)的上部设有进水与溢流装置(2),在除油反应器柱体(1)的下部设有出水及反冲洗装置(4);该装置上部进水,下部曝气,实现含油废水中油滴的附聚、粗粒化,达到油水分离。

    长纤维附聚粗粒化除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64269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810019064.0

    申请日:2008-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长纤维附聚粗粒化除油器通过合理的滤层结构使油滴能在气泡的提升下及时沿滤层上浮,实现粗粒化与过滤除油的双重目标。该除油器包括除油反应器柱体(1)、进水与溢流装置(2)、改性纤维束组件(3)、出水及反冲洗装置(4)、除油柱体连接件(5)、取样口(6);除油反应器柱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由除油柱体连接件(5)连成一体,在除油反应器柱体(1)内安装有改性纤维束组件(3),在除油反应器柱体(1)的侧面设有取样口(6),在除油反应器柱体(1)的上部设有进水与溢流装置(2),在除油反应器柱体(1)的下部设有出水及反冲洗装置(4);该装置上部进水,下部曝气,实现含油废水中油滴的附聚、粗粒化,达到油水分离。

    一种近红外响应主链型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5401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451661.X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杨洪 刘莉 林保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响应主链型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近红外响应主链型液晶弹性体是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出来的,而不是传统的物理掺杂,从而大大提高了光热转换效率,帮助形状记忆材料在近红外光刺激下做出快速的响应。制备方法是结合了传统的两步交联法和非环烯烃易位聚合(ADMET)方法,获得了具有单畴取向的液晶弹性体薄膜,并能对近红外光源做出快速的响应。该复合薄膜是将液晶单体、近红外响应的交联剂、钌催化剂部分聚合,拉伸取向,二次交联后制备形成的。本发明材料可用于帮助光热治疗器材和设备快速地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可以对近红外光做出快速的响应,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重物承受能力,能模拟手臂提举重物的行为。

    一种近红外响应主链型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540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451661.X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杨洪 刘莉 林保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响应主链型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近红外响应主链型液晶弹性体是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出来的,而不是传统的物理掺杂,从而大大提高了光热转换效率,帮助形状记忆材料在近红外光刺激下做出快速的响应。制备方法是结合了传统的两步交联法和非环烯烃易位聚合(ADMET)方法,获得了具有单畴取向的液晶弹性体薄膜,并能对近红外光源做出快速的响应。该复合薄膜是将液晶单体、近红外响应的交联剂、钌催化剂部分聚合,拉伸取向,二次交联后制备形成的。本发明材料可用于帮助光热治疗器材和设备快速地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可以对近红外光做出快速的响应,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重物承受能力,能模拟手臂提举重物的行为。

    聚氨酯改性泡沫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2642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71480.5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改性泡沫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400~800份,聚氨酯乳液6~50份,发泡剂2~5份,稳泡剂0.02~0.04份,水180~300份;制备方法为:将发泡剂以1:30的比例稀释,掺入稳泡剂搅拌均匀,制备出发泡剂水溶液;将聚氨酯乳液与水混合均匀,再与水泥搅拌成水泥浆体;高速搅拌发泡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将制备好的泡沫与水泥浆体混合均匀制得聚氨酯改性泡沫混凝土。本发明制备出的聚氨酯改性泡沫混凝土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吸能性能。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控温自检型生鲜自动售卖机

    公开(公告)号:CN1118994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60655.X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何勇 刘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控温自检型生鲜自动售卖机,包括自动售卖机主体、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隔离板、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发送模块、RFID电子标签、标签识别器、智能控制模块、液晶显示屏。生鲜售卖机主体用于生鲜的保存和售卖,本售卖机有信息发送和接收功能,使用时可远程调节售卖机的工作状态。售卖机主体内的温度、湿度及气体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模块进行连接,对生鲜保存环境进行控制和调节。信息接收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可以实现信息交互和外部控制。标签读取器用于读取生鲜产品的RFID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信息。信息处理中心执行信息处理功能。显示器用于显示生鲜产品详细信息,并提供购买交互服务。

    一种麻醉复苏室用移动供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9185397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3217966.X

    申请日:2022-11-30

    Inventor: 刘莉 刘丹丹 陈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复苏室用移动供氧设备,包括运转床体,运转床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内的一侧设有氧气罐,氧气罐的顶部设有输氧管,所述安装架内的另一侧设有输氧管伸缩机构,输氧管伸缩机构包括箱体,箱体内的顶部设有上移动架,箱体内的底部设有下移动架,上移动架的顶端和下移动架的底端均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上移动架上设有多个第一转辊,下移动架上设有多个第二转辊,输氧管呈S形依次绕过多个第一转辊和多个第二转辊,输氧管的一端设有氧气面罩;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结构的设置,使得输氧管具有自由伸缩的功能,避免出现输氧管过长或过短的情况,既不影响使用效果,也不影响输氧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