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145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439008.2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1G1/02 , C01F5/02 , C01F7/02 , C01F7/30 , C01F17/10 , C01F17/218 , C01F17/224 , C01F17/229 , C01F17/235 , C01G23/053 , C01G25/02 , C01G51/04 , C01G53/04 , B82Y30/00 , B22F9/20 , B22F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首先配制含有水溶性盐和金属络合物的混合溶液,再使用有机溶剂将水溶性盐与金属络合物共同沉淀出来,形成水溶性盐隔离金属络合物的状态,将共沉淀物干燥后在盐熔点以下煅烧,使共沉淀物中的金属络合物转变为金属氧化物,洗去水溶性盐,干燥后可得高分散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本发明在烘干及高温煅烧过程中,水溶性盐起到隔离作用,有效避免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烧结,解决了纳米颗粒的高温烧结问题,且工艺简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449703.7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钇掺杂氧化锆纳米颗粒制备方法,首先配制出含有水溶性盐和钇‑锆络合物的溶液,然后与乙醇等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水溶性盐和钇‑锆络合物的共沉淀物,再在盐熔点以下煅烧,将其中的钇‑锆络合物转变为钇掺杂氧化锆,水洗后得到高分散的钇掺杂氧化锆纳米颗粒。本发明在烘干及高温煅烧过程中,水溶性盐起到隔离作用,有效避免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烧结,解决了纳米颗粒的高温烧结问题,且工艺简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61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449703.7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钇掺杂氧化锆纳米颗粒制备方法,首先配制出含有水溶性盐和钇‑锆络合物的溶液,然后与乙醇等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水溶性盐和钇‑锆络合物的共沉淀物,再在盐熔点以下煅烧,将其中的钇‑锆络合物转变为钇掺杂氧化锆,水洗后得到高分散的钇掺杂氧化锆纳米颗粒。本发明在烘干及高温煅烧过程中,水溶性盐起到隔离作用,有效避免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烧结,解决了纳米颗粒的高温烧结问题,且工艺简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39008.2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1G1/02 , C01F5/02 , C01F7/02 , C01F7/30 , C01F17/10 , C01F17/218 , C01F17/224 , C01F17/229 , C01F17/235 , C01G23/053 , C01G25/02 , C01G51/04 , C01G53/04 , B82Y30/00 , B22F9/20 , B22F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首先配制含有水溶性盐和金属络合物的混合溶液,再使用有机溶剂将水溶性盐与金属络合物共同沉淀出来,形成水溶性盐隔离金属络合物的状态,将共沉淀物干燥后在盐熔点以下煅烧,使共沉淀物中的金属络合物转变为金属氧化物,洗去水溶性盐,干燥后可得高分散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本发明在烘干及高温煅烧过程中,水溶性盐起到隔离作用,有效避免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烧结,解决了纳米颗粒的高温烧结问题,且工艺简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285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05702.8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D175/04 , C09D127/12 , C09D133/00 , C09D7/61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久性良好的水性超双疏涂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50~100份水、1~5份硅溶胶、0.1~0.5份表面活性剂、0.5~1份溶胶‑凝胶粘合剂,0.5~1份氨水、2~10份烷基硅氧烷以及1~2份有机树脂。本发明涂料形成的水性超双疏涂层水滴静态接触角大于160°,滚动角小于5°;表面张力大于26mN/m的油滴或液滴的静态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同时水性超双疏涂层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抵抗100g摩擦试验机磨损250次,可耐200℃高温,并能够在酸碱盐溶液中耐泡7天,在湿度大于90%的潮湿环境中放置12h后仍然具有超双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73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06968.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再生率、高比表面积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氧化剂对活性炭表面活化处理;(2)将活化后的活性炭置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中浸泡,浸泡后的活性炭表面带阳离子;(3)将粒径4~10nm、固含15~20%的硅溶胶加入水中,超声后加入无水乙醇,混匀后再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持续搅拌,最后滴入全氟硅氧烷,在水浴加热下搅拌,获得超疏水乳液;(4)将超疏水乳液在高温下旋蒸浓缩,再用无水乙醇稀释,如此反复1~3次,获得防潮改性乳液;(5)将步骤(2)的活性炭加入到防潮改性乳液中浸泡,浸泡后取出、晾干,再放入到盐酸溶液中浸泡,浸泡后取出、干燥,得到疏水改性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1617391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506968.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再生率、高比表面积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氧化剂对活性炭表面活化处理;(2)将活化后的活性炭置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中浸泡,浸泡后的活性炭表面带阳离子;(3)将粒径4~10nm、固含15~20%的硅溶胶加入水中,超声后加入无水乙醇,混匀后再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持续搅拌,最后滴入全氟硅氧烷,在水浴加热下搅拌,获得超疏水乳液;(4)将超疏水乳液在高温下旋蒸浓缩,再用无水乙醇稀释,如此反复1~3次,获得防潮改性乳液;(5)将步骤(2)的活性炭加入到防潮改性乳液中浸泡,浸泡后取出、晾干,再放入到盐酸溶液中浸泡,浸泡后取出、干燥,得到疏水改性活性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