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成像相机的非视域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978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0405070.5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宇宁 何津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相机的非视域成像装置及其方法,将被遮挡的目标物体是做光源,使用热成像相机捕捉目标物辐射出的,经由中介面漫反射之后的远红外光,间接获取视域外目标物体的信息。结合中介面的双向折射率分布函数以及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实现对目标物体位置的准确估计。该装置引入了由脉冲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及透镜系统组成的辅助成像系统,在复杂场景中辅助进行非视域场景深度以及目标物位置的估计,显著扩大了装置的适用性。

    一种基于深度卷积逆向图网络的非视域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4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65529.5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逆向图网络的非视域成像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神经网络的训练和使用两个阶段。训练阶段,使用一台普通相机负责拍摄非视域场景所产生的反射图像(包含非视域场景经过遮挡物后产生的半影信息),另一台相机负责拍摄非视域场景的图像,拍摄时两台相机的视角固定,非视域场景不断改变,由程序控制两台相机同时拍摄图像,从而获取足够数量的非视域场景图像及其对应的反射图像,将非视域场景产生的反射图像作为输入,非视域场景图像作为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完成的网络可以直接根据输入的非视域场景所产生的反射图像,输出非视域场景的图像。本方法具有成像设备简单,对于训练好的网络,成像速度快等优点。

    一种基于相机亮度测量的非视域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150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599891.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相机亮度测量的非视域成像方法,属于计算、推算或计数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普通相机拍摄非视域场景在漫反射面上产生的漫反射信息,拍摄时通过调节曝光时间获取相同场景下不同曝光的图像,并通过在每幅图像上选取相同位置的特征点,借助HDR原理标定相机RGB三通道的亮度响应曲线。由亮度响应曲线完成相机获取的RGB数据到场景亮度的转换,进而借助光线跟踪算法中亮度传播所使用的反射方程建立求解非视域场景图像的优化问题。本方法对于任何普通相机均具有普适性,无需昂贵的工业相机和其他复杂步骤。

    一种基于热成像相机的非视域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9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05070.5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宇宁 何津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相机的非视域成像装置及其方法,将被遮挡的目标物体是做光源,使用热成像相机捕捉目标物辐射出的,经由中介面漫反射之后的远红外光,间接获取视域外目标物体的信息。结合中介面的双向折射率分布函数以及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实现对目标物体位置的准确估计。该装置引入了由脉冲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及透镜系统组成的辅助成像系统,在复杂场景中辅助进行非视域场景深度以及目标物位置的估计,显著扩大了装置的适用性。

    一种基于深度卷积逆向图网络的非视域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47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0665529.5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逆向图网络的非视域成像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神经网络的训练和使用两个阶段。训练阶段,使用一台普通相机负责拍摄非视域场景所产生的反射图像(包含非视域场景经过遮挡物后产生的半影信息),另一台相机负责拍摄非视域场景的图像,拍摄时两台相机的视角固定,非视域场景不断改变,由程序控制两台相机同时拍摄图像,从而获取足够数量的非视域场景图像及其对应的反射图像,将非视域场景产生的反射图像作为输入,非视域场景图像作为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完成的网络可以直接根据输入的非视域场景所产生的反射图像,输出非视域场景的图像。本方法具有成像设备简单,对于训练好的网络,成像速度快等优点。

    一种基于相机亮度测量的非视域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15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99891.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相机亮度测量的非视域成像方法,属于计算、推算或计数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普通相机拍摄非视域场景在漫反射面上产生的漫反射信息,拍摄时通过调节曝光时间获取相同场景下不同曝光的图像,并通过在每幅图像上选取相同位置的特征点,借助HDR原理标定相机RGB三通道的亮度响应曲线。由亮度响应曲线完成相机获取的RGB数据到场景亮度的转换,进而借助光线跟踪算法中亮度传播所使用的反射方程建立求解非视域场景图像的优化问题。本方法对于任何普通相机均具有普适性,无需昂贵的工业相机和其他复杂步骤。

    一种基于双向折射率分布函数的远红外非视域物体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802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95001.8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宇宁 何津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折射率分布函数的远红外非视域物体定位方法,通过热成像相机捕捉被隐藏物体发出的,由漫散射中介墙面散射的远红外辐射,结合拟合得到的漫散射面的双向折射率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构建物体辐射与相机测量值间的光传输矩阵,从而实现对物体大致位置的估计。本方法利用远红外辐射进行成像,无需使用额外照明光源,拓宽了非视域成像技术的使用场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