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7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7718.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包括:基底;体区和漂移区,沿第一方向排布于基底内;漂移区内设有漏区,体区内设有源区;第一方向垂直于基底的厚度方向;第一介质层,设于基底上,且至少覆盖部分体区和部分漂移区;第一场板,设于第一介质层远离基底的一侧,第一场板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体区和漏区之间,且覆盖部分漂移区;第一高K介质层,设于第一介质层远离基底的一侧,且与第一场板靠近漏区的一端连接,第一高K介质层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漂移区。本申请提供的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一方面可以提升器件耐压,另一方面在相同击穿电压下,可以实现更小的导通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1496448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678756.6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眩光测试仪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其包括:利用光谱辐射亮度计测量眩光源和背景光亮度值,使用几何测量仪器测量空间位置量值,根据不同眩光值的原理计算眩光值,通过对比校准的方式实现对眩光测试仪的校准。本发明的眩光源和背景光覆盖古斯位置指数表和整个视场空间的范围,通过调节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分别控制眩光源亮度和背景光亮度,测量出两者的亮度值和几何位置参数,可以实现不同场景下眩光值的模拟。本发明对眩光测试仪器的研发和升级,以及眩光测试值的量值溯源和统一具有重要支撑,同时对提升照明设计质量,保护人们视觉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1561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14220.X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霍尔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霍尔传感器包括:衬底,具有第二导电类型;埋藏区,位于所述衬底中,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和第二导电类型为相反的导电类型;多个第一导电类型阱区,位于所述埋藏区上,各所述第一导电类型阱区的底部与所述埋藏区直接接触,相邻的第一导电类型阱区之间被所述衬底隔开。本发明可以促使载流子经由埋藏区从器件内部流过,这样就优化了电流路径,降低器件的表面效应与噪声对霍尔器件性能的影响,提高霍尔器件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4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15151.4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L29/06 , H01L29/205 , H01L21/335 , H01L29/7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镓功率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器件包括耐压区,耐压区包括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多个电阻结构、多个导电结构、漏极掺杂区及第一漏电极。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设于衬底中,各电阻结构设于衬底上;每个导电结构的两端各连接一电阻结构,从而将各电阻结构串联连接;一导电结构的底部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电性连接,其余电阻结构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电性连接。漏极掺杂区,设于衬底中,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与漏极掺杂区之间;第一漏电极设于漏极掺杂区上,第一漏电极的底部与漏极掺杂区电性连接。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器件的雪崩能力,消除了衬偏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393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66225.X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区背光液晶显示器光晕的测量方法及系统,搭建暗室环境和光晕测量装置,测量暗室环境下Mini‑LED区域背光显示器显示图片时显示亮度分布情况,确定亮度分布数据,从一维方向上对Mini‑LED区域背光显示器某一行或某一列像素的光晕亮度变化趋势进行单一提取分析并绘制背光显示器光晕亮度分布情况效果图。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帮助分区背光显示器设计开发人员有效评估显示器的光晕水平,根据光晕的亮度值和宽度来主要作为评价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开发和质量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光晕指标测量,帮助显示设备制造商优化改善分区背光显示器的光晕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04696.6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 东南大学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ni‑LED显示屏动态光晕自动捕捉方法及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高速相机和光晕捕捉的客户端主机和用于控制创建测试白盒动画的服务器端主机,客户端主机与服务器段主机通过局域网实现同步控制。客户端主机发送自动捕捉命令的同时将测试白盒的属性发送给服务器端并记录时间戳t1,收到服务器端白盒创建完成的回应后记录时间戳t2。基于时间戳进行时间补偿,最终延时时间达到后自动进行光晕捕捉,此时测试白盒刚好点亮预期像素点区域,从而实现被测显示屏的任意像素点点亮及对应动态光晕的自动捕捉。本发明可对被测显示屏指定像素区域进行点亮并实现毫秒级的动态光晕自动捕捉,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捕捉,提高了动态光晕的捕捉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95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33545.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变压器及半导体器件,所述隔离变压器包括:下线圈;主介质层,覆盖所述下线圈;氮氧化硅层,位于所述主介质层上;上线圈,位于所述氮氧化硅层上。本发明在主介质层和上线圈之间设置氮氧化硅层,在确保器件耐压的同时,能够减小高压区域对低压区域的影响,提升器件总体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14329.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结构,包括:结终端,包括多个结终端浮空场板;隔离环,与所述结终端连接;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包括源极区、漏极区、栅极、漂移区、场区绝缘层及LDMOS浮空场板,所述漂移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源极区和漏极区之间,所述场区绝缘层位于所述漂移区上,所述栅极的一侧靠近所述源极区、另一侧靠近所述漏极区,所述LDMOS浮空场板的数量与所述结终端浮空场板相同,各所述LDMOS浮空场板与各所述结终端浮空场板一一对应电性连接;各所述LDMOS浮空场板包括靠近所述源极区设置的第一场板、靠近所述漏极区设置的第二场板及位于所述第一场板和第二场板之间的若干第三场板。本发明能够提升隔离结构中LDMOS的击穿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66160.1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式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包括图像生成单元、梯度折射率透镜、反射镜、前挡风玻璃。系统位于驾驶座正前方、前挡风玻璃下方位置。图像生成单元负责产生原始图像,发出光线经过梯度折射率透镜,通过梯度折射率透镜进行方向调制后,经由反射镜投影至汽车前挡风玻璃上,最后光线经由挡风玻璃反射进入人眼,在汽车行驶前方固定距离处成虚像,使驾驶员在不低头的情况下获取车辆的实时驾驶信息,避免了来回切换视野导致的视觉疲劳,保障了行车安全。本发明采用梯度折射率透镜作为中间光学元件设计车载抬头显示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自由曲面的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具有着光学体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成像质量好的特点,可应用于各种车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18508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23727.4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2B27/01 , G06T3/4092 , G06T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头戴显示器自适应刷新率和分辨率渲染方法。由于无线、有线信号传输带宽和CPU、GPU算力的限制,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不能同时满足。本方法结合显示技术和人眼特性,在有限的带宽下,根据环境光的特性自动调整头戴显示器的刷新率和分辨率,使设备的显示效果在有限的带宽下,达到观看的最佳体验。本方法不仅能够提升显示效果,并且无需借助其他昂贵设备仪器或设备升级,降低设备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