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6654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96374.9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74 , C07C3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乙二醇的分离方法,采用生物质制取的糖溶液经加氢反应制得原料粗乙二醇,粗乙二醇依次经历两级闪蒸、脱轻塔、丙二醇精制塔、脱重塔和乙二醇精制塔实现分离,得到优等品的乙二醇和丙二醇产品,解决了目前生物质乙二醇工艺中存在的PET聚合熔点和色度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中间再沸器的热耦合工艺将乙二醇精制塔的热量回收用于脱轻塔,大幅度降低了过程的能耗,经济效益明显,艺过程原料采用生物质为原材料,且流程中产生的含醇废水易于采用生化等方法处理,是一种绿色环保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7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1232126.0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化工、制药、核能和LNG工业等领域的组合套管缠绕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采用金属层网包裹制作换热组合套管,能够维持一定换热面积前提下,降低缠绕管束导程的加工工作量,同时金属网层可以大大增加比表面积,同时流体在壳程腔体内停留时间更长,使换热更加充分,这种多管复合结构和多孔金属网层设计,能够极大地改变壳程流体流动状态,形成强烈湍流效果,大大提高传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261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24478.3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01/12 , C07D301/32 , C07D303/08 , B01J38/00 , B01J38/48 , B01J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氧水直接氧化法生产甲基环氧氯丙烷反应‑再生耦合方法,属于甲基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实现甲基氯丙烯与双氧水直接环氧化反应生成甲基环氧氯丙烷,同时耦合了催化剂再生过程,环氧化反应‑再生耦合反应器主要包括提升管反应器、沉降分离器、液提器、再生器、料仓等;该工艺使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代替了传统的搅拌釜反应器,极大地强化了液固相间流动、传热和传质,缩短了反应时间,抑制了副反应、增加了双氧水有效利用率和甲基环氧氯丙烷选择性,本发明为甲基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艺,有助于降低甲基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0511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1024473.4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取热组件和中心导流分布器;取热组件和中心导流分布器沿反应器壳体的轴向同轴地固定在反应器壳体中;取热组件包括换热管层;换热管层缠绕在中心导流分布器上;中心导流分布器含有多个导流孔以使进入中心分布器中的反应介质沿径向流动。本申请的固定床反应器反应介质沿反应器径向流动,压差小,有利于降低装置能耗;催化剂装填率高,易于实现装置大型化;取热组件的缠绕式结构,降低了制造难度,易于实现直径的放大,且绕管可有效消除温差应力,降低泄漏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68131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734708.8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置模块化取热器的轴向流固定床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模块化取热器和取热器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模块化取热器包括多个独立取热器,所述独立取热器通过各自独立的换热介质进口管线和换热介质出口管线与反应器壳体上的对应管线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5970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43276.5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8/18 , B01J8/08 , B01J8/20 , C07D301/12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液固下行床反应器的双氧水直接氧化丙烯生产环氧丙烷的工艺,属于环氧丙烷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液固下行床反应器主要包括下行床反应器、下行床液固分离器、输送管、输送管液固分离器、再生剂料仓等设备,该系统内催化剂进入下行床反应器顶部并与反应物和溶剂充分混合,然后与双氧水充分反应并沿下行床向下运动,经液固两相分离后,液相由分离器顶部经过滤后排出,待生剂落入分离器底部,随后流入输送管底部,在输送液的作用下返回到下行床反应器的顶部入口,形成催化剂的循环操作。本发明的液固下行床反应器强化了液固相间传质与反应,同时附属的输送管实现了催化剂的循环操作和表面更新,极大地提升了装置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39106.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01/12 , C07D301/32 , C07D303/08 , B01J8/28 , B01J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直接氧化氯丙烯制环氧氯丙烷的工艺,属于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使用双氧水直接氧化氯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所述的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器、液固分离器、液提器、待生斜管、再生器、催化剂料仓、再生斜管等;该工艺使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代替了传统的搅拌釜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强化了液固相间的传热传质速率,降低了反应器内的返混程度,极大地提升了反应速率,缩短了反应时间,抑制了副反应、增加了双氧水有效利用率和环氧氯丙烷选择性。本发明为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艺,有助于降低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1791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0332818.9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一步法制取低碳烯烃的系统及方法。一种合成气一步法制取低碳烯烃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气预处理单元、反应单元、脱油及含氧烃单元、脱二氧化碳单元、干燥单元及吸附分离单元;还包括与反映单元连接的取热单元;吸附分离单元产生的合成气还通入至反应单元中;其中,所述的原料气预处理单元为变压吸附装置或膜分离装置,反应单元为反应器,脱油及含氧烃单元及脱二氧化碳单元均为洗涤塔,干燥单元为干燥罐,吸附分离单元为变压吸附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方法,步骤更为合理,且能由合成气一步制取低碳烯烃,可省略现有技术中常设置的合成气制甲醇装置,降低了设备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4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539106.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01/12 , C07D301/32 , C07D303/08 , B01J8/28 , B01J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直接氧化氯丙烯制环氧氯丙烷的工艺,属于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使用双氧水直接氧化氯丙烯制备环氧氯丙烷,所述的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器、液固分离器、液提器、待生斜管、再生器、催化剂料仓、再生斜管等;该工艺使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代替了传统的搅拌釜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强化了液固相间的传热传质速率,降低了反应器内的返混程度,极大地提升了反应速率,缩短了反应时间,抑制了副反应、增加了双氧水有效利用率和环氧氯丙烷选择性。本发明为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艺,有助于降低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91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1139570.X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303/04 , C07D301/12 , C07D3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再生系统的HPPO法生产环氧丙烷工艺,属于环氧丙烷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再生系统使用双氧水直接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所述的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再生系统主要包括催化剂再生器、进料斜管、提升管反应器、液固分离器和回料斜管等构件;该工艺使用液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再生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强化了液固相间的传热传质速率,极大地提升了反应速率,缩短了反应时间,抑制了副反应、增加了双氧水有效利用率和环氧丙烷选择性。本发明为环氧丙烷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艺,有助于降低环氧丙烷的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