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微纳米纤维复合纱线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8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620177.6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微纳米纤维复合纱线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梳棉机的一侧设置阶梯负压分流吸风组件(5),所述阶梯负压分流吸风组件(5)分别与第一剥取辊(6)、第二剥取辊(7)相连,所述第一剥取辊(6)与第二传送装置(9)相连,所述第二剥取辊(7)与第一传送装置(8)相连,所述第二传送装置(9)下方设置自由液面静电纺丝装置(10),所述第二传送装置(9)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8)在纤维网输出端相连,所述输出装置(11)设置在纤维网输出端一侧。该装置使得纳米纤维喷覆到两层纤维网之间,形成微纳米纤维三明治结构,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纳米纤维与纺纱机部件摩擦过程中的损耗。

    一种制备微纳米纤维复合纱线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839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20177.6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微纳米纤维复合纱线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梳棉机的一侧设置阶梯负压分流吸风组件(5),所述阶梯负压分流吸风组件(5)分别与第一剥取辊(6)、第二剥取辊(7)相连,所述第一剥取辊(6)与第二传送装置(9)相连,所述第二剥取辊(7)与第一传送装置(8)相连,所述第二传送装置(9)下方设置自由液面静电纺丝装置(10),所述第二传送装置(9)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8)在纤维网输出端相连,所述输出装置(11)设置在纤维网输出端一侧。该装置使得纳米纤维喷覆到两层纤维网之间,形成微纳米纤维三明治结构,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纳米纤维与纺纱机部件摩擦过程中的损耗。

    一种柔芯纱及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9387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224234.X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芯纱及制备方法,所述柔芯纱包括芯纱和外层纤维,所述外层纤维包覆在所述芯纱上;所述芯纱的捻度低于所述外层纤维捻度。本发明提供的由棉纤维和长绒棉组成的柔芯纱,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使用长绒棉与棉纤维混纺,成本较低,性价比更高;经过该纺纱工艺生产的纱线,单纱强力高、毛羽少、条干均匀、棉结少、纱疵少。这样的纱线结构可进一步提高织物的舒适性,改善织物手感,提升面料档次。

    一种柞蚕丝与棉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1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357827.2

    申请日:2018-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2G3/042 D02G3/44 D02G3/449 D10B2201/02 D10B22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柞蚕丝与棉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方法,属于纺织领域。该混纺纱线,其由柞蚕丝与棉纤维混纺制得,所述混纺纱线中柞蚕丝的含量不大于60wt%,余量为棉纤维;所述混纺纱线的细度为20S-120S;所述混纺纱线的单纱断裂强力为430-120CN,棉结为5/50-150/480。该高质量的混纺纱线填补了市场空白,且混纺纱成分均匀、条干均匀、单纱强力高、毛羽少、棉结少和纱疵少。该纺纱方法的混并工序直接将精梳棉条与柞蚕丝条进行混并,该纺纱流程短,对柞蚕丝的损伤小,利用率高,纺纱成本低、控制的混纺比准确。

    一种提高牛仔布色牢度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619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27124.0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牛仔布色牢度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酸洗槽、循环缸和补料桶,补料桶出料管设置在循环缸上方,循环缸出料管与酸洗槽补料管连接,循环缸出料管上安有循环泵,酸洗槽补料管水平设置在酸洗槽上方,酸洗槽补料管上开设有若干补料孔,酸洗槽出料管与循环缸回料管连接;所述方法为牛仔布的经纱经染色、水洗后,浸入酸洗槽中酸洗。本发明通过醋酸浸轧布料使硫化黑染料更多、更牢固地附着在纱线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