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旋转成形面的超高速精密数控磨床及其磨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5819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97652.8

    申请日:2009-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旋转成形面的超高速精密数控磨床及其磨削方法。面向旋转成形面的超高速精密磨削方法是采用线速度为120m/s-200m/s的高速砂轮和使砂轮工作表面为母线的磨削运动。超高速精密数控磨床的主轴部件被安装在工件主轴进给部件的工作台上,工作台回转装置用以调整工件主轴部件相对砂轮主轴方向,以形成砂轮工作面为母线的磨削运动,单一的主轴径向进给运动,可以大大提高工件特征表面的轮廓精度。本发明在实现高速精密磨削同时,不仅可以防止工件表面烧伤等缺陷,提高工件表面质量,而且可以提高磨削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保证工人安全生产等优点。

    一种调控轴承滚道表面形貌的磨削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90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1360.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控轴承滚道表面形貌的磨削工艺方法,应采用符合工艺方法参数设计要求的砂轮速度和磨削切深。在轴承材料采用高碳铬合金(DIN100Cr6)和陶瓷烧结刚玉砂轮(圣戈班‑诺顿)条件下,应采用不低于60m/s的砂轮速度,并搭配不超过0.3μm的磨削切深;需要将轴承滚道表面轮廓峰谷总高度Rt控制在合理范围,即Rt<Rt*(Rt*一般为2.5μm)。本发明可有效调控轴承滚道表面形貌,提高轴承使役性能并提升轴承疲劳寿命。

    基于双绝热边界假设的磨削温度计算方法、系统、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091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411693.X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细磨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绝热边界假设的磨削温度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基于双绝热边界假设的磨削温度计算方法包括:确定微细磨削热源分布形状为与工件运动方向平行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微细磨削工况下的磨削力以及微细磨削热源分布形状,得到微细磨削的热量分布;计算微细磨削热量分配比,基于双绝热边界假设计算磨削温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绝热边界假设的磨削温度计算方法,可实现对微细磨削工况下壁厚极薄薄壁件磨削温度的有效计算,可以为微细磨削工况下磨削温度控制和残余应力的计算提供基础,可为微细磨削机理及残余应力的分析计算提供指导。

    仓储货架穿梭车的变宽度底盘框架结构、控制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54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50051.0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立体仓库系统的有轨穿梭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仓储货架穿梭车的变宽度底盘框架结构、控制方法及应用,底盘框架结构分为两部分不等宽度的E形框架结构,通过框架移动导向结构和框架宽度调整结构,实现E形框架结构的宽度调整,底盘框架结构的两侧安装有RGV行走车轮系统。本发明将RGV现有底盘由组合焊接机构转变为两部分连接结构,能够快速适应和满足客户仓储需求特点的RGV行走的轨道宽度,提高RGV的底盘结构的刚性强度和性能稳定性,减少RGV的底盘制造的成本,提高底盘制造的可重用性和规范性,解决了现有不同轨距的穿梭车,刚性差、易变性、成本高、交货周期长等问题。

    变油膜厚度的竖直静压滑台工作性能预测与控制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117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586402.4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静压滑台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油膜厚度的竖直静压滑台工作性能预测与控制方法、系统,构建考虑实际工况的变油膜厚度薄膜式静压支承设计模型,反映油膜厚度的微量变化;构建竖直静压滑台工作性能的预测模型以及综合静压滑台承载力、静刚度、动刚度、快速响应时间和温度影响的油膜厚度微量变化预测模型;基于构建的模型确定变油膜厚度的竖直静压滑台达到最优工作性能的条件;基于确定的条件构建基于等效油膜厚度、供油压力、封油边尺寸和流量比的超精密竖直静压滑台的精度控制模型,进行竖直静压滑台控制。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静压滑台的刚性、抗振性,降低响应时间,减少温度波动。

    一种主动寻位安装托板单元及其加工质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9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94272.3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寻位安装托板单元、复杂零件加工质量控制方法,主动寻位安装托板单元包括通用夹具、托板和自动化工件搬运载板;所述通用夹具通过工件的工艺凸台或非加工表面对工件进行夹持;所述托板上具有分别用于与通用夹具、自动化工件搬运载板、机器人抓手、机床工作台以及三坐标测量仪工作台连接的接口,所述托板侧面具有工艺信息存储功能的电子芯片。本发明通过主动测量实现工件的加工误差补偿;通过测量实际工件的几何形状特征定位偏差,寻找和确定工件最优工序基准点,实现工序均匀化加工余量,减少复杂工件加工废品率,实现面向质量目标的优化控制,将复杂工件的多工序离散化机械加工转化为自动化生产线加工。

    一种小行程、高精度的两轴联动误差测量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205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47882.3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行程、高精度的两轴联动误差测量系统及控制方法,采用两个激光干涉仪,并将两个激光干涉仪分别平行于两个垂直安置的被测微进给滑台坐标轴安置,同步采集两轴联动过程中的全部测量数据。将实际测量获得的两轴联动轨迹形成的圆和轴线与理想圆和轴线进行比较,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两联动轴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和圆度误差,以评价两轴的联动精度;并以不同温度和速度条件下单轴误差测量数据、两轴联动误差测量数据为基础,基于因子分解机算法优化计算相关行程范围的误差补偿值,以实现极高的精度控制目标。解决了现有球杆仪不能用于小行程范围内的两轴联动误差测量与精度控制难题。

    一种螺旋管内壁焊缝打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17688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1481455.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管内壁焊缝打磨机构,包括支撑装置、打磨进给装置和打磨执行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在管道内壁支撑打磨进给装置,保证打磨进给装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所述打磨进给装置用于安装所述打磨执行装置,并为打磨执行装置提供轴线上的移动、绕轴线的周转和径向的伸缩运动;所述打磨执行装置用于实现对管道内壁的打磨作业。本发明克服了搅拌摩擦焊带来的问题,实现了自动对管道内壁进行打磨作业。

    螺旋管内壁焊缝打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212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52905.X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管内壁焊缝打磨装置,包括两端的管道支撑机构、回转进给机构和打磨执行机构,管道支撑机构包括中心支撑座和若干可自锁的活动支撑脚,活动支撑脚沿周向均匀间隔、可伸缩地安装在中心支撑座上,回转进给机构包括轴向滑杆、回转伺服驱动装置、丝杆机构和轴向步进电机,轴向滑杆与丝杆机构相对应地沿轴向设置于两端管道支撑机构之间,轴向滑杆通过回转伺服驱动驱动旋转,丝杆机构通过轴向步进电机驱动控制,打磨执行机构通过移动平台可移动地安装在轴向滑杆上并通过丝杆机构带动沿轴向运动,打磨执行机构为可伸缩调节结构。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螺旋管内壁螺旋焊缝的机械化打磨,稳定性高,准确性好。

    一种喷丝头加工自动化生产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99595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060800.6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丝头加工自动化生产系统,其中,车削加工工作站用于对毛坯进行外形车削加工;高速钻削加工工作站用于对完成外形车削加工的喷丝头工件进行钻孔,并且使得形成的喷丝孔与喷丝头保证同轴;多功能超声清洗设备用于对完成钻孔的喷丝头工件进行清洗和烘干工作;高精度图像测量设备用于对完成清洗工作的喷丝头工件对喷丝头关键参数进行测量;物料输送设备在所述车削加工工作站、高速钻削加工工作站、多功能超声清洗设备和高精度图像测量设备之间传输工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喷丝头加工自动化生产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喷丝头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自动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