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分离-滑动摩擦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85996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33502.1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分离-滑动摩擦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外部支撑材料(1)、铰链(2)、固定铰链材料(3)、电极材料(4)、摩擦材料A(5)、摩擦材料B(6);其中,铰链(2)连接外部支撑材料(1);固定铰链材料(3)固定铰链(2)于上下外部支撑材料(1)之间;摩擦材料A(5)和摩擦材料B(6)背面分别粘附电极材料(4)并分别固定于外部支撑材料(1)的上下内表面。该发电机融合了垂直接触分离式和水平滑动摩擦两种工作模式,从而对多方向的机械能进行有效利用,更好地收集机械能,进一步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效率。

    一种高透明柔性多孔摩擦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7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60300.3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明柔性多孔摩擦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醋酸纤维素粉末溶解于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得到不同质量分数的透明醋酸纤维素溶液;将上述透明纤维素溶液与预热的聚乙烯亚胺溶液在一定处理条件下混合获得均匀铸膜液;然后将上述铸膜液刮涂于自制模板内成膜,并将预成型膜静置后,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待溶剂完全蒸发后得到的透明膜即为高透明柔性多孔摩擦电材料。本发明的绿色友好型摩擦电材料既兼具了透光性、强摩擦正电极性及柔性多孔的优点,同时又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经济、制备工艺简单,生物相容等特点。同时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复杂设备,易于实现产业化生产。

    一种柔性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26897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442872.1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包括:进风口(1),出风口(2),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上表面(3),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下表面(4),三维经编间隔织物(5)和间隔丝(6);其中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上表面(3)固化透明的柔性薄膜;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下表面(4)固化表面涂覆太阳能吸热涂层的柔性薄膜;间隔丝(6)为表面涂覆太阳能吸热涂层的圆形截面单丝,均匀排列于三维经编间隔织物(5)内部。该装置全部由柔性材料组成,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安装及搬运轻便,尺寸可调,能与任意形状的建筑物进行结合,使用灵活。此外,该加热装置可以折卷起来,便于储藏。

    一种接触分离-滑动摩擦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8599612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0433502.1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分离‑滑动摩擦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外部支撑材料(1)、铰链(2)、固定铰链材料(3)、电极材料(4)、摩擦材料A(5)、摩擦材料B(6);其中,铰链(2)连接外部支撑材料(1);固定铰链材料(3)固定铰链(2)于上下外部支撑材料(1)之间;摩擦材料A(5)和摩擦材料B(6)背面分别粘附电极材料(4)并分别固定于外部支撑材料(1)的上下内表面。该发电机融合了垂直接触分离式和水平滑动摩擦两种工作模式,从而对多方向的机械能进行有效利用,更好地收集机械能,进一步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效率。

    一种柔性高效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2689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42872.1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高效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包括:进风口(1),出风口(2),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上表面(3),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下表面(4),三维经编间隔织物(5)和间隔丝(6);其中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上表面(3)固化透明的柔性薄膜;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下表面(4)固化表面涂覆太阳能吸热涂层的柔性薄膜;间隔丝(6)为表面涂覆太阳能吸热涂层的圆形截面单丝,均匀排列于三维经编间隔织物(5)内部。该装置全部由柔性材料组成,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安装及搬运轻便,尺寸可调,能与任意形状的建筑物进行结合,使用灵活。此外,该加热装置可以折卷起来,便于储藏。

    一种仿生编织雾中集水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633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71266.1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编织雾中集水器,涉及清洁水收集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集水丝、导水绳、固定在下端的重锤和连接在上端的挂钩;所述集水丝由化纤或金属材质的锥形细丝制成,所述锥形丝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所述集水丝经过亲水处理并具有亲水性,所述集水丝的亲水处理方式可以为化学处理方式和物理处理方式,所述导水绳由编织机织造,所述导水绳的长度可以任意编织,所述导水绳和集水丝在编织过程中直接编织到一起,所述集水丝在导水绳上呈放射状排列,所述集水丝排列时尖端朝上,所述重锤连接在导水绳的下端,所述挂钩设置在导水绳的上端。本发明师法自然、结构简单、可大规模生产,能够有效地从雾中收集淡水以用于农作物灌溉或生活用水。

    一种空气集水模拟测试仪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59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03527.0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集水模拟测试仪器,包括条件模拟部分和测试部分,其中所述条件模拟部分包括温湿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循环风机和密闭外壳,所述测试部分包括数据记录仪、信号放大器、应变式传感器、样品夹、漏斗和容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以及加湿器连接,所述加湿器具有两种可互换的喷头使其向上或水平喷雾,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帮助温度和水汽充分扩散,所述数据记录仪与信号放大器连接,所述应变式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仪器精确可靠、稳定性高,可以分别实时、原位测量样品吸收水和导出水的重量变化曲线,克服了空气集水领域缺少专门化测试表征仪器及方法的困境。

    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6026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831689.5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轮齿上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三感应电极,所述第三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三摩擦层;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使得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产生接触摩擦,不同电荷在不同的齿轮组件表面聚集,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齿轮组件的第三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驱动电子沿同一方向流动,从而对外输出直流电信号。本发明无需整流电路就可输出直流电。

    一种基于线圈结构的一体式纺织基摩擦纳米发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053537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32034.X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线圈结构的一体式纺织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由若干个线圈结构发电单元通过相互串套的方式排列而成,所述线圈结构发电单元包括第一摩擦线圈单元和第二摩擦线圈单元,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摩擦线圈单元和第二摩擦线圈单元相互接触,在线圈结构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摩擦线圈单元和第二摩擦线圈单元分离回复原位,实现周期性接触与分离,所述第一摩擦线圈单元的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摩擦线圈单元第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电荷流动,对外输出交流脉冲电信号。本发明简化纳米发电器件结构,提高器件的灵活度、伸缩性、便携一体性和可穿戴性。

    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602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31689.5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轮齿上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三感应电极,所述第三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三摩擦层;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使得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产生接触摩擦,不同电荷在不同的齿轮组件表面聚集,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齿轮组件的第三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驱动电子沿同一方向流动,从而对外输出直流电信号。本发明无需整流电路就可输出直流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