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13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426120.9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包与人体背部接触界面关系的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复刻背负状态下的背包背板模型;使用三维扫描仪扫描获得无背负状态下人体模特的3D数据以及附着复刻出的背板模型的人体模特3D数据;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对3D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无背负状态下人体模特和附着背板的人体模特的3D重构模型,并对两个3D重构模型进行对齐处理,得到人体模特3D重构模型与背包背板模型的3D重构模型的相对关系;根据人体模特3D重构模型与背包背板模型的3D重构模型的相对关系进行3D比较分析,提取背板对人体背部的覆盖面积、背板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面积、背板与人体背部之间的平均距离和形成的空间体积。本发明能够准确表征背包与背部的接触界面关系,为背包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27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55720.8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91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双功能碳催化材料为空气电极的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是以双功能碳催化材料为空气电极,金属箔为负极电极,双功能碳催化材料载量为1~7mg/cm2。本发明双功能碳催化材料表现出高效的氧还原和析氧电化学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发电性能和充放电稳定性,是可运用在锌‑空、铝‑空以及镁‑空等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领域优良的空气电极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7453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99646.4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负载铋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碳负载铋纳米颗粒催化剂在CO2电化学还原催化剂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采用水溶液化学还原方法合成。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水溶液化学还原方法制备而得,通过有效调控稳定剂的添加量及碳材料种类,获得纳米结构的金属Bi颗粒,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在CO2还原过程中不仅对甲酸盐的选择性高,并且可提高电流密度,可以极大地提高催化剂的电化学表面积,提高了CO2还原活性位点的暴露;减少了电子传质阻力,增加了CO2还原的电流密度,有效提高了CO2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制备方法简单、产量大、尤其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56137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510992697.X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光固化医用粘合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粘合剂为聚癸二酸甘油酯接枝甲基丙烯酸(2‑异氰基乙基)酯PGS‑IM;分子结构式为:将聚(癸二酸甘油酯)PGS中加入溶剂,氮气保护下,置于油浴中搅拌至PGS溶解,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2‑异氰基乙基)酯,反应15‑120min,提纯后干燥即得。本发明PGS‑IM常温下为粘稠的半固体,施胶方便,可蓝光或者紫外固化,对组织无损伤,固化迅速,固化后粘结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04638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31372.2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109 , C02F1/4672 , C02F2001/46133 , C02F2001/46152 , C02F2101/34 , C02F2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基Sn‑Sb‑Ce氧化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多级结构,钛基表层Sn‑Sb‑Ce氧化物为球状纳米三元多层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将预处理的钛基浸入由Sn源、Sb源、Ce源、葡萄糖、硝酸混合制得的电镀液中电镀,得到电镀钛基;将Sn源、Sb源、Ce源、葡萄糖溶于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Sn‑Sb‑Ce氧化物;加入乙二醇柠檬酸酯中涂覆在电镀钛基上,然后煅烧即得。本发明中的Sn‑Sb‑Ce氧化物呈特殊的球状形貌,对有机物氧化兼具高的电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极大减少了对贵金属Pt的依赖,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790265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992366.5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1B32/33 , C01B32/3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焦油沥青改性高比表面积多孔碳制备方法,将硝酸钴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加入氨水;加入煤焦油沥青一步活化后的沥青基活性炭,搅拌均匀;将混合物进行水热反应,离心分离;将所得固体洗涤并离心分离,干燥后研磨;将研磨后的固体粉末在惰性气体环境中用管式炉进行煅烧,得到煤焦油沥青改性高比表面积多孔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煤焦油沥青改性高比表面积多孔碳制备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结合体的方法。本发明制得的多孔碳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有利于氧气等物质的传递,极大减少了对贵金属Pt的依赖;制备原料为廉价的煤焦油沥青,制备改性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绿色环保,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8728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0563.7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00491 , A61B2017/00522 , A61B2017/00778 , A61B2017/00831 , A61L2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修复装置,包括圆形支撑外壳,所述圆形支撑外壳的一侧与外部流体通道相连;所述圆形支撑外壳内部设有内部流体通道;所述内部流体通道与外部流体通道相连通,并在连接处设有流体方向控制开关;所述外部流体通道和内部流体通道内设有高压导线;所述圆形支撑外壳上还分布有喷丝孔,所述喷丝孔内侧和内部流体通道及高压线路相连接,喷丝孔外侧方向均指向所述圆形支撑外壳的中心处。本发明可取代现有内科血管缝合修补过程中各种繁杂的操作,减少手术失误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60362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65190.X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超细金属丝整经的纱架,包括机架、纱管固定架、纱管支撑架、张力器、集丝板、纱管、纱管支撑轴和磁眼,机架为一个整体或由多个独立分机架组成。当为多个分机架时,分机架以一定角度排列且分机架间有距离,纱管固定架两端固定在机架上,纱管支撑架安装在纱管固定架上,张力器为电磁阻尼张力器并固定在纱管支撑架上,纱管支撑轴一端固定在电磁阻尼张力器上,纱管套在纱管支撑轴上并固定,磁眼的径向面与纱管轴线平行保证经纱切向退绕,集丝板位于机架前方,其上开有与磁眼对应的集丝孔。本发明能保证整经过程中的金属丝纱线张力均匀,减少整经过程中的断头以及金属丝纱线的磨损,防止金属丝纱线扭曲结节,提高整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0994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291250.0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吸附La3+的多巴胺复合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合物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得到质量百分浓度为8~30%的聚合物共混溶液,然后通过静电纺丝得到复合纳米纤维膜;(2)将上述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泡在多巴胺的Tris-HCl溶液中,即得用于吸附稀土金属离子La3+的多巴胺复合纳米纤维亲和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得,成本较低,且能够方便精确的制备用于吸附La3+的多巴胺复合纳米纤维亲和膜,更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操作;本发明的高比表面积多巴胺复合纳米纤维亲和膜可广泛应用稀土金属La3+富集、吸附与分离及化学探针、传感器,水处理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060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53888.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温环境下可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内胆,属于带电作业服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气屏蔽功能的前提下有效实现其内部温湿度的动态调节问题,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温环境下可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内胆,包括:搭袢13,设置在与外层屏蔽服对应搭扣的位置上,通过所述搭袢13与外层屏蔽服固定;吸水区2,位于人体汗液易聚集部位,主要由两层网眼布和单向导湿织物拼接的结构构成,吸水片置于所述两层网眼布之间;单导区1,主要由单向导湿织物构成,用于将人体产生的汗液导向面料外层并蒸发,以提高散热效率并产生凉感。本发明通过动态调节内胆结构优化屏蔽服内的微气候,从而在高温可带电环境下有效提升穿着舒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