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92951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035218.X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张禾 , 陈红 , 李响 , 高品 , 刘振鸿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泥循环利用的废水铁炭还原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将工业废水经过铁炭还原反应器处理;处理后产生的含铁污泥加入湿式热催化反应釜中,加入活性炭粉,将反应釜密闭后升温至200~250℃,并搅拌反应5.0~6.0h,得到含Fe0、C的固液两相混合物,排出,投加至铁炭还原反应器进水口,与废水和酸混合后进入反应器进行铁炭还原反应,反应产生的污泥循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及设备,可以实现铁炭还原工艺污泥的零排放,并将铁炭还原中的铁循环利用,在节省铁炭还原工艺药剂费、污泥处置费用方面有较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57090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34000.2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高品 , 李响 , 陈红 , 刘振鸿 , 张禾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IPC: F23G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挥发气化焚烧处理处置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将高浓度有机废液与粉煤灰、硅藻土和皂土组成的混合载体加入到热挥发反应釜中,搅拌0.5~1.0h,废液与载体混匀并充分吸附于载体之上;搅拌完成后,将反应釜加热至180~200℃,持续加热4~6h,97%以上有机废液转化为有机废气,并由风机抽送至焚烧炉焚烧;热挥发反应结束后,反应釜自然冷却。本发明的方法可解决高浓度废液直接焚烧堵塞喷嘴、粘度高难以用管道输送的问题,为高浓度有机废液无害化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处理处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417869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0909718.7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李响 , 高品 , 刘振鸿 , 刘亚男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 程文艳 , 张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臭氧‑厌氧铁还原联用回收利用污泥的芬顿氧化‑生物组合处理工艺及装置。其工艺过程为:将芬顿氧化产生的含铁污泥与二沉池排出的部分生物处理剩余污泥混合后,首先进入臭氧反应池,将含铁污泥中难降解有机物初步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同时将生物处理剩余污泥微生物细胞裂解、破壁后,再进入厌氧铁还原反应器;在厌氧铁还原反应器中进步改善污泥中有机成分的可降解性,同时在厌氧铁还原菌的作用下完成芬顿含铁污泥中Fe转变为Fe的过程;最后将含Fe反应后的固液产物全部回用至芬顿氧化工艺前端,以部分替代芬顿氧化工艺中投加的Fe,同时实现系统污泥减量,以节省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21740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033998.4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张禾 , 高品 , 李响 , 陈红 , 刘振鸿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循环及污泥零排放的芬顿氧化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将工业废水通过芬顿氧化反应器处理,反应器初始运行时加入Fe2+、H2O2和酸,将产生的含铁污泥加入到热催化还原反应釜中,加入活性炭粉,将反应釜密闭,加温至180~200℃,搅拌反应3.0~4.0h,得到固液两相混合物,排出,加至芬顿氧化反应器进水口,与工业废水和酸、H2O2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开始芬顿反应,并替代初始外源性投加的Fe2+,反应产生的污泥循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芬顿氧化工艺污泥的零排放,并将芬顿中的铁循环利用,在节省芬顿氧化工艺药剂费、污泥处置费用方面有较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692991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10034028.6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高品 , 李响 , 张禾 , 刘振鸿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IPC: C02F9/10 , C10L5/4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液减压释气‑催化碳化制备固态衍生燃料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高浓度有机废液注入减压释气‑催化碳化装置中,投加催化剂,加入NaOH调节pH值,加温反应,释放的气体经过干燥器处理,进入活性炭吸附罐处理或焚烧炉焚烧后排放;反应完毕后自然冷却反应装置,开启卸料孔取出粉末状碳化反应产物,即为高浓度有机废液制备的固态衍生燃料。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不受限于高浓度有机废液的性质,适用范围广,易于工程化,为难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液无害化和资源化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7455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2091.2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森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56 , C02F101/30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废水混凝的多功能管式紊流混合器及工艺,步骤和过程包括:原水进入多功能管式紊流混合器进水管,在进水管上分别投加碱、混凝剂,其中碱用来调节废水pH;废水进入管式混合器与投加的药剂充分混合;通过阀门的调节,可实现串联、并联、单管、多管、正向、逆向六种运行方式的任意切换,从而可以灵活应对水质多变的工业废水处理,将后续混凝效果调至最佳;废水经混合器实现药剂与污废水充分混合后,投加助凝剂,进入混凝、沉淀池进一步处理。本发明避免了传统孔板式、管式混合器易于堵塞的问题,并适用于水质多变、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混凝。本发明所研发的装置不需动力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均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54069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35226.4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高品 , 李响 , 陈红 , 张禾 , 刘振鸿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液热催化-碳化制备固态衍生燃料的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液和H2O加入热催化-碳化反应釜中,加入碱调节pH至8.0~9.0,加入组合催化剂,将反应釜密闭后加温至180~200℃,搅拌反应3.0~4.0h;自然冷却反应釜,将反应釜中固液两相混合物排出,分离,将得到的粉末状物质干燥,得到固态衍生燃料。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解决高浓度有机废液的无害化排放问题,而且为难以处理的有机废液提供了一种资源化的方法及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417870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16079.7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李响 , 张文启 , 高品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 程文艳 , 张婷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向流零价铁类芬顿与生物滤池集成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所述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硫酸溶药池、双氧水溶药池及滤池,废水进水管与滤池顶部的进水渠的进水口连接;滤池内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铁刨花滤层、生物陶粒滤层、承托层、多孔滤砖;滤池侧壁设有出水管。废水处理工艺为:在滤池内投加酸后,投加双氧水,经过初步处理后的废水通过进水渠进入滤池;废水在滤池上部的铁刨花滤层完成零价铁类芬顿反应,在下部生物陶粒滤层完成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经出水管出水。本发明将零价铁类芬顿与生物滤池集成为一体,可节省一段处理工艺,有效减低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486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1125855.7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级滤池及二级滤池,一级滤池的顶部设有出水集水槽,出水集水槽的一侧连通出水总渠,出水总渠的底部设有一级滤池出水管;二级滤池的顶部设有进水集水槽,进水集水槽的一侧连通进水总渠,进水总渠的底部设有二级滤池进水管,二级滤池进水管通过两级滤池联通管与一级滤池出水管连通,两级滤池联通管上设有两级滤池联通管调节阀。处理工艺为: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从进水管进入一级滤池,在一级滤池的下层,首先经生物质碳‑铁滤层还原、氧化处理;再进入二级滤池进行处理,通过生物活性炭滤层中活性炭的吸附及其上附着的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本发明可使印染废水稳定达到标准,可回用至染整工艺的漂洗、皂洗等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48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25855.7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级滤池及二级滤池,一级滤池的顶部设有出水集水槽,出水集水槽的一侧连通出水总渠,出水总渠的底部设有一级滤池出水管;二级滤池的顶部设有进水集水槽,进水集水槽的一侧连通进水总渠,进水总渠的底部设有二级滤池进水管,二级滤池进水管通过两级滤池联通管与一级滤池出水管连通,两级滤池联通管上设有两级滤池联通管调节阀。处理工艺为: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从进水管进入一级滤池,在一级滤池的下层,首先经生物质碳-铁滤层还原、氧化处理;再进入二级滤池进行处理,通过生物活性炭滤层中活性炭的吸附及其上附着的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本发明可使印染废水稳定达到标准,可回用至染整工艺的漂洗、皂洗等工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