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0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77453.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立式容积可变共混仪,包括料筒(6)、下端竖直插入料筒(6)内的螺杆(3)以及安装在料筒(6)侧壁上的循环管(13),料筒(6)的上端设有单次进料口(5),料筒(6)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有出料口阀门(8),关闭出料口阀门可实现物料内循环,打开出料口阀门可实现物料挤出,循环管(13)为梳形管,含有n个管口,n个管口自上而下排列且均与料筒(6)内腔连通;循环管(13)上安装有n‑2个内循环阀门,用于分别控制最上端的管口与最下端的管口之间的n‑2个管口的启闭状态。本发明的共混仪的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型共混仪只能根据料腔大小固定循环共混物料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58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357665.1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形纤维卷绕机,包括锥形卷绕器、固定驱动装置、导丝器和推进装置,锥形卷绕器为圆锥体结构,环绕圆锥体的侧壁设有多圈三角形凹槽,三角形凹槽的对称轴与锥形卷绕器的对称轴重合,锥形卷绕器由固定驱动装置进行固定并由其驱动围绕锥形卷绕器对称轴作旋转运动,导丝器靠近锥形卷绕器的侧壁,且由推进装置控制作平行于锥形卷绕器对称轴方向的运动。本发明的一种锥形纤维卷绕机,可利用锥形卷绕器锥面凹槽上不同的线速度,对纤维进行不同卷绕速度的收集,也可研究极限卷绕速度下纤维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有助于各种新材料的纤维成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1618233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910056504.4
申请日:2009-08-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氟橡胶复合人工胆管及其制备,该人工胆管是一种复合柔性管状物,由内向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内胆基层,萘-钠-四氢呋喃溶液处理层及氟橡胶浇铸层;其制备包括:将聚四氟乙烯薄膜恒温加热至产生粘结成为薄膜内胆;用萘-钠-四氢呋喃溶液处理聚四氟乙烯薄膜内胆外表面2~30秒钟;然后在其表面涂覆氟橡胶的丙酮溶液1~10次,最后进行干燥、包装、灭菌消毒即可。该复合人工胆管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便利性、时间耐久性以及较好力学强度,其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用作胆管替代物;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4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04226.X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无损夹持结构的拉力机夹具,包括夹具基座、左水平移动机构、右水平移动机构、左夹片、右夹片、气管和正负压控制系统;左水平移动机构和右水平移动机构安装在夹具基座上;左水平移动机构和右水平移动机构相对,左夹片和右夹片分别安装在左水平移动机构和右水平移动机构的相对端上;左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左夹片左右水平移动;右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右夹片左右水平移动;左夹片和右夹片的相对面都为软性夹面;左夹片和右夹片的内部都设有空腔,软性夹面为空腔腔壁的一部分,空腔通过气管与正负压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柔软材料的无损伤夹持,能实现调节驱动组件的润滑,且安装稳定性好、便于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58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357665.1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54/2836 , B65H54/54 , B65H54/70 , B65H54/72 , B65H57/04 , B65H27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形纤维卷绕机,包括锥形卷绕器、固定驱动装置、导丝器和推进装置,锥形卷绕器为圆锥体结构,环绕圆锥体的侧壁设有多圈三角形凹槽,三角形凹槽的对称轴与锥形卷绕器的对称轴重合,锥形卷绕器由固定驱动装置进行固定并由其驱动围绕锥形卷绕器对称轴作旋转运动,导丝器靠近锥形卷绕器的侧壁,且由推进装置控制作平行于锥形卷绕器对称轴方向的运动。本发明的一种锥形纤维卷绕机,可利用锥形卷绕器锥面凹槽上不同的线速度,对纤维进行不同卷绕速度的收集,也可研究极限卷绕速度下纤维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有助于各种新材料的纤维成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1618233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56504.4
申请日:2009-08-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氟橡胶复合人工胆管及其制备,该人工胆管是一种复合柔性管状物,由内向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内胆基层,萘-钠-四氢呋喃溶液处理层及氟橡胶浇铸层;其制备包括:将聚四氟乙烯薄膜恒温加热至产生粘结成为薄膜内胆;用萘-钠-四氢呋喃溶液处理聚四氟乙烯薄膜内胆外表面2~30秒钟;然后在其表面涂覆氟橡胶的丙酮溶液1~10次,最后进行干燥、包装、灭菌消毒即可。该复合人工胆管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便利性、时间耐久性以及较好力学强度,其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用作胆管替代物;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75219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10038033.5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B29C4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双锥微型共混仪,其主要结构为:在共混仪的机筒内竖向安装两根锥形螺杆,两根锥形螺杆使用电机通过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并在机筒的出料口安装阀门和压力传感器,在机筒的背面安装加热块给机筒加热,机筒的上方装有可卸式料斗,机筒的筒身上有一条循环管,机筒的正面装有机筒门,方便清洗机筒内部;这种结构的双锥微型共混仪使用螺杆及阀门结构,不但可以节约实验及科研中的原料使用量,同时混合效果良好,料筒内还有充氮保护系统及气流冷却系统,便于开展及模拟各类加工实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3752195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8033.5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双锥微型共混仪,其主要结构为:在共混仪的机筒内竖向安装两根锥形螺杆,两根锥形螺杆使用电机通过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并在机筒的出料口安装阀门和压力传感器,在机筒的背面安装加热块给机筒加热,机筒的上方装有可卸式料斗,机筒的筒身上有一条循环管,机筒的正面装有机筒门,方便清洗机筒内部;这种结构的双锥微型共混仪使用螺杆及阀门结构,不但可以节约实验及科研中的原料使用量,同时混合效果良好,料筒内还有充氮保护系统及气流冷却系统,便于开展及模拟各类加工实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176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38221.6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胆管及其制备方法,该人工胆管为采用聚四氟乙烯软管作内胆基材,经氦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再浇铸氟橡胶制备而成的复合柔性管状物。制备方法包括:(1)在聚四氟乙烯生料管表面缠绕聚四氟乙烯超薄膜,加热使薄膜与软管之间产生粘结成为内胆;(2)用氦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内胆表面进行处理;(3)对上述改性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内胆外表面进行氟橡胶溶液涂覆,得到准成品人工胆管;(4)对准成品人工胆管进行处理后即获得可供临床应用的人工胆管。本发明的人工胆管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好的力学强度,适用于胆管替代物;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3990358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050809.0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双锥微型共混仪,其主要结构为:在共混仪的机筒内竖向安装两根锥形螺杆,两根锥形螺杆使用电机通过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并在机筒的出料口安装阀门和压力传感器,在机筒的背面安装加热块给机筒加热,机筒的上方装有可卸式料斗,机筒的筒身上有一条循环管,机筒的正面装有机筒门,方便清洗机筒内部;这种结构的双锥微型共混仪使用螺杆及阀门结构,不但可以节约实验及科研中的原料使用量,同时混合效果良好,料筒内还有充氮保护系统及气流冷却系统,便于开展及模拟各类加工实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