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55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00464.1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1N2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受矿化度影响的油水两相流持水率电导测量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1.该测量方法所构成测量装置包含纵向环形五电极电导率传感器、凹面电容传感器、电源、信号处理系统和不锈钢套管;2.采用输出波形频率表征油水两相流的电阻,确立持水率与输出波形频率之间关系;3.利用电导传感器与电容传感器关系以及矿化度与电容传感器关系,构建不受矿化度影响的油水两相流持水率测量模型;4.进行现场实验,对不受矿化度影响的油水两相流持水率测量模型进行修正。本发明克服了矿化度对测量持水率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持水率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8274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06484.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原位开采薄层油页岩产能预测方法。1、在进行薄层油页岩原位开采的水平井中,沿着井向等距离的选取n个测量点,每个测量点再取m块油页岩石,测定其密度,获取有效等价密度;2、根据含油率计算公式,测定开采薄层油页岩样品的含油率,并求平均值;3、依据油页岩中热传递规律,建立热量在油页岩中的扩散模型,由油页岩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等,求解油页岩的温度场分布;4、根据油页岩裂解条件,建立油页岩裂解百分比随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5、建立包含薄层油页岩的密度、含油率和温度场分布等因子的薄层油页岩产能预测模型。预先估算所开采薄层油页岩层产能,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47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85852.9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1N27/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与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受温度影响的高含水油水两相流持水率电容测量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据高含水油水两相流特点,确定电容传感器结构,建立电容传感器数学模型;2、测量不同温度条件下高含水油水两相流的矿化度值,构建电容的温度修正因子;3、测量油水两相流温度,引入温度修正因子,构建不受温度影响的电容传感器模型以消除温度对其影响;4、对构建的不受温度影响的电容传感器进行持率‑电容标定,确定电容值与持水率之间的关系。将温度因子引入电容法油水持率测量中,克服电容法测量持率易受温度影响的缺点,为油田生产提供可靠准确的持率测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619167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855379.7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油气水三相流相态临界点识别方法;从电流测量数据值中挑选3个数据,定义为初始中心M,以M为中心分为3类;将M以外的数据归类到离它自身最近的一个初始中心点代表的类中,并计算整组数据的差值绝对值之和Epre;提取两类数据中的中心位置的数据作为新的中心Mnew,重新归类计算其对应的差值绝对值之和Enew,利用交换的总代价为负的原则更换M,更新后的初始中心命名为Mproc;重复上述两步,直到更新后的初始中心Mproc不再变化或迭代次数k达到最大迭代次数kmax。改善油气水三相流分相流量测量时临界点识别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油气水三相流的计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27272.5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教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测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1、填补学生成绩空白信息;2、提取与所评课程相关的已开课程信息,计算已开课程与所评课程之间的关联度;3、统计衡量所评课程的评价指标信息,计算各指标在所评课程中的权值;4、计算学生在所评课程评测中的权值;5、计算评测问卷中的评测问题与该课程学生成绩中各部分评价指标间关联系数,建立大学教师课堂质量评测模型;6、为便于比较,将所评课程的得分进行规范化处理。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方法评价不客观、不可信的问题,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901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44409.0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高含水水平油水两相流平均流速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脉冲热源加热器最优形状、最优材料,确定脉冲热源加热器最低加热放电电压,降低功耗从而增强测量时间;2、采集特高含水油水两相流流体的温度信号,计算特高含含水油水两相流流经不同热敏探测器之间的度越时间;3、建立特高含水油水两相流的平均流速v的计算模型。特高含水油水两相流流速测量装置主要有脉冲热源、光纤光栅背景温度探测器、光纤光栅温度探测器对、测量电路构成;不仅可提高油水两相流流速测量精度,而且可提高仪器测量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75119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66266.4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与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两相流透明管壁内类油滴附着物识别方法。1、对油水两相流PTV图像进行初始图像处理;2、提取有效特征;3、对A进行随机抽样;4、随机选择一个样本属性V;5、在每个子空间中递归进行步骤4;6、重复3-5直至产生t棵孤立树;7、将A分为异常样本集D、密集样本集C和正常样本集B;8、在正常样本集B和密集样本集C的并集中计算样本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9、在当前分类结果下重新计算油滴边缘聚类中心、类油滴附着物边缘聚类中心;10、重复8和9直至满足指定条件之一;11、计算异常样本集D中每个样本分别到当前油滴边缘聚类中心、当前类油滴附着物边缘聚类中心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983822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143458.5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E21B4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基于热示踪的特高含水油水持率测量方法,其包括:根据已知热源发生器内阻和加热电压值,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热源发生器加热时散出的热量;测量流体中初始温度和加热后的温度;计算单位时间热脉冲待测流体中油相吸收热量理论值和水相吸收热量理论值;计算油水实际吸收的热量为;计量单位时间内各相流体的体积流量之和;建立热源加热电压与初始温度、加热后的温度、水相质量流量和油相质量流量之间的测量模型;建立水相质量流量和油相质量流量数学模型;建立水相持率和油相持率数学模型。本发明测量精度只受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影响,有效解决了特高含水开发期由于流体分布未知造成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油水持率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3822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43458.5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E21B4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基于热示踪的特高含水油水持率测量方法,其包括:根据已知热源发生器内阻和加热电压值,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热源发生器加热时散出的热量;测量流体中初始温度和加热后的温度;计算单位时间热脉冲待测流体中油相吸收热量理论值和水相吸收热量理论值;计算油水实际吸收的热量为;计量单位时间内各相流体的体积流量之和;建立热源加热电压与初始温度、加热后的温度、水相质量流量和油相质量流量之间的测量模型;建立水相质量流量和油相质量流量数学模型;建立水相持率和油相持率数学模型。本发明测量精度只受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影响,有效解决了特高含水开发期由于流体分布未知造成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油水持率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79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88592.8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衬再生智能化输氢管道。该内衬再生智能化输氢管道由氢气长输管道(1)、既有钢质管道(2)、玻璃钢树脂修复找平层(3)、螺旋光纤保护管(4)、摊涂式薄壁玻璃钢内衬修复层(5)、冷喷涂隔氢防护层(6)、智能化输氢管道内壁(7)、已摊涂的树脂纤维(8)、智能辊轮(9)、支架(10)、万向滚轮(11)、喷枪(12)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系统,实现了一种内衬再生智能化输氢管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