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2797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274543.7
申请日:2022-03-19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定量表征聚合物分子在油‑水界面吸附性能的方法,它包括:吸附作用下聚合物分子链形变等效随机概率模型的构建;油水体系中聚合物分子链熵变的定量描述;油水体系中聚合物分子链熵变与体积功的关联;油水体系中聚合物分子链键长缩短因数模型建立;考虑能量守恒原则下聚合物分子链的等效吸附力定量描述,实现定量化对油水体系中聚合物分子链发生吸附形变的微尺度描述。本发明以等效吸附力为最终指标定量表征聚合物分子在油‑水界面吸附性能,能有效提高聚合物分子链形变等效随机概率模型的使用范围,深刻揭示油田地面处理系统不同生产节点聚合物加剧油水乳化行为;同时应用于地面油水高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8545824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485001.8
申请日:2018-05-2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C02F3/00 , C02F3/34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利用有机质降解自供能处理油气田采出水的装置及方法,其中利用有机质降解自供能处理油气田采出水的装置的阳极池、淡化池、阴极池依次相邻衔接布置,淡化池的两个侧面均开有切孔,在切孔处均装配阳离子交换膜;置碳纤维导电刷于阳极池中作为阳极电极,置空气阴极于阴极池中作为阴极电极;正电极组与负电极组在淡化池中平行相间,相邻正电极组和负电极组中间嵌入网眼隔板,网眼隔板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正电极组、负电极组、网眼隔板共同在淡化池中构成多孔电极吸附去离子模块;阳极池、淡化池居、阴极池、原水罐、阳极循环水罐、阴极循环水罐、净化水缓冲罐构建水质循环工艺。本发明从根本上实现系统电吸附脱盐的连续、稳定自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716392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485011.1
申请日:2018-05-2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重力效应控制表面活性剂驱油中粘性指进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重力效应控制表面活性剂驱油中粘性指进优化方法依次为注采渗流倾角可调式填砂物理模型设计、重力效应下表面活性剂溶液驱替相与形成微乳液段塞界面区域的渗流速度关联、重力效应下形成微乳液段塞与推进“油墙”界面区域的渗流速度关联、物理模型一元表面活性剂驱前缘及渗流物性参数获取、重力效应稳定驱替前缘去含油饱和度及变注采渗流倾角的稳定渗流技术界限划分与粘性指进控制能力优化。本发明解决了在现有表面活性剂驱油中,为了有效避免粘性指进,往往需向体系引入聚合物类流度控制剂而进一步增加了采油成本、并复杂化了地面注采工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67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0109080.8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1N3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定量表征剪切效应对蜡晶聚集行为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定量表征剪切效应对蜡晶聚集行为影响的试验装置定量表征方法为:一、同步于含蜡原油剪切模式的蜡晶图像摄取:二、蜡晶图像灰度信息的生成、分割及灰度图像提取;三、蜡晶灰度图像空间曲面特征参数获取;四、蜡晶分形维数确定;五、重复一至四,求得其它剪切效应下的蜡晶分形维数;六、建立剪切效应与蜡晶分形维数的函数关系,以蜡晶分形维数的大小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定量表征剪切效应对蜡晶聚集行为的影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对蜡晶图像摄取时不能同步于含蜡原油所经历的不同水动力条件,以及表征蜡晶聚集行为时会损失图像灰度信息、定量化参数不可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718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147149.1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分析近井地带及射孔炮眼处油水乳化行为的方法,其为:一、获取任一产液量油井或同一油井资料;二、将实际层段的常规“螺旋式”射孔按同一径向平面定位处理,确定射孔数量;三、建立根等效圆管,把近井地带径向区域等效成由若干根充满储层岩石颗粒、规格尺寸一致的圆管排列形式,所有经由地层孔隙渗流到井眼的油藏内油水介质均匀地分配至这些圆管中流动;四、确定等效圆管的有效流通截面积;五、计算油水混合物任一等效圆管流场中的剪切能;六、重复步骤一至五得到剪切能;七、统计分析所定量各生产工况下的剪切能;八、根据统计分析的剪切能高低变化,制定生产过程中化学破乳剂的投加周期与节点。本发明应对近井地带及射孔炮眼处这一不可及区域油水乳化行为难以辨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04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147042.4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C02F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控制采油污水混配聚合物粘度损失的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控制采油污水混配聚合物粘度损失的方法为通过变频调速旋涡泵将采油污水以一定流量泵入立式集水罐,同时压入空气,使采油污水在立式集水罐中曝气充氧;记录曝气充氧时间,利用与排水管对接的溶解氧测定仪监测上述流量来水在作用时间内的含氧量,得到某一定流量下,曝氧压力、曝氧时间与处理后水质含氧量的变化关系,确定污水体系最佳的氧含量;以与此最佳氧含量相对应的流量、压力、时间参数为指导,将采油污水泵入立式集水罐进行曝氧,再利用曝氧处理后的污水稀释聚合物母液。本发明科学而有效地解决运用曝氧技术处理污水的合理氧含量界定模糊的问题,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97805.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同步于储层流体PVT分析的沥青质沉积识别方法,它包括:智能调控配置样品并给至PVT反应釜体内样品盘;对反应釜体加热,启围压泵,实时监测釜内压力变化,实现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测定及分析;同步于反应釜体内储层流体的恒质膨胀或定容衰竭分析,动态识别沥青质的析出、沉积,并提取反应釜体内识别到沥青质析出的温度、压力值;模拟油藏渗流或井筒采输时的剪切流场;启动微观可视化模块,直观再现沥青质的聚集、联结,将观测到的图像导出;利用所获得数据信息获得可靠判别沥青质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沉积界限的图版,完成储层流体PVT分析和沥青质沉积识别。本发明实现储层流体PVT高压物性分析与沥青质沉积识别、表征同步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97793.3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相间微界面动力学行为智能可视化表征装置及表征方法,其中相间微界面动力学行为智能可视化表征装置包括可拆卸隔热模拟腔、水驱和化学驱模拟机构、气驱模拟机构、围压模拟机构、回压跟踪泵、废液回收罐、高温循环油浴、真空泵、数据采集处理终端,微观刻蚀模型通过微观刻蚀模型夹持器固定在可拆卸隔热模拟腔内,气驱模拟机构、水驱和化学驱模拟机构连接至微观刻蚀模型,3D光学数码显微镜、高速摄像机及动态光光源嵌入至可拆卸隔热模拟腔内,实现相间微界面动力学行为的可视化再现;本发明通过数据采集处理终端进行智能控制驱替过程,实时智能监测不同驱替环境时微观刻蚀模型内驱替状态、相间移动接触线及相间微界面的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50676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42885.7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E21B43/16 , E21B43/12 , F04B49/06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提高凝析油气井筒举升效率的方法,它包括:构建凝析油多相体系气相实际状态方程;定量表征考虑凝析油多相体系气液平衡状态的饱和蒸汽压;凝析油多相体系中二元相互作用系数与气液平衡常数的关联;确定凝析油多相体系中各烃类组分对应虚拟组分的最佳二元相互作用系数;建立凝析油多相体系相平衡状态下气液平衡常数的相关性回归模型;构建凝析油多相体系井筒举升提效方法。本发明解决凝析油气田开发的矿场开采工艺中,在考虑凝析油多相体系组分发生变化时,如何确定最佳二元相互作用系数,定量表征凝析油多相体系相平衡状态,以实现矿场开采工艺中井筒举升提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3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34057.8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E21B43/27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考虑储层裂缝闭合效应的聚合物驱试井解释方法,它包括:建立考虑一条诱导裂缝的聚合物驱垂直裂缝井物理模型;建立描述聚合物渗流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特征的数学模型;构建聚合物驱垂直裂缝井数学模型;构建考虑诱导裂缝的聚合物驱垂直裂缝井数值模型;井筒储集系数、时间以及垂直裂缝井井底压力无量纲处理,并绘制聚合物驱垂直裂缝井油藏典型理论图版;将聚合物驱垂直裂缝井油藏典型理论图版与油田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调整聚合物驱开发效果以及存在诱导裂缝的储层状况。本发明研究分析考虑裂缝闭合时聚合物驱压力动态特征,解决了目前仅局限于水驱诱导裂缝而未实现聚合物驱诱导裂缝及裂缝闭合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