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双壁自润滑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微胶囊的自润滑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667474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031882.1

    申请日:2017-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双壁自润滑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微胶囊的自润滑复合材料。该微胶囊的囊壁包括内壁和包覆在内壁外的外壁,所述内壁由聚砜制成,所述外壁由二氧化硅制成。制备方法则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聚砜包覆自润滑剂的自润滑微胶囊;(2)、利用多巴胺对所述自润滑微胶囊表面进行改性,得到表面经过改性的自润滑微胶囊;(3)、在所述表面经过改性的自润滑微胶囊外层包覆二氧化硅,制得有机/无机杂化双壁自润滑微胶囊。本发明提供的微胶囊为聚砜/二氧化硅双壁结构,力学性能好,软化温度高,同时包覆的自润滑剂含量达32.5质量%~51.0质量%,含该微胶囊的复合材料的耐摩擦性能优异,有较好的自润滑效果。

    一种树枝状复合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287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53909.4

    申请日:201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枝状复合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乙二胺为核的1.0代树枝状聚酰胺-胺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为原料,K2CO3为促进剂,苯和水为溶剂,进行酰胺化缩合反应,经负压过滤,即得树枝状复合主抗氧剂粗产品;然后向粗产品中加三氯甲烷,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苯,低温下沉淀析出白色固体,负压过滤,低温真空干燥,得到树枝状复合主抗氧剂。该合成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提纯容易,反应为基本的反应类型,很容易实现工业化,且合成的抗氧剂具有受阻酚和胺两类主抗氧剂的结构特点,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能。

    一种利用太阳能通过光-电-热三场耦合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581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023280.6

    申请日:2018-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通过光‑电‑热三场耦合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电能,采用太阳能集热装置提供热能,以碳纳米管/二次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作为工作电极,以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工作电极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正极电导通,对电极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负电极电导通;降解前,将工作电极和对电极放入有机废水中,利用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加热有机废水,然后在黑暗环境中且不通电的条件下静置;降解时,利用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加热有机废水,利用太阳能电池对废水进行通电,在太阳光照射工作电极的条件下进行电解。该方法本发明将太阳能三场能量相耦合:热场、光场和电场能量,提高降解效率和太阳能的利用率。

    一种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52230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353608.5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自修复微胶囊以导电聚苯胺为壁材,以自修复剂为芯材。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包含苯胺单体和第一溶剂的混合液A;配制包含纳米分散粒子和混合溶液A的混合液B;配制包含自修复剂和混合液B的混合液C;配制包含过硫酸铵、七水硫酸钴和第二溶剂的混合液D;将混合液C和混合液D混合,搅拌反应,得到壁材为导电聚苯胺,芯材为自修复剂的自修复微胶囊。本发明突破性地将导电聚苯胺作为自修复微胶囊的壁材,提供的自修复微胶囊结合了导电聚苯胺的防腐蚀作用与微胶囊的自修复作用,通过两者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微胶囊型自修复防腐涂层对金属底材的有效防护,拓宽微胶囊在自修复涂层领域中的应用。

    一种树枝状复合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2870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10253909.4

    申请日:201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枝状复合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乙二胺为核的1.0代树枝状聚酰胺-胺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为原料,K2CO3为促进剂,苯和水为溶剂,进行酰胺化缩合反应,经负压过滤,即得树枝状复合主抗氧剂粗产品;然后向粗产品中加三氯甲烷,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苯,低温下沉淀析出白色固体,负压过滤,低温真空干燥,得到树枝状复合主抗氧剂。该合成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提纯容易,反应为基本的反应类型,很容易实现工业化,且合成的抗氧剂具有受阻酚和胺两类主抗氧剂的结构特点,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