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401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08394.1

    申请日:2010-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由一种含钛活性组分和一种活化剂组分组成;其中含钛活性组分是在卤化镁/二氧化硅双载体上负载有至少一种卤化钛、至少一种给电子体化合物和一种表面活性剂,所述的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醇或醚,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该催化剂活性组分母液中加入一种表面活性剂,使所得到的催化剂组分与有机铝助催化剂一起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反应时,所得乙烯聚合物具有较低的己烷可提取物,并且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产物聚乙烯的颗粒形态和粒径分布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

    一种邻苯醌亚胺镍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8339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194683.X

    申请日:2012-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邻苯醌亚胺镍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将取代的邻苯醌,与2,6-二异丙基苯胺或2,6-二异丙基苯胺和甲酸按照1∶1.1∶0.5的摩尔比依次加入到200摩尔当量的甲醇中,反应的邻苯醌单亚胺中间体;将中间体与带有R6基团的第二分子胺和乙二醇二甲醚合溴化镍按照1∶1.1∶1的摩尔比依次加入到200摩尔当量的正丁醇中,得到邻苯醌亚胺镍配合物;配合物与烷基铝组成催化剂,用于催化乙烯的聚合反应;采用本发明的配合物,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达到3.8×106g·mol-1(Ni)·h-1的乙烯的聚合活性。

    一种用于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4013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208394.1

    申请日:2010-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由一种含钛活性组分和一种活化剂组分组成;其中含钛活性组分是在卤化镁/二氧化硅双载体上负载有至少一种卤化钛、至少一种给电子体化合物和一种表面活性剂,所述的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醇或醚,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该催化剂活性组分母液中加入一种表面活性剂,使所得到的催化剂组分与有机铝助催化剂一起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反应时,所得乙烯聚合物具有较低的己烷可提取物,并且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产物聚乙烯的颗粒形态和粒径分布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

    一种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公开(公告)号:CN10285650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04766.X

    申请日:2012-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该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由阳极导电层、空穴注入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导电层构成,其中的蓝光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有机发光层由蓝光、绿光和红光材料在配比范围(6~20):(0~5):(1~5)内混合后通过湿法涂布工艺形成单层发光层。由于蓝光发光材料本身良好的空穴传输能力,使得器件中省去了专门的空穴传输层,从而简化了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细胞载体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2390247U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20016589.0

    申请日:2012-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细胞载体的模具。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科学合理的模具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主体由底端相连接的内、外两层板材(3,1)构成,所述内、外两层板材(3,1)上开有若干用于实现烘干的通孔(2),所述内、外两层板材(3,1)之间开有夹板插入槽(5),其内配合插入封闭夹板(4)。所述模具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对固定化微生物细胞载体的定型与烘干,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