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循环厌氧生物水处理装置及强化厌氧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499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451800.3

    申请日:2018-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循环厌氧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及应用其的强化厌氧水处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容器,所述处理容器内具有加载循环主反应区;在加载循环主反应区内建立液流内循环并添加铁粉和活性炭;铁粉、活性炭与污水中的颗粒污泥共同参与液流内循环。液流内循环实现悬浮状态铁粉、活性炭和颗粒污泥相间的高效传质,铁粉、活性炭建立微电场,难降解有机物在微电场氧化还原作用、零价铁还原作用、活性炭吸附以及厌氧微生物耦合作用下,有效降低石油化工领域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生物毒性和生物抑制性,提高厌氧生物氧化效能及生物反应速率。

    水力驱动受控循环原位生物再生装置和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800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95143.5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驱动受控循环原位生物再生装置和生态修复方法,解决污染异位转移处理措施重新产生新污染源的问题。水力驱动受控循环原位生物再生装置具有水力驱动机构和搅动机构,该水力驱动机构具有上下叠层机构,上下叠层机构构造了上下叠层区域,在上下叠层区域内形成了上下两级液体内循环,同时搅动机构将水环境污染区域的底泥搅动起来参与上下两级液体内循环,创建底泥有机物传质、溶解和生物降解的动力源泉,实现水力驱动以节约能源并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水力驱动受控循环原位生物再生装置和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8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395143.5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驱动受控循环原位生物再生装置和生态修复方法,解决污染异位转移处理措施重新产生新污染源的问题。水力驱动受控循环原位生物再生装置具有水力驱动机构和搅动机构,该水力驱动机构具有上下叠层机构,上下叠层机构构造了上下叠层区域,在上下叠层区域内形成了上下两级液体内循环,同时搅动机构将水环境污染区域的底泥搅动起来参与上下两级液体内循环,创建底泥有机物传质、溶解和生物降解的动力源泉,实现水力驱动以节约能源并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加载循环厌氧生物水处理装置及强化厌氧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499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451800.3

    申请日:2018-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循环厌氧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及应用其的强化厌氧水处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容器,所述处理容器内具有加载循环主反应区;在加载循环主反应区内建立液流内循环并添加铁粉和活性炭;铁粉、活性炭与污水中的颗粒污泥共同参与液流内循环。液流内循环实现悬浮状态铁粉、活性炭和颗粒污泥相间的高效传质,铁粉、活性炭建立微电场,难降解有机物在微电场氧化还原作用、零价铁还原作用、活性炭吸附以及厌氧微生物耦合作用下,有效降低石油化工领域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生物毒性和生物抑制性,提高厌氧生物氧化效能及生物反应速率。

    一种新型碱式滴定管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02080U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20171080.3

    申请日:2012-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碱式滴定管,解决了现有碱式滴定管内玻璃珠与橡胶管易粘连导致不能顺畅操作及碱液易变质影响滴定结果的问题;该滴定管包括带刻线的玻璃管、耐碱树脂阀门及尖头玻璃管,其中耐碱树脂阀门的上口及下口内壁设置O形圈槽,内置O形密封圈,带刻线的玻璃管插在耐碱树脂阀门的上口内,尖头玻璃管插在耐碱树脂阀门的下口内;带刻线玻璃管的上口还设置上盖。该碱式滴定管可以较好的控制滴定速度,确保滴定操作顺利进行,且该碱式滴定管内的碱液处于密封环境中,不会变质,既保证了滴定结果的准确性又避免了碱液的浪费。

    反应釜内部观察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33703U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20698196.2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内部观察装置,解决了反应釜通过视镜观察效果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与釜体视窗口法兰连接的阀门、万向连接件及望远镜组件,万向连接件包括球座及球头,球头与球座铰接,球座与阀门密封连接,球头与望远镜组件之间通过套筒固定连接;另外,本观察装置还包括LED灯,该LED灯设置在望远镜组件与球头之间。该装置可多角度观察反应釜内部情况,视野开阔,视线清楚,观察效果好。

    耐热大肠菌群测试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79987U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20016593.7

    申请日:2012-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3/08 C12M23/20 C12M23/22 C12M23/38

    Abstract: 一种耐热大肠菌群测试瓶。主要解决现有的耐热大肠菌群测试仪器结构复杂、操作程序繁琐、成本高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玻璃瓶(1)中固定有一个带有水样通过孔(8)和导管通过孔的橫板(5),穿过所述橫板(5)中央的导管通过孔固定有一个倒置的试管(9),所述试管(9)的开口端固定有可保证所述试管垂向稳定的配重块(7);所述透明玻璃瓶(1)的瓶口处置有密封胶塞(3),瓶口外通过螺纹连接有用于封口的铝皮盖(4),瓶内置有耐热大肠菌群测试液(2)。该种测试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测定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而且保存时间长、携带使用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