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4475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95530.6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38 , F23N1/00 , F23N2023/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给水温度变化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燃料量的校正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基准参数和运行及结构参数输入环节、给水温度变化后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的计算环节、给水温度变化后省煤器出口水温的计算环节和炉膛热平衡计算环节。通过输入锅炉的基准参数、运行及结构参数和给定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温度的偏差,依据微分偏差法确定给水温度变化后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确定给水温度变化后省煤器的出口水温;通过炉膛热平衡确定给水温度变化后的燃料量,整个计算流程采用迭代计算方法进行。能够达到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温度变化后燃料量的定量精确指示,解决了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温度变化后煤水比精确调整燃料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911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68932.2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升供热机组电出力调节能力的热力系统,其特点是:主蒸汽或者再热段蒸汽通过减温减压直接作为工业热用户的热源蒸汽;一级换热装置的吸收式热泵23,在供暖期,作为一级换热站25的热源为热用户29供热,在非供暖期向用户供冷;二级换热装置的高压电锅炉24,提高了锅炉给水的温度,减少了锅炉给水在省煤器4中吸收的热量,从而提高了锅炉尾部的排烟温度,保障SCR脱硝装置5的正常运行;三级换热装置利用汽轮机中压缸8的排汽作为三级换热站27的热源蒸汽,既保证机组热负荷,又满足热用户29的用热需求。能够提升供热机组的电出力调节能力,保证机组在低负荷运行工况下,机组供热能力不减,实现“热电解耦”,提升供热机组电出力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44306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26463.0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倾角可变的搅拌制热叶片,包括制热器主轴、搅拌制热叶片卡槽和搅拌制热叶片,其特点是,该搅拌制热叶片一端与搅拌制热叶片卡槽铰接。静止状态下,搅拌制热叶片与主轴间夹角θ为45°,当主轴转速增大时,由于离心力和升力作用,搅拌制热叶片与主轴间夹角θ增大,直至最大90°,夹角θ随转速而改变,低风速时,搅拌制热叶片启动扭矩小,高风速时,搅拌制热叶片展开做功多,解决风搅拌制热装置启动扭矩偏大和风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不仅提高了风制热系统制热效率,也提高了风能利用率,达到了双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5279.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松原供电公司
IPC: H02J13/00 , H02G7/16 , G06V10/764 , G06T7/11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对需要进行覆冰监测的输电线进行分段,得到多个监测段;S2,获取各个监测段的振幅和风速;S3,基于振幅和风速计算各个监测段的覆冰程度系数;S4,根据覆冰程度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拍摄每个监测段的外观图像;S5,基于外观图像计算每个监测段的覆冰参数;S6,基于覆冰参数对输电线进行除冰处理。本发明能够基于覆冰程度系数对比输电线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拍摄顺序进行拍摄,有利于及时发现覆冰程度较为严重的区域的输电线的区域,从而能够及时对这些区域的输电线进行除冰处理,保证了输电线及铁塔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0839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910346962.5
申请日:2019-04-27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确定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的方法,将静强度指标和动强度指标结合,确定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包括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叶片流场、分析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叶片应力和应变、确定静强度条件下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叶片模态分析、动强度和静强度结合确定深度调峰工况下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等步骤,能够快速、准确确定深度调峰工况下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解决了单从流场层面或者结构侧面,确定最小安全流量不够精确的问题,既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又能够充分发挥机组深度调峰的潜力,降低弃风率,使更多的新能源能够并网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8443069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126463.0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倾角可变的搅拌制热叶片,包括制热器主轴、搅拌制热叶片卡槽和搅拌制热叶片,其特点是,该搅拌制热叶片一端与搅拌制热叶片卡槽铰接。静止状态下,搅拌制热叶片与主轴间夹角θ为45°,当主轴转速增大时,由于离心力和升力作用,搅拌制热叶片与主轴间夹角θ增大,直至最大90°,夹角θ随转速而改变,低风速时,搅拌制热叶片启动扭矩小,高风速时,搅拌制热叶片展开做功多,解决风搅拌制热装置启动扭矩偏大和风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不仅提高了风制热系统制热效率,也提高了风能利用率,达到了双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79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437898.3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风能具有功率宽域自调特性的磁涡流制热装置,其包括:升力型风力机叶片及支承结构部件、风力机转轴、永磁体块、发热体、中心支架轴、工质循环管路、定位部件、往复运动支撑部件、工质循环泵、底座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利用风力机所获得的气动力与弹簧弹性力的变化关系,使磁涡流制热结构运动部分产生位移变化,改变有效工作面积,实现输出功率的自动调节,同时将磁涡流制热结构沿风力机轴向进行多级布置,在进一步降低风力机启动风速的同时,也使得制热功率可以在0‑100%额定功率区间内变化,实现了磁涡流制热装置功率宽域自动调节,充分高效的利用了风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8393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46962.5
申请日:2019-04-27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确定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的方法,将静强度指标和动强度指标结合,确定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包括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叶片流场、分析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叶片应力和应变、确定静强度条件下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小流量工况下末级叶片模态分析、动强度和静强度结合确定深度调峰工况下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等步骤,能够快速、准确确定深度调峰工况下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解决了单从流场层面或者结构侧面,确定最小安全流量不够精确的问题,既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又能够充分发挥机组深度调峰的潜力,降低弃风率,使更多的新能源能够并网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88954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496029.1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F2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给水温度变化对直流锅炉排烟温度的修正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的内容有:设计基准参数和运行参数输入环节、给水温度变化后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的计算、给水温度变化后省煤器出口水温的计算、炉膛热平衡、给水温度变化对排烟温度的修正环节;本发明是在定义从炉膛出口到省煤器入口的烟气侧换热效率的基础上,从炉膛热平衡入手,结合微分偏差理论提出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修正方法相比,考虑全面,计算方法合理而精确,且具有方法科学,能够实现给水温度变化对直流锅炉排烟温度的准确修正,进而可以准确诊断引起锅炉排烟温度下降的原因和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469992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148677.4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北京中电绿波科技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汽轮机凝汽器冷却水二次滤网,其特点是,包括壳体、排吸污机构、动力装置和排污口,所述排吸污机构设置在壳体内,排吸污机构包括圆盘形滤网框架和其下方设置的双面吸污口,在排吸污机构的回转轴端固连的从动锥形齿轮与动力装置轴端固连的动力锥形齿轮相啮合,在位于排吸污机构的下部壳体上设有排污口。并提供其圆盘形滤网框架的设计方法。能够改善凝汽器入口水室的水流流动,提高水流均匀性系数,起到整流作用,有效合理的改善了凝汽器中冷却管束的换热状况,提高了凝汽器真空,降低了电厂标准煤耗率,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其中圆盘形滤网框架的设计为汽轮机凝汽器冷却水二次滤网的技术关键,本发明圆盘形滤网框架的设计方法科学合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