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12977.6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367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7/1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D‑Q电网络电磁暂态建模的网络动静态混合计算方法,步骤1,确定局部动态区域与静态区域的划分;步骤2,基于D‑Q电网络全阶模型,构建描述动静态混合网络的统一微分‑代数关系式;步骤3,通过隐式梯形积分法,将描述动态网络的关系式代数化,然后与静态区域代数关系式联立,形成网络全局代数关系式;步骤4,采用牛顿法对非线性关系式进行求解,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网络动态过程;本发明方法为新型电力系统高频动态特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646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05019.0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D‑Q电网络的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提出了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潮流统一迭代计算方法,其中推导了统一dq坐标系下的换流站稳态模型。由于直流母线、公共耦合点及PQ类型交流母线采取电流平衡潮流方程,使得该模型使用牛顿法迭代求解过程中雅可比矩阵大量非零元素保持常数,进而提高收敛速度。为交直流系统的潮流计算,最优潮流、动态稳定性计算等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67847.5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LSTM优化虚拟阻抗的光伏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光伏阵列出力特性构建光伏阵列模型;根据当前光伏阵列工作数据以及光伏阵列模型计算虚拟阻抗触发开通系数,当虚拟阻抗触发开通系数大于或等于系数预设值时,执行根据当前光伏阵列工作数据获取跌落电压数据,利用LSTM模型根据跌落电压数据输出最佳虚拟阻抗参数;以最佳虚拟阻抗参数执行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监测光伏阵列实时输出电流,判断实时输出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值,若否,则退出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解除光伏阵列在低电压穿越状态中运行。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提高对光伏机组低电压穿越的控制精确度,确保光伏机组的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6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9301.X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电力系统宽频谐振势能理论方法,从电力系统宽频谐振的能量驱动本质出发,以电网络量测的各节点电压以及支路电流为基础,定义无功谐振势能WQ;首先根据电路的叠加等效原理,对信号中的谐振成分进行单独分析,然后对网络支路进行分类并定义参考方向,而后推导出各类支路无功谐振势能WQ的通用公式,最后判断WQ是感性或容性,为新型电力系统宽频谐振的辨识、量化分析、振荡溯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72086.2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系统惯量需求的双馈风电机组主动支撑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基于同步三阶模型的构网型主动支撑控制执行转子侧变流器控制;利用磁链定向矢量控制引入基于频率变化量的相角反馈控制执行网侧变流器控制;以转子侧变流器控制以及网侧变流器控制执行双馈风电机组主动支撑控制。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模拟了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暂态调压特性,避免受到电网侧频率的约束,摆脱并网运行常用的PLL控制,能够快速响应系统频率和电压扰动,提高风电系统的惯量支撑能力和一次调频能力。同时通过磁链定向矢量控制,实现对电机磁链的幅值和相位进行精确控制,利用相角反馈控制可以快速响应电机的频率变化,提高电机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43659.X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宽频谐振势能理论方法的振荡路径探索与溯源方法,首先对采样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高频振荡成分的提取及参数辨识并选定要分析的高频振荡成分,然后对各支路的对应高频振荡成分的无功谐振势能进行计算;接着判断感性及容性;最后搜索振荡路径及振荡源;本发明的振荡路径探索与溯源方法,从无功能量的角度,对宽频谐振进行分析;可体现无功能量在网络中的交互关系及振荡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辨识网络的振荡中心及振荡关键路径同时可对振荡进行溯源,为振荡风险预警、附加阻尼控制、抑制宽频振荡提供数据参考;为新型电力系统宽频谐振的振荡路径探索与溯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81691.8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D‑Q电网络的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稳态建模方法,基于D‑Q电网络建模的思想,推导统一dq坐标系下包含代数项和微分项的混合电力系统交流网络、换流站的全阶模型。由于派克变换是基于时域的瞬时值变换而非基于特征量的相量变换,在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瞬时状态变量等值变换到dq坐标系时,保留了各状态变量的时域特征,使得基于D‑Q电网络的建模方法既可以精确刻画网络的动态过程,又描述网络的稳态特性,用于对网络的电暂态及全电磁暂态分析。应用于计算场景中,使得三相瞬时量转换为直流量,因此在进行暂态分析时,基于D‑Q电网络的建模方法可以降低微分方程组的阶数,减少对计算机资源的消耗,提高分析的速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