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高产大麻素和丹参酮的工业大麻不定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53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8876.2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培养高产大麻素和丹参酮的工业大麻不定根的方法,属于不定根培育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酵母提取物对工业大麻不定根进行诱导处理,得到诱导处理后的工业大麻不定根;酵母提取物成本低,原料供应充裕,作为诱导子能够刺激工业大麻不定根合成更多的目标代谢产物;利用生物反应器对诱导处理后的工业大麻不定根进行放大培养,促进了不定根的细胞增殖、生长,增加了不定根的生物量;同时促进了不定根积累更多的目标代谢产物,此时不定根中大麻萜酚、大麻二酚、四氢丹参酮I、丹参酮IIA及二氢丹参酮Ⅰ的产量分别高达80.65、53.58、103.76、21.71和5.71mg/L DW。该方法节省了操作步骤和劳动强度,克服了现有工业大麻不定根培养技术中生物量低和大麻素产量低的缺陷,可实现全年经济高效培养高产大麻素和丹参酮的工业大麻不定根。

    一种产大麻萜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4466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8933.4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提供了一种产大麻萜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菌株包含CsAAE1‑PEX15,CsTKS‑CsOAC‑PEX15和CsPT4‑PEX15融合基因,利用过氧化物酶体膜锚定基序Pex15,将OA生物合成在过氧化物酶体膜附近进行,在细胞质中进行GPP的生物合成,扩大过氧化物酶体的膜面积,使OA与细胞之内充盈的GPP充分接触反应,在CsPT4‑PEX15融合基因的作用下,高效合成CBGA。与现有技术中在细胞质中表达CBGA生物合成途径生产大麻萜酚酸产量相比较,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产大麻萜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生产大麻萜酚酸的产量提高将近10倍。

    一种产大麻二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03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95048.3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提供了一种产大麻二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菌株包含CsAAE1‑PEX15,CsTKS‑CsOAC‑PEX15,CsPT4‑PEX15和CsCBDASm‑PEX15融合基因;利用过氧化物酶体膜锚定基序Pex15,将橄榄醇酸OA生物合成在过氧化物酶体膜附近进行,在细胞质中进行GPP的生物合成,扩大过氧化物酶体的膜面积,使OA与细胞之内充盈的GPP充分接触反应,在CsPT4‑PEX15融合基因的作用下,高效合成CBGA,同时,使CsCBDASm在过氧化物酶体膜上表达,与膜附近的大麻萜酚酸CBGA迅速反应,高效合成大麻二酚酸CBDA。

    RrCYP450蛋白及编码基因和应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5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8921.3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RrCYP450蛋白及编码基因和应用,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转录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联合分析,首次发现催化五环三萜化合物C‑2位、C‑19位羟基化的CYP450酶蛋白:RrCYP450‑3、RrCYP450‑4和RrCYP450‑5,并通过体外酶活实验阐明了RrCYP450‑3、RrCYP450‑4具有在熊果酸C‑2位点进行羟基化的潜力,RrCYP450‑5具有在熊果酸C‑19位点进行羟基化的潜力,通过分子对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刺梨中三个RrCYP450对于五环三萜的羟基化修饰功能。

    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83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08920.9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提供了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次实现了刺梨酸在真核生物中的全合成,通过对从刺梨中筛选得到的RrCYP450‑5基因、RrCYP450‑4基因、RrCYP450‑3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先选用基因拟南芥AtCPR1和长春花CrAS、CrAO构建了能够产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酵母底盘菌株DYK02;接着以菌株DYK02作为底盘,将RrCYP450‑4基因与RrCYP450‑5基因在酿酒酵母菌株DYK02中进行异源表达,最终得到一株能够产生刺梨酸的酿酒酵母菌株DYK08,经过摇瓶发酵得到刺梨酸,产量为104±2μg/L。

    一种产大麻萜酚的酿酒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48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26727.1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产大麻萜酚的酿酒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大麻萜酚的酿酒酵母,所述酿酒酵母过表达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途径基因,橄榄醇酸合成途径基因、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突变体基因;所述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途径基因,橄榄醇酸合成途径基因、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突变体基因在过氧化物酶体内表达。本发明所述酿酒酵母能够高效合成大麻萜酚;在细胞质中整合大麻萜酚生物合成途径后,能够实现细胞质‑过氧化物酶体双区室生产大麻萜酚。

    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836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108920.9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提供了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次实现了刺梨酸在真核生物中的全合成,通过对从刺梨中筛选得到的RrCYP450‑5基因、RrCYP450‑4基因、RrCYP450‑3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先选用基因拟南芥AtCPR1和长春花CrAS、CrAO构建了能够产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酵母底盘菌株DYK02;接着以菌株DYK02作为底盘,将RrCYP450‑4基因与RrCYP450‑5基因在酿酒酵母菌株DYK02中进行异源表达,最终得到一株能够产生刺梨酸的酿酒酵母菌株DYK08,经过摇瓶发酵得到刺梨酸,产量为104±2μg/L。

    一种果渣固态发酵的方法及应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91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42038.3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渣固态发酵的方法及应用,属于果渣资源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由OD660值不小于5的黑曲霉菌液和米曲霉菌液按体积比为(5~1):1混合的微生物组合菌液接种至含果渣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后得到的果渣发酵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得到显著提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果渣发酵物具有显著的功能活性,抗氧化活性且对细胞无毒害作用且感官良好,可以作为具有营养价值的食品添加剂。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果渣固态发酵方法,操作简单,充分利用丰富的蔷薇科水果剩余资源,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经济方法。

    一种产大麻二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039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95048.3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提供了一种产大麻二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菌株包含CsAAE1‑PEX15,CsTKS‑CsOAC‑PEX15,CsPT4‑PEX15和CsCBDASm‑PEX15融合基因;利用过氧化物酶体膜锚定基序Pex15,将橄榄醇酸OA生物合成在过氧化物酶体膜附近进行,在细胞质中进行GPP的生物合成,扩大过氧化物酶体的膜面积,使OA与细胞之内充盈的GPP充分接触反应,在CsPT4‑PEX15融合基因的作用下,高效合成CBGA,同时,使CsCBDASm在过氧化物酶体膜上表达,与膜附近的大麻萜酚酸CBGA迅速反应,高效合成大麻二酚酸CBDA。

    RrCYP450蛋白及编码基因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255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08921.3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RrCYP450蛋白及编码基因和应用,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转录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联合分析,首次发现催化五环三萜化合物C‑2位、C‑19位羟基化的CYP450酶蛋白:RrCYP450‑3、RrCYP450‑4和RrCYP450‑5,并通过体外酶活实验阐明了RrCYP450‑3、RrCYP450‑4具有在熊果酸C‑2位点进行羟基化的潜力,RrCYP450‑5具有在熊果酸C‑19位点进行羟基化的潜力,通过分子对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刺梨中三个RrCYP450对于五环三萜的羟基化修饰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