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263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0919768.2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08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负载Ag/g‑C3N4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对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染料、农药等具有较高吸附和催化降解的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以γ‑环糊精、微晶纤维素、g‑C3N4为主要原料,利用接枝聚合方法,合成具有可见光响应的负载Ag/g‑C3N4气凝胶微球。将处理后的原料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凝胶球。不同浓度的AgNO3溶液沉积到凝胶球上,干燥,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负载Ag/g‑C3N4的气凝胶微球。本方法制备气凝胶微球,能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RhB)。掺杂Ag后的g‑C3N4的催化活性得到提高,只含g‑C3N4对RhB脱色率达100%时需要240min,而含Ag/g‑C3N4仅需150min,随着掺杂Ag含量的增加,Ag/g‑C3N4的光催化活性增强。Ag/g‑C3N4循环利用测试表明,Ag含量的增加有利于Ag/g‑C3N4的稳定,方便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9719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93775.X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J31/26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新型ZnO/真菌纤维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对有机染料进行光降解的新型真菌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以醋酸锌、六亚甲基四胺和真菌纤维为反应物,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新型ZnO/真菌纤维复合纤维材料。在乙醇处理的真菌纤维中加入醋酸锌和六亚甲基四胺,经过超声,溶剂热合成和冷冻干燥,得ZnO/真菌纤维复合纤维材料。真菌纤维的表面附了一层球形ZnO纳米颗粒,粒径尺寸约为600nm,真菌纤维起到很好的模板作用。真菌纤维表面ZnO颗粒的生成,提高其热稳定性。采用5mg/L的罗丹明B溶液进行光催化实验,ZnO/真菌纤维复合纤维材料对罗丹明B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能够达到92.28%。
-
公开(公告)号:CN107670648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0924494.6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Fe3O4/真菌纤维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具有优良吸附的Fe3O4/真菌纤维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真菌纤维和Fe3O4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Fe3O4/真菌纤维磁性复合材料,便于回收利用。将硫酸亚铁和硫酸铁溶解在聚乙二醇溶液中,制备纳米Fe3O4。处理后的真菌纤维和Fe3O4在一定条件下水热合成得真菌纤维/Fe3O4磁性复合材料。实验表明,纳米Fe3O4均匀分散在真菌纤维表面,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顺磁性,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Cu2+、Pb2+、Cd2+和Zn2+的最大吸附能力分别是125、167、94和75mg/g。
-
公开(公告)号:CN10767064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24494.6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新型Fe3O4/真菌纤维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具有优良吸附的新型Fe3O4/真菌纤维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真菌纤维和Fe3O4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新型的Fe3O4/真菌纤维磁性复合材料,便于回收利用。将硫酸亚铁和硫酸铁溶解在聚乙二醇溶液中,制备纳米Fe3O4。处理后的真菌纤维和Fe3O4在一定条件下水热合成得真菌纤维/Fe3O4磁性复合材料。实验表明,纳米Fe3O4均匀分散在真菌纤维表面,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顺磁性,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Cu2+、Pb2+、Cd2+和Zn2+的最大吸附能力分别是125、167、94和75mg/g。
-
公开(公告)号:CN10959352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48960.1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B82Y20/00 , B82Y30/00 , G01N21/6428 , G01N21/643 , G01N2021/6432
Abstract: 一种真菌菌丝氮硫自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荧光碳纳米材料的研究领域。制备步骤如下:(1)首先利用生物合成技术制备真菌菌丝,先将菌丝在PDA固体培养基中恒温培养,然后将菌丝接种于改性PDA液体培养基中,于恒温振荡器中培养,最后对菌丝进行纯化;(2)以上述菌丝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一步合成氮硫自掺杂碳点(N,S-CDs)。本发明首次采用生物合成与水热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性能优异的N,S-CDs。N,S-CDs可对四环素类抗生素(TCs)进行高选择性、高灵敏性检测,当TC浓度在0.5~38.46μM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对TC检出限为0.041μM。利用该N,S-CDs制备荧光检测试纸可对养殖废水中的TCs进行快速检测。而N,S-CDs不会影响细胞的存活率,使其在细胞成像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9515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10522.6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61L2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6/0095 , A61L26/0085 , A61L26/009 , A61L2300/604 , C08L5/04 , C08L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孔隙度载药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和氧化石墨烯(GO)为主要原料,采用循环冻融和冻干成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高孔隙度载药伤口敷料。本方法制备的载药伤口敷料内部呈现均匀的三维网络结构,孔隙率可高达95%,吸水率可达1475%,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维持创面水分平衡;该载药伤口敷料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适量GO的加入提高了敷料的力学强度(1.97±0.37MPa)及生物相容性,本方法制备的载药伤口敷料具有促进创面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的功能。该制备过程中没有添加有毒的化学试剂,采用的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伤口敷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62633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919768.2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08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负载Ag/g-C3N4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对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染料、农药等具有较高吸附和催化降解的气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以γ-环糊精、微晶纤维素、g-C3N4为主要原料,利用接枝聚合方法,合成具有可见光响应的负载Ag/g-C3N4气凝胶微球。将处理后的原料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凝胶球。不同浓度的AgNO3溶液沉积到凝胶球上,干燥,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负载Ag/g-C3N4的气凝胶微球。本方法制备气凝胶微球,能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RhB)。掺杂Ag后的g-C3N4的催化活性得到提高,只含g-C3N4对RhB脱色率达100%时需要240min,而含Ag/g-C3N4仅需150min,随着掺杂Ag含量的增加,Ag/g-C3N4的光催化活性增强。Ag/g-C3N4循环利用测试表明,Ag含量的增加有利于Ag/g-C3N4的稳定,方便回收利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