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动物体表依附生物样本快速采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7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0376998.3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一种小动物体表依附生物样本快速采样装置及方法,装置由保定袋和采样袋组成。保定袋为透气不透光的单向开口袋,袋口设抽绳用以收束袋口。采样袋为双向开口袋,上口设抽绳用以收束袋口,下口设多条封闭用凹凸扣。上口下方设可封闭采样液注入口。方法:用保定袋套在动物头部,适度抽紧袋口抽绳保定动物,将保定后的动物经采样袋下口置入采样袋,动物头部穿出采样袋上口,适度抽紧采样袋上口抽绳,封闭采样袋下口全部凹凸扣。经采样液注入口注入预热的采样液,握持并震荡采样袋使样本落入采样液。采样结束,经采样袋上口取出动物,清洗并适当干燥动物后释放。释入样本的采样液,根据采样生物特征,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进一步处理,获得待收集的样本。

    利用巢式PCR方法检测猫艾滋病病毒的引物组、含有该引物组的试剂盒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73417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24913.0

    申请日:2016-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703 C12Q1/6848 C12Q2549/119 C12Q2545/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巢式PCR方法检测猫艾滋病病毒的引物组、含有该引物组的试剂盒及其用途。本发明根据猫艾滋病病毒Gag基因的相对保守区设计合成了内套、外套两对引物,其中内套引物中上游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外套引物中上游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此外,本发明通过对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猫艾滋病病毒巢式PCR精准检测方法。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能够对猫艾滋病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且设计合成的引物对之间以及引物与其他病毒之间无交叉反应,因此本发明可用于临床猫艾滋病病毒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一种树洞三维模型合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1013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711260136.6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一种树洞三维模型合并的方法,属于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需要合并的两个带有树洞的树干;步骤二、输出步骤一需要合并的两个带有树洞树干的扫描文件,并将扫描文件进行分类;步骤三、找出树洞内、外径的独立质心;步骤四、找出需要合并树洞的纵轴线;步骤五、找出需要合并树洞的横轴线;步骤六、将两个需要合并的树洞序号一致的两个单独层合并;步骤七、完成了需要合并的两个树洞三维模型的合并。本发明可以对无限多个树洞的立体形状进行合并处理,最后三维可视化输出,然后利用输出结果制作人工树洞,使得人工树洞参照该模型做出的设计改进更贴近天然树洞,满足特定动物特定生活史中的特定需求。

    一种小动物体表依附生物样本快速采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733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376998.3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一种小动物体表依附生物样本快速采样装置及方法,装置由保定袋和采样袋组成。保定袋为透气不透光的单向开口袋,袋口设抽绳用以收束袋口。采样袋为双向开口袋,上口设抽绳用以收束袋口,下口设多条封闭用凹凸扣。上口下方设可封闭采样液注入口。方法:用保定袋套在动物头部,适度抽紧袋口抽绳保定动物,将保定后的动物经采样袋下口置入采样袋,动物头部穿出采样袋上口,适度抽紧采样袋上口抽绳,封闭采样袋下口全部凹凸扣。经采样液注入口注入预热的采样液,握持并震荡采样袋使样本落入采样液。采样结束,经采样袋上口取出动物,清洗并适当干燥动物后释放。释入样本的采样液,根据采样生物特征,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进一步处理,获得待收集的样本。

    流线型人工树洞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7381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21416.X

    申请日:2017-04-06

    Inventor: 陈亮 马建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31/00

    Abstract: 流线型人工树洞,用于招引中小型树栖野生动物,属于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人工巢箱使用寿命短、外形突兀与树干外形不协调、外形风阻大、舒适性低的问题。洞壳为半橄榄状,凸起部为外壁,凹陷部为内壁,外壁呈流线型。洞腹镶嵌在内壁上,洞腹为可更换部件,安装时可根据不同的树干直径选配相应弧度的部件。内胆安装在空腔内,洞嘴镶嵌在洞壳上,内胆为可更换部件,可根据目标物种的微生境需求来选配不同容积的内胆,洞嘴为可更换部件,内径具有互不相同的尺寸,允许体型不同的动物进入。本发明的流线型人工树洞能降低风阻、延长使用寿命、模块化设计易于安装调换、舒适性高且易于被野生动物利用。

    用于自动捕捉穴居动物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145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38352.X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用于自动捕捉穴居动物的装置,它涉及一种自动捕捉装置。在野外捕捉动物为一种长期过程,现有捕捉装置多为带有弹簧结构的装置,长时间处于一个状态导致弹簧及其他弹性部件老化而无法灵活操作实现捕捉动物的目的,捕捉的灵活性差且不可靠。本发明中笼体的一侧壁上有动物进口,外换向轴和挡板均位于笼体外,外换向轴水平设置在动物进口的正上方,挡板竖直设置在动物进口处,笼体上设置有笼门,踏板和至少一组内置传动组件均设置在笼体的内部,牵引绳的一端绕过内换向轴设置在踏板上,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笼体后绕过外换向轴设置在挡板上,挡板在牵引绳的带动下作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本发明用于捕捉穴居动物。

    用于自动捕捉穴居动物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14501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710038352.X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用于自动捕捉穴居动物的装置,它涉及一种自动捕捉装置。在野外捕捉动物为一种长期过程,现有捕捉装置多为带有弹簧结构的装置,长时间处于一个状态导致弹簧及其他弹性部件老化而无法灵活操作实现捕捉动物的目的,捕捉的灵活性差且不可靠。本发明中笼体的一侧壁上有动物进口,外换向轴和挡板均位于笼体外,外换向轴水平设置在动物进口的正上方,挡板竖直设置在动物进口处,笼体上设置有笼门,踏板和至少一组内置传动组件均设置在笼体的内部,牵引绳的一端绕过内换向轴设置在踏板上,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笼体后绕过外换向轴设置在挡板上,挡板在牵引绳的带动下作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本发明用于捕捉穴居动物。

    一种树洞三维模型合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1013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60136.6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一种树洞三维模型合并的方法,属于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需要合并的两个带有树洞的树干;步骤二、输出步骤一需要合并的两个带有树洞树干的扫描文件,并将扫描文件进行分类;步骤三、找出树洞内、外径的独立质心;步骤四、找出需要合并树洞的纵轴线;步骤五、找出需要合并树洞的横轴线;步骤六、将两个需要合并的树洞序号一致的两个单独层合并;步骤七、完成了需要合并的两个树洞三维模型的合并。本发明可以对无限多个树洞的立体形状进行合并处理,最后三维可视化输出,然后利用输出结果制作人工树洞,使得人工树洞参照该模型做出的设计改进更贴近天然树洞,满足特定动物特定生活史中的特定需求。

    流线型人工树洞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7381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221416.X

    申请日:2017-04-06

    Inventor: 陈亮 马建章

    Abstract: 流线型人工树洞,用于招引中小型树栖野生动物,属于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人工巢箱使用寿命短、外形突兀与树干外形不协调、外形风阻大、舒适性低的问题。洞壳为半橄榄状,凸起部为外壁,凹陷部为内壁,外壁呈流线型。洞腹镶嵌在内壁上,洞腹为可更换部件,安装时可根据不同的树干直径选配相应弧度的部件。内胆安装在空腔内,洞嘴镶嵌在洞壳上,内胆为可更换部件,可根据目标物种的微生境需求来选配不同容积的内胆,洞嘴为可更换部件,内径具有互不相同的尺寸,允许体型不同的动物进入。本发明的流线型人工树洞能降低风阻、延长使用寿命、模块化设计易于安装调换、舒适性高且易于被野生动物利用。

    一种穴居动物活捕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90100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20067519.0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一种穴居动物活捕装置,它涉及一种动物活捕装置。现有捕捉动物的装置在捕捉和取出动物的过程中易伤害到动物,难以确保动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本实用新型中笼体为矩形体,笼体的高度为H,笼体的宽度为W,笼体的长度为L,笼体宽度W和笼体长度L均小于笼体高度H;前侧壁上有笼口,外换向轴和挡板均位于笼体外,外换向轴水平设置在笼口的正上方,挡板竖直设在笼口处,前侧壁相对的侧壁为后侧壁,后侧壁上设有笼门,踏板和至少一组内置传动组件均设在笼体的内部,至少一组内置传动组件设置在踏板的正上方,牵引绳的一端绕过内换向轴设置在踏板上,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笼体后绕过外换向轴设置在挡板上。本实用新型用于捕捉穴居动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