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波加热就地热再生的再生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0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63100.2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就地热再生的再生剂,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再生剂含有调和剂50‑60wt%、稳定剂35~45wt%、扩散促进剂4~6wt%。所述再生剂不但含有传统再生剂中的组分调和成分和扩散促进成分,还含有改善微波加热老化沥青化学结构的稳定成分,可以使沥青在施工条件下适度硫化,使分散的沥青质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交联分子,同时,硫化过程消耗微波降解作用所产生的自由基,从而阻止和迟滞后继使用中的氧化缩合进程。本发明还提出了该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可以解决微波化学效应导致的老化沥青不耐二次老化的问题,使旧路老化沥青混合料得以充分再生利用。

    一种利用超声波降黏的沥青温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4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2515.4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波处置降低沥青黏度从而实现温拌的技术方法,先在熔融态时对沥青进行超声处置,之后即可以在相对热拌更低的温度下拌合沥青混合料。所述超声处置时间为3~10min,所述超声处置的方式为将超声发生装置安装在沥青载体上后施加超声波,所述沥青载体为沥青储罐或沥青管道,所述超声发生装置为超声波换能器,所述熔融态的温度为110~150℃,所述超声波的声强≧0.5W/cm2。本发明借助超声的机械振动作用和空化效应实现熔融态沥青降黏,使沥青的高温流动性增强,从而实现沥青混合料温拌。

    一种超声波预活化基质沥青的沥青改性准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0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73764.6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预活化基质沥青的沥青改性准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发明的内容是对熔融基质沥青施加一段时间的超声波,从而制成用于进一步改性的超声波活化沥青。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超声波可使熔融基质沥青中的大分子分解并产生自由基,从而化学性质变得更活跃、相容性增强。将超声波活化基质沥青与改性剂混融做进一步改性加工时,相对于采用未活化基质沥青会产生更显著的化学反应或更好的分子交联,从而可能获得更满意的工程性能。为适应不同的工程特性,沥青改性技术一直处于发展变革中,作为一种提高改性沥青性能的方法,本技术的提出有其必要性。

    一种利用微波化学效应活化沥青的沥青改性准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5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02291.1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化学效应活化沥青的沥青改性准备方法。所述准备方法为在将改性剂与沥青混融改性加工前,先用微波加热设备对沥青进行微波加热活化。微波加热活化的作用是借助微波加热附带的化学效应使沥青中的沥青质均化分散、化学性质变得更活跃,黏度降低。将改性剂掺入微波活化沥青以制备改性沥青时,将会产生更好的分子交联或更稳定的胶体体系等有利影响,从而获得性能更好的产品。所述沥青加热的起始温度为液态存储或允许泵送的温度,经过所述微波加热后沥青的温度上升50℃~60℃。

    一种预估WMA拌合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9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13113.7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一种预估WMA拌合温度的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引入数字图像处理手段和裹附(面积)率指标,通过数字图像手段识别拌合试验的裹附(面积)率,依据添加剂用量—拌合温度表示的裹附率等高线图,由裹附(面积)率数据的分布和趋势来精确预估WMA拌合温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试验时,数字图像裹附率识别所具有的精准度能够达到推算拌合温度的要求,试验方法可靠性与粘度测试持平。本发明的方法试验操作简单,试验效率高,能大幅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以导电沥青作为电热体的路面及其铺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7305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91650.6

    申请日:2016-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32 E01C7/353 E01C11/26 E01C11/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导电沥青胶浆作为电热体的路面结构,包括由不透水的沥青混合料铺筑的上面层及其下承层,其中,在所述下承层和上面层还包括由导电沥青胶浆制成的导电沥青薄层,所述导电沥青薄层上嵌设有多个沿道路横向排布的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的两端通电时使所述导电沥青薄层发热。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以导电沥青作为电热体的路面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路面基层上采用不透水的沥青混合料铺筑下承层;S2:在所述下承层之上将导电沥青胶浆按照粘层用量铺设导电沥青薄层;S3:在所述导电沥青薄层上铺设多个横向排布的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的两端通电时使所述导电沥青薄层发热;S4:在所述导电沥青薄层上采用不透水的沥青混合料铺筑上面层。

    一种水泥混凝土轮荷载疲劳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218567127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380434.1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混凝土轮荷载疲劳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轮荷载疲劳测试仪,包括动载轮,所述动载轮顶部安装有载荷变化的载荷组件,所述动载轮底部设有待测试的模拟路面,所述动载轮于模拟路面上表面滚动,所述模拟路面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对模拟路面进行支撑的简易支架;所述载荷组件包括与动载轮转动连接的车体,所述车体顶部放置有重量可变的施加载荷;所述模拟路面包括水泥混凝土及无机结合料处治的混合料。通过施加载荷的重量任由实验人员进行变化,相对于现有水泥混凝土室内疲劳试验通常使用的疲劳试验机,实现了施加连续稳定的疲劳作用力这同一作用,但是实验成本得到了大大降低,实现了低成本的替代。

    一种水泥稳定碎石的骨料除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962703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1892667.3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料粉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的骨料除尘装置,包括:粉碎箱本体和两个粉碎辊,所述粉碎箱的表面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壁设置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粉碎辊均安装在粉碎箱本体的内部,两个所述粉碎辊的一端均延伸至粉碎箱本体的外部并与驱动机构装配。该水泥稳定碎石的骨料除尘装置,通过设置衔接箱、防护板和V型板,防护板和V型板交错分布,在衔接箱内形成折弯的通道,防护板对石块进行阻挡,再通过V型板进行第二层阻挡,且V型板的斜坡部可将石块导位出衔接箱,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石块不能穿过衔接箱,避免粉碎产生的石块进入除尘管道,进而对除尘管进行防护。

    一种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挂线定位器

    公开(公告)号:CN218322239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2031305.1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线定位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挂线定位器,包括:固定杆、锤击板和限位板,所述锤击板连接在固定杆的顶端,所述限位板连接在固定板的表面,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且限位板的位置与刻度线的零刻度线相对应,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挂线开口环。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挂线定位器,通过设置挂线开口环、卡块、弹簧和拉杆,将固定杆固定至道路旁边的地基上,挂线时将拉杆上拉带动卡块向上运动,将挂线放入挂线开口环内,松开拉杆,弹簧回伸将卡块下压,将挂线卡住,避免挂线移动。

    一种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离析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019313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773234.6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离析控制装置,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上方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下方位于所述搅拌桶的内部安装有翻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包括:驱动齿轮和升降齿条,所述升降齿条的外侧位于所述上端盖的上表面安装有导向滑槽,所述升降齿条的外侧与所述导向滑槽之间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升降齿条的下端位于所述搅拌桶的内部安装有翻料板。制升降齿条在驱动齿轮的作用下进行上下升降时,可以使得升降齿条带动翻料板整体进行升降,翻料板可以将靠近搅拌桶内部底层沉降的混凝土原料向上进行翻动,保证沉降后的原料会被先搅拌桶的上方翻动搅拌,从而减少因为搅拌问题导致的混凝土离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