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042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17471.9
申请日:2022-10-0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鉴定小黑杨纯合二倍体的方法。本发明基于小黑杨全基因组重测序的信息,筛选出可以鉴定小黑杨特定SNP位点的特异性引物,通过SNP分子标记技术和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由小黑杨获得的纯合二倍体,其具有高效、精确、可重复性高的特点。相对于传统鉴定方法而言,本发明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结果,大幅度减少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且实验结果也更加真实可靠。本发明属于首次建立了高效的小黑杨纯合二倍体鉴定方法,可为其他杨树的单倍体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5751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54832.X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扦插稳定生根方法,属于树种扩繁技术领域。杨树扦插稳定生根方法包括:将具有叶片的外植体顶端包裹吸水材料、基部环切后浸泡在水中进行培养,培养期间在吸水材料上滴加生长素得到具有不定根的外植体后进行扦插。本发明的扦插稳定生根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外源生长素的使用浓度,避免了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造成的细菌滋生现象,达到了使杨树扦插枝条稳定生根及提高移栽成活率的目的,为杨树无性繁殖和插条快速生根提供了新的工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71114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422027.4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通过组织培养无性快繁拧筋槭苗木的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技术过程为:取早春的拧筋槭休眠芽为外植体,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DKW培养基中,休眠芽萌发且有不定芽分化,且有的生长拔节;利用拔节的腋芽作为为外植体,诱导腋芽萌发生长,生长拔节的腋芽可以再次作为外植体进行萌发繁殖。这些萌发腋芽的顶芽在添加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DKM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形成整齐一致、完整的再生植株,经过练苗后移入土壤生长,可用于造林。通过休眠芽、腋芽途径获得的拧筋槭再生植株能很好地继承母本性状,并且这样生产的苗木更加整齐、壮实。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3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47072.4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黑杨单倍体细胞系的获得方法,以单核靠边期的小黑杨花药为外植体,将消毒处理好的花药放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筛选出单倍体愈伤组织,将单倍体愈伤组织转移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生长成适合悬浮培养的状态,将适宜的愈伤组织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成为稳定的悬浮细胞系。本发明以单倍体具有极高的变异率为出发点,结合植物悬浮细胞培养技术,首次在林木中获得生长稳定的悬浮细胞系同时建立植株再生体系,为进一步通过单倍体诱导获得杨树优良品细胞系和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359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292206.1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提供一种小黑杨单倍体细胞系Qu‑1的获得及其悬浮培养方法。选取单核靠边期的小黑杨花粉,添加有2mg/L 2,4‑D、1mg/L KT、30g/L蔗糖和7.5g/L琼脂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连续增殖培养3次后,通过SNP检测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筛选出单倍体细胞系,之后相同条件下增殖培养5次后,分别取1.15g单倍体细胞系置于含有1.25mg/L 2,4‑D、0.2mg/L KT、50g/L蔗糖的50mL MS液体培养基的150mL玻璃三角瓶中培养6d后发现仅有一个单倍体细胞系具有良好分散性且生长旺盛,命名为Qu‑1,统计18d内的细胞增长量,培养到16d后,生长量达到最高为0.39g(鲜重),约增长17.72倍。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75222.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反射率的楸树叶片光合色素定量反演方法,包括:利用高光谱仪采集分别与多个楸树叶片对应的光谱反射率信息,其中光谱反射率信息用于指示光谱的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楸树叶片上的反射率;测量多个楸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信息;根据与多个楸树叶片分别对应的光谱反射率信息和光合色素含量信息,构建样本集;根据样本集,确定与光谱反射率信息对应的自变量,并确定与自变量对应的反演模型;以及利用反演模型,基于与目标楸树叶片对应的光谱反射率信息,确定目标楸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352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262337.5
申请日:2020-04-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植株再生的银中杨激素自养型细胞系,并建立了悬浮培养体系和不定芽分化生根的植株再生体系。单核靠边期的银中杨花粉在添加有2mg/L 2,4‑D、0.5mg/L KT、30g/L蔗糖和7.5g/L琼脂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通过连续继代培养5次后获得质地松散、生长旺盛的浅黄色愈伤组织。将该愈伤组织在仅含30g/L蔗糖的MS培养基中仍能快速生长,为激素自养型细胞系;将该激素自养型细胞系接种于含有50g/L蔗糖的50mL MS液体培养基的150mL玻璃三角瓶中悬浮培养18d后生长量约增长9.2倍;在添加有0.05mg/L TDZ、25g/L蔗糖和7.5g/L琼脂的MS培养基中培养3个月诱导形成大量不定芽;将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天,不定芽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
公开(公告)号:CN10568490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76172.6
申请日:2016-02-03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离体培养白桦花药获得单倍体再生植株的方法。首先确定花药中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后,采集雄穗经消毒,用普通豆浆机粉碎。在超净工作台内分别以40目和60目网筛过筛,除去大于和小于花药的杂质,快速获得大量无菌花药。花药接种于在MS+40mg/L蔗糖+2.0mg/L 2,4-D+0.5mg/L KT条件下培养4周获得的愈伤组织最好;该愈伤组织在MS+30mg/L蔗糖+2.0mg/L BA+0.5mg/L KT分化培养条件下分化的不定芽最多;不定芽在WPM+0.4mg/L IBA+0.2mg/L NAA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将根尖取下用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4h后,经染色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收缩效果最佳且分散。获得3个染色体数为14的单倍体株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43115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67170.8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通过白牛槭(Acer mandshuricum Maxim.)休眠芽无性扩繁的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白牛槭优良实生苗木供应不足的问题,建立了通过休眠芽无性扩繁体系。主要技术过程为:以白牛槭早春休眠芽为外植体,经过消毒灭菌后接种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无菌培养条件下,诱导其萌发及不定芽生成,进而实现不定芽的大量繁殖,并通过对不定芽进行生根,获得大量整齐一致的无性繁殖苗木,进而移栽入土壤中生长,用于造林。该发明能够克服白牛槭传统种子繁殖方式对其苗木产量的限制,及优良种质性状不易稳定遗传的问题,为良种繁育及遗传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4311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367170.8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通过白牛槭(Acer mandshuricum Maxim.)休眠芽无性扩繁的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白牛槭优良实生苗木供应不足的问题,建立了通过休眠芽无性扩繁体系。主要技术过程为:以白牛槭早春休眠芽为外植体,经过消毒灭菌后接种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无菌培养条件下,诱导其萌发及不定芽生成,进而实现不定芽的大量繁殖,并通过对不定芽进行生根,获得大量整齐一致的无性繁殖苗木,进而移栽入土壤中生长,用于造林。该发明能够克服白牛槭传统种子繁殖方式对其苗木产量的限制,及优良种质性状不易稳定遗传的问题,为良种繁育及遗传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