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9878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711043957.4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8J3/075 , C08F290/00 , C08F222/38 , C08F220/06 , A61K47/58 , A61K9/107 , A61K31/366 , A61K36/15 , A61P39/06 , A61P9/10 , C08L51/00
Abstract: 一种红粉接枝聚丙烯酸微凝胶,由粒径为200‑900nm微凝胶粒子组成,微凝胶粒子在室温条件下为球形,并且微凝胶粒子的粒径分布均匀;是由大分子功能单体和丙烯酸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化合而成或者由大分子功能单体和聚丙烯酸预聚体通过共聚反应化合而成;具有优异的医学功能性、生物相容性、抗氧化性,同时具有提高封载药物活性的优点。同时公开了一种红粉接枝聚丙烯酸微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系数高、生产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7435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410486078.9
申请日:2014-0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改性天然高分子制备聚两性微孔凝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季铵化壳聚糖的醋酸水溶液与羧甲基化聚阿拉伯半乳糖的水溶液共混制备聚两性电解质;并加入偶联剂交联多糖衍生物的醇羟基,然后用去离子水漂洗至中性后干燥。本发明解决了聚阿拉伯半乳糖合成药物占用C1位的羟基干扰聚阿拉伯半乳糖与肝实质细胞表面半乳糖受体结合的问题;赋予羧甲基聚阿拉伯半乳糖聚两性微孔凝胶肝靶向性载体的潜在用途;聚两性电解质微孔凝胶的制备采用二官能度的偶联剂,提高了聚两性电解质微孔凝胶对强酸强碱环境的耐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69878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043957.4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8J3/075 , C08F290/00 , C08F222/38 , C08F220/06 , A61K47/58 , A61K9/107 , A61K31/366 , A61K36/15 , A61P39/06 , A61P9/10 , C08L51/00
Abstract: 一种红粉接枝聚丙烯酸微凝胶,由粒径为200-900nm微凝胶粒子组成,微凝胶粒子在室温条件下为球形,并且微凝胶粒子的粒径分布均匀;是由大分子功能单体和丙烯酸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化合而成或者由大分子功能单体和聚丙烯酸预聚体通过共聚反应化合而成;具有优异的医学功能性、生物相容性、抗氧化性,同时具有提高封载药物活性的优点。同时公开了一种红粉接枝聚丙烯酸微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系数高、生产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