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溪荪愈伤组织的高效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1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89554.X

    申请日:2019-11-28

    Inventor: 王玲 周晟 刘红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溪荪愈伤组织的高效诱导方法,该方法以溪荪胚轴部分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先对成熟的溪荪种子进行消毒,然后接入培养基使其萌发出胚根,接着切取生长为0.5~1cm的胚轴和胚根部分放入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将在胚轴部位诱导出现。其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1.5mg/L2,4-D+30g/L蔗糖+7g/L琼脂,30天时诱导率高达95.34%,该方法为优化组织培养体系及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玉蝉花根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21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16280.1

    申请日:2018-11-07

    Inventor: 王玲 刘红艳 张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蝉花根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的方法,该方法以玉蝉花根部带有须根的成熟区根段为外植体,先对成熟的种子进行消毒,接入种子萌发培养基MS+6-BA 0.5mg/L,种子萌发率约为100%,待长成带有2-3片叶的幼苗时,再将幼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使其长成具有发达根系的无菌苗,接着切取长1.0-1.5cm的带有须根(须根部分切除,露出伤口)的成熟区根段放入诱导培养基,其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2,4-D 2mg/L+NAA 0.2mg/L,30天时诱导率高达100%,为优化组织培养体系及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一种抑制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内生菌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53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35995.8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内生菌污染的方法。该抑制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内生菌污染的方法包括采用镊子夹住出现内生菌的愈伤,在无菌滤纸上将其上的内生菌粘液蹭除,再将处理好的愈伤接种在添加了浓度为100mg/L的青霉素G钠溶液的增殖培养基上,培养30d,将成功抑菌后的愈伤再次接入无青霉素G钠溶液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该方法具有高效的杀菌、抑菌作用,抑制了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的内生菌污染的现象,抑菌率达到86.67%,且愈伤健康,能够保证玉蝉花愈伤组织正常生长,成功解决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内生菌难以去除的瓶颈问题。

    一种溪荪愈伤组织的高效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151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1189554.X

    申请日:2019-11-28

    Inventor: 王玲 周晟 刘红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溪荪愈伤组织的高效诱导方法,该方法以溪荪胚轴部分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先对成熟的溪荪种子进行消毒,然后接入培养基使其萌发出胚根,接着切取生长为0.5~1cm的胚轴和胚根部分放入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将在胚轴部位诱导出现。其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1.5mg/L2,4‑D+30g/L蔗糖+7g/L琼脂,30天时诱导率高达95.34%,该方法为优化组织培养体系及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玉蝉花根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2170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1316280.1

    申请日:2018-11-07

    Inventor: 王玲 刘红艳 张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蝉花根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的方法,该方法以玉蝉花根部带有须根的成熟区根段为外植体,先对成熟的种子进行消毒,接入种子萌发培养基MS+6‑BA 0.5mg/L,种子萌发率约为100%,待长成带有2‑3片叶的幼苗时,再将幼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使其长成具有发达根系的无菌苗,接着切取长1.0‑1.5cm的带有须根(须根部分切除,露出伤口)的成熟区根段放入诱导培养基,其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2,4‑D 2mg/L+NAA 0.2mg/L,30天时诱导率高达100%,为优化组织培养体系及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一种抑制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内生菌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535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135995.8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内生菌污染的方法。该抑制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内生菌污染的方法包括采用镊子夹住出现内生菌的愈伤,在无菌滤纸上将其上的内生菌粘液蹭除,再将处理好的愈伤接种在添加了浓度为100mg/L的青霉素G钠溶液的增殖培养基上,培养30d,将成功抑菌后的愈伤再次接入无青霉素G钠溶液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该方法具有高效的杀菌、抑菌作用,抑制了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的内生菌污染的现象,抑菌率达到86.67%,且愈伤健康,能够保证玉蝉花愈伤组织正常生长,成功解决玉蝉花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内生菌难以去除的瓶颈问题。

    用于发芽率统计和根长统计的实验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09845684U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22197062.2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芽率统计和根长统计的实验工具。工具正面包括带有中空层的底座,底座中空层,底座的中凹部分和卡放在底座中空层的插板。所述带有中空层的底座为正方形,底座中空层为长方形,底座的中凹部分为正圆形,卡放在底座中空层的插板为L形。在培养皿中点种时,参照插板上各等分区进行,根据数量使用空心点或实心点,便于统计数据和拍照。工具反面包括底座,底座上的定位点,带有刻度尺和方格线的透明底板和全透明底板。所述底座和底板均为正方形,底座上的定位点为圆柱体。在根长统计时,刻度尺和方格线可确定根的摆放位置,直观展示数据,底板可单独或均使用。本实用新型在统计实验中既可准确定位,又可节省时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组培操作过程中玻璃瓶固定架

    公开(公告)号:CN210168678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388203.0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培操作过程中玻璃瓶固定架,其技术方案包括:玻璃瓶倾斜放置架和支架,所述的玻璃瓶倾斜放置架总体结构为“凹”字型结构,在放置架中部偏下的位置有两个横向矩形插口,所述的玻璃瓶倾斜放置架与水平面所成倾斜角度为60°,所述的支架为“凹”字型结构,可插入放置架的横向矩形插口;玻璃瓶放置在倾斜放置架上。其优点是:玻璃瓶固定架稳固轻便,易于拆装,节省空间;实验操作过程中,倾斜放置于支架上的玻璃瓶方便拿取,利于操作,尤其在外植体材料更换培养基时,可直接进行换瓶,有效减少二次污染,缩短实验操作时间。

    一种组培操作过程中培养皿放置架

    公开(公告)号:CN210048785U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20388486.9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培操作过程中培养皿放置架,其技术方案包括:顶部倾斜(倾斜角度为15°)固定培养皿放置架和下端稳固支撑框架,在顶部倾斜固定培养皿放置架上部分别安置五点圆柱形固定点,所述的顶部倾斜固定培养皿放置架上的固定点分别组成两个培养皿放置处,其中三个固定点形成稳定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的下端稳固支撑框架包括两个矩形立面、两个梯形立面和一个底平面,两个矩形立面作为正背面,相互平行,且与底平面和两个梯形立面(侧面)垂直;培养皿放置在顶部斜面培养皿放置处。其优点是:培养皿放置架稳固轻便、可塑性强;实验操作过程中,倾斜放置于支架上的培养皿方便拿取,利于操作,有效减少材料污染,缩短实验操作时间,加快实验进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