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返红温度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4687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30326.X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板返红温度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钢包表面氧化铁皮的分布信息以及受氧化铁皮影响最小点的钢包表面温度信息,计算热应力导致的氧化铁皮剥离钢包表面临界温差,建立氧化层的辐射模型;采用回归聚类分析方法建立钢板表面温度分布模型;基于受氧化铁皮影响最小点的钢包表面温度信息,结合钢板表面温度场分布模型,对钢板表面温度场进行重建;对重建后的所述钢板表面温度场进行暗电流噪声抑制;基于场景的渐晕系数估计方法,对经过暗电流噪声抑制后的钢板表面温度场进行视觉测量畸变校正。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盲区大、实时性差,均值滤波存在滞后时间长、温度偏差大,进而导致测量不稳定的问题。

    一种轧机精除鳞控制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72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01708.8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机精除鳞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轧制模型中根据不同产品的钢种,规格信息设定了对应精除鳞工艺的除鳞代码,所述除鳞代码包括第一精除鳞工艺和第二精除鳞工艺的除鳞代码,针对第二精除鳞工艺的除鳞代码,增设使用出口除鳞方式的标志,针对两种精除鳞工艺在轧制模型中分别设定两个不同的标志,轧制模型内两种精除鳞工艺中每个道次的精除鳞设定都分为两个,包括入口精除鳞装置和出口精除鳞装置;(二)根据不同除鳞代码选择对应的精除鳞工艺;该控制方法,简单易行,有效除鳞,减少翘扣头产生,提高产品表面质量,满足钢板表面不同的除鳞工艺需求。

    一种基于模型自适应学习保护轧机主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6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32929.5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自适应学习保护轧机主轴的方法,涉及轧制工艺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轧件参数;建立并训练轧制扭矩与轧件压下量之间的数据关系模型;在发生瞬时轧制扭矩超过阈值时,计算瞬时轧制扭矩与阈值之间的差值,获取轧件压下量调整值,对轧制辊缝进行调整,并记录轧制调整参数;实时获取轧件的厚度参数传输至二级轧机控制模型;二级轧机控制模型根据轧件的厚度曲线实时调整轧制辊缝,使轧件尺寸符合要求,并记录轧制修正参数;对二级轧机控制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对应轧件的轧制工艺参数。本发明通过扭矩超限,辊缝自动打开,再根据辊缝自动打开情况反馈至模型进行自学习修改补偿,在保证设备完好的前提下确保了生产质量可靠。

    一种高温远红外绝缘涂料及其制法和在加热炉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6088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851084.4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远红外绝缘涂料及其制法和在加热炉中的应用,所述高温远红外绝缘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重量份的原料:氧化铬氯20‑30份、碳化硅10‑15份、氧化钴10‑15份,棕刚玉10‑15份,专用胶状溶液2000‑3000份;(2)先将氧化铬氯、碳化硅、氧化钴、棕刚玉,充分混合,再将混合材料倒入专用胶状溶液内,用电动搅拌机将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直至搅到呈乳黄色液态状。使用高温远红外绝缘涂料涂抹或喷涂宽厚板厂步进式加热炉,其燃耗下降约0.1GJ/t,在节能降耗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种针对加热后水梁印的轧件厚度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92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04733.3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加热后水梁印的轧件厚度优化控制方法,涉及钢铁轧制技术领域,转钢轧制完成后的轧制道次,在轧制过程中,找出水印的位置;在下一道次轧制的时候,采用2ms高速扫描任务跟踪,在水印位置前后,优化MMC补偿的增益,消除因轧制力波动较大带来的厚度波动。通过开发水梁印识别功能,提前预判出水梁印位置,通过AGC调节,提高厚度控制的稳定性,减少轧制同板差的发生。

    一种精准控制淬火后钢板板面水渍吹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41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82227.X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控制淬火后钢板板面水渍吹扫的方法,具体为:(1)在淬火机尾部设置漫反射光栅及气吹装置;(2)在钢板生产的控制系统中,梳理调取出淬火钢板长度、宽度、厚度及钢板跟踪的头部位置、尾部位置信息;(3)调取的信息与光栅信号检测到的钢板位置与钢板跟踪的头部、尾部位置结合对比,利用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厚度分界点预设值;(4)在控制系统中编制逻辑程序,钢板厚度小于预设值时,气吹控制的位置运用固定值;在钢板厚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的程序中控制气吹装置开启和关闭的位置进行乘以相关系数调整;该方法简单易行,及时进行水渍吹扫,板面都能吹扫到,吹扫开启和关闭及时,有效降低气吹能源的浪费。

    一种磁盘吊行车电磁吊梁通电状态的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3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86264.3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盘吊行车电磁吊梁通电状态的判断方法,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在行车上安装消磁指示灯;将所述消磁指示灯接入行车调磁回路中,使所述消磁指示灯的回路在电磁吊梁断电时导通;通过所述消磁指示灯是否运行判断磁盘吊行车的电磁吊梁是否断电。本发明通过安装消磁指示灯,帮助地面指吊工等操作人员直观、有效地判断电磁吊梁通电状态,提高地面作业人员作业效率,有效避免作业人员在拆装电磁吊梁时,与行车工沟通不到位或者行车工误操作,导致在电磁吊梁通电状态下进行作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触电等安全风险。

    一种保证宽厚板轧机除鳞水压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62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565968.8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证宽厚板轧机除鳞水压力的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包括:在除磷管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获取待除磷钢板的尺寸数据,并将其传输至除磷系统;除磷系统将钢板的尺寸数据与除磷管路压力数据以及除磷效果进行数据储存,得到样本数据;除磷系统对若干组样本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获取与钢板尺寸数据相对应的最优除磷管路压力数据,并进行数据储存,得到除磷参数数据;基于所述除磷参数数据和待除磷钢板的尺寸数据,调整除磷管路的压力。本发明通过对多组样本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得到最优的除磷参数数据,并根据最优的除磷参数对除磷压力进行调整,保证了钢板的除鳞压力,进而保证钢板除鳞效果,使钢板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一种针对宽厚板轧机主传空转爬行时间快速统计分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884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18139.X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宽厚板轧机主传空转爬行时间快速统计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轧机检测的轧制力的大小和板坯信号跟踪,制作轧机咬钢信号和抛钢信号;待轧机抛钢信号下降沿触发,代表轧机主传已处于空转状态,若此时无转钢请求信号,则通过计时器开始计时,直到轧机咬钢信号上升沿触发停止及时并清零;在触发咬钢信号的同时,将已计算的时间进行比较,记入,保存并增加次数;每班次主传空转爬行时间数据自动清零。本发明通过对轧机主传空爬时间的统计,可以清晰明了的知道主传空转的时间,从而针对性的分析原因。

    一种用于超快冷的流量标定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82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636926.3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快冷的流量标定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若干个水平安装的集管上均安装有流量计,并且将每个流量计的信号接入控制器中;(2)在DB数据块中录入集管上安装的若干个数量的流量计的最大量程Q;(3)根据操作人员在HMI画面上选择的标定集管编号X,按下标定按钮后,控制系统自动查询出集管X流量计的量程q,并将q平均分成N份;(4)标定开始后,控制系统开始以q作为流量设定,控制阀门打开,直到流量稳定10秒,控制器将此时的阀门开口度‑流量值记录到集管X的DB数据块中;(5)之后依次以q*(N‑1)/N,q*(N‑2)/N,q*(N‑3)/N,…q*1/N,作为流量设定,记录对应的阀门开口度‑流量值到DB数据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