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1230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680880.7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脉冲电爆炸的硬岩预损伤与破裂方法,应用于岩体破碎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待破碎岩体上打两个孔,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2.将第一放电电极的第一放电电极底端插入第一钻孔,将第二放电电极的第二放电电极底端插入第二钻孔;3.若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首次插入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时,先插入孔底,进行岩体预损伤操作;若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首次插入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时,先插入孔口边缘,进行岩体破碎操作。本发明安全,可靠,绿色,高效,可适用于盾构机开挖时遇到坚硬孤石的岩石预损伤,矿场开采,矿场岩石大块破碎等诸多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7239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727503.7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包括:步骤S10:根据从声发射测试系统获取的测试数据,确定在加卸载过程中岩样内部发生的M处微破裂事件被N个声发射探头检测到的P组声发射数据;步骤S20:根据所述P组声发射数据,确定所述M处微破裂事件对应的视应力;步骤S30:根据获取的岩样剖面的位置坐标,确定所述岩样剖面上或位于所述岩样剖面的预先设定的区域内的Q个微破裂事件,Q≥0;根据所述Q处微破裂事件对应的视应力,确定所述岩样剖面上各点处的视应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取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演化过程,更加直观的了解岩石试样内部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25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90445.X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及采矿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研究脆性材料等离子爆破破裂过程的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实验平台包括抗冲击试验机、等离子爆破系统、非接触式高速摄像全场应变分析系统,实验方法应用该实验平台。本发明通过上述实验平台和方法,可安全、精确的对不同尺寸规格的脆性材料试件进行爆破破裂过程实验。本发明的实验平台和实验方法无需炸药、能够适用于大尺寸试件、能够模拟高静应力环境、且无地域局限性的研究脆性材料等离子爆破破裂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85549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1486675.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等离子爆破实验系统的多功能替换式爆破电极,包括可替换电极组件和基座组件;可替换电极组件包括聚乙烯绝缘杆和铜棒电极,绝缘杆表面设有两条电极安装凹槽,铜棒电极位于凹槽且对称分布;基座组件包括酚醛塑料材质基体和铜质导电部件,基体顶部设有电极组件插孔,基体腰部设有两条导电部件安装凹槽,可替换电极组件与电极组件插孔插装配合;铜质导电部件的电极导线一端位于电极组件插孔内且与铜棒电极插接配合,另一端与盘形接头相固连,转接螺杆固连在盘形接头上,转接螺母套装在转接螺杆上;导电部件安装凹槽配装有绝缘盖板。本发明具有尺寸小、制备工艺简单及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既能模拟柱状药包又能模拟球状药包,制作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0445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57856.6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电极高压脉冲放电碎裂硬岩装置及破裂方法,应用于待破碎岩体上,包括:负电极、正电极及脉冲功率计;所述待破碎岩体预先设置有与所述负电极及所述正电极相适配的多个作业孔,所述负电极及所述正电极均与所述脉冲功率计电性连接;本发明采用一个负电极或少量负电极配合多个正电极的电极布置方式,有效规避沿边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85549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86675.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等离子爆破实验系统的多功能替换式爆破电极,包括可替换电极组件和基座组件;可替换电极组件包括聚乙烯绝缘杆和铜棒电极,绝缘杆表面设有两条电极安装凹槽,铜棒电极位于凹槽且对称分布;基座组件包括酚醛塑料材质基体和铜质导电部件,基体顶部设有电极组件插孔,基体腰部设有两条导电部件安装凹槽,可替换电极组件与电极组件插孔插装配合;铜质导电部件的电极导线一端位于电极组件插孔内且与铜棒电极插接配合,另一端与盘形接头相固连,转接螺杆固连在盘形接头上,转接螺母套装在转接螺杆上;导电部件安装凹槽配装有绝缘盖板。本发明具有尺寸小、制备工艺简单及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既能模拟柱状药包又能模拟球状药包,制作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8723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27503.7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包括:步骤S10:根据从声发射测试系统获取的测试数据,确定在加卸载过程中岩样内部发生的M处微破裂事件被N个声发射探头检测到的P组声发射数据;步骤S20:根据所述P组声发射数据,确定所述M处微破裂事件对应的视应力;步骤S30:根据获取的岩样剖面的位置坐标,确定所述岩样剖面上或位于所述岩样剖面的预先设定的区域内的Q个微破裂事件,Q≥0;根据所述Q处微破裂事件对应的视应力,确定所述岩样剖面上各点处的视应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取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演化过程,更加直观的了解岩石试样内部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0445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857856.6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电极高压脉冲放电碎裂硬岩装置及破裂方法,应用于待破碎岩体上,包括:负电极、正电极及脉冲功率计;所述待破碎岩体预先设置有与所述负电极及所述正电极相适配的多个作业孔,所述负电极及所述正电极均与所述脉冲功率计电性连接;本发明采用一个负电极或少量负电极配合多个正电极的电极布置方式,有效规避沿边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9123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80880.7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脉冲电爆炸的硬岩预损伤与破裂方法,应用于岩体破碎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待破碎岩体上打两个孔,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2.将第一放电电极的第一放电电极底端插入第一钻孔,将第二放电电极的第二放电电极底端插入第二钻孔;3.若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首次插入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时,先插入孔底,进行岩体预损伤操作;若第一放电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首次插入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时,先插入孔口边缘,进行岩体破碎操作。本发明安全,可靠,绿色,高效,可适用于盾构机开挖时遇到坚硬孤石的岩石预损伤,矿场开采,矿场岩石大块破碎等诸多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4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32248.9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 G01N3/06 , G01N3/068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75 , G01N2203/0641 , G01N2203/0658 , G01N2203/0676 , G01N2203/0682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岩石在载荷作用下内部应变场的定性测试方法,属于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试件的制备与放置;2)进行纵波波速测量;3)在试件表面布置声发射传感器;4)加载系统对试件施加荷载,进入加载过程;运用声发射系统与DIC系统对整个加载过程进行数据采集;5)得出试件散斑面的最大主应变云图与视应力场云图;6)通过对比相同时刻试件散斑面的视应力场图与试件散斑面的最大主应变云图,对比二者表现出的分布情况,建立二者之间的定性关系;7)获取岩石试件内部的各个剖面的视应力场云图,根据步骤6所述的定性关系,由各个剖面的视应力场分布规律,得到各个剖面的应变场分布规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