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15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81291.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16C60/00 , B21B37/28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善残余应力分布的平整过程板形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平整机尺寸参数、平整工艺参数、带钢参数;步骤2:基于步骤1采集的参数建立平整过程仿真模型,并复制得到只保留带钢及其属性的带钢仿真模型;步骤3:对带钢仿真模型中的带钢施加初始内应力;步骤4:将带钢仿真模型中已施加初始内应力的带钢,通过数据传递的方式,引入到平整过程仿模型中;步骤5:对平整过程仿真模型进行条件设置,包括前处理、网格划分、定义接触类型、边界条件、施加载荷;步骤6:进行平整过程仿真,获得一组使得残余应力最小的平整工艺参数,并应用到平整现场,改善板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18408.X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10 , G06N20/20 , G06N3/006 , G06N7/08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热流密度自适应系数计算方法,包括:采集冷却工艺参数、带钢信息参数和冷却水温度,作为输入特征参数,将热流密度自适应系数作为输出特征参数,由输入特征参数和输出特征参数构成原始数据集;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构建热流密度自适应系数stacking模型,采用混沌哈里斯鹰优化算法获得最优的基学习器数量及类型;采用混沌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对最优基学习器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将训练集输入到stacking模型中进行训练;采用测试集验证stacking模型的泛化性能;采集当前带钢信息参数,采用经过测试的stacking模型预测当前带钢的热流密度自适应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99727.5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热轧卷后冷却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傅里叶定律,得出导热微分方程,通过分离变量法及本征函数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并得到级数展开的温度场解析式,再代入边界条件,在拟定任意初始时刻温度分布的情况下,由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解得温度场表达式中的待定系数,得出完整解。这种基于数学物理方法的方法,与传统的有限元建模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得出热轧卷后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结果,并且在结果精度方面表现较为准确,为热轧卷后冷却过程的温度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747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75700.5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机理解析模型的轧机振动控制方法,属于金属轧制过程的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确定轧机振动系统的能量传输路径,计算各能量传输路径的能量值,根据各能量传输路径的能量值,通过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发生振动的能量值;将发生振动的能量值作为求解动力学方程的边界条件,计算得到振动位移的机理表达式;对振动位移的机理表达式进行过程分析,得到不同状态下的轧制参数调整策略;以所述不同状态下的轧制参数调整策略对轧机振动系统进行轧机振动控制。本申请的控制方法,提升带钢的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195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66203.9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带钢纵切侧弯的初始残余应力分布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带钢的几何尺寸参数、力学性能参数和纵切后的切条尺寸参数和切条变形参数;步骤2:设定带钢初始残余应力分布函数的基本形式;步骤3:根据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关系建立带钢初始残余应力函数方程组;步骤4:将步骤1中的参数带入带钢初始残余应力函数方程组,求解带钢初始残余应力分布函数中的未知系数,确定带钢初始残余应力分布函数。基于带钢纵切后的侧弯变形情况,确定最大侧弯量,从而根据平衡关系预测出带钢的初始残余应力,为生产过程中残余应力改善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180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07839.5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44 , G06F17/13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轧制补偿应力的冷却过程残余应力改善方法,涉及热轧板形控制技术领域。获取层流冷却后带钢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以层流冷却后带钢残余应力分布情况作为调控目标,建立临界轧制补偿应力方程,并结合自平衡方程确定轧制过程中需要的轧制补偿应力。通过屈曲模型和能量法求解补偿应力下精轧出口带钢屈曲浪形函数,以此表征带钢的平直度,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带钢层流冷却后状态,对比分析确定采用轧制补偿应力方法对改善带钢平直度和内应力分布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无需改变冷却过程就能解决热轧带钢轧后层流冷却过程存在带钢平直度缺陷和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达到改善残余应力分布的效果,减少带钢平直度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180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607839.5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44 , G06F17/13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轧制补偿应力的冷却过程残余应力改善方法,涉及热轧板形控制技术领域。获取层流冷却后带钢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以层流冷却后带钢残余应力分布情况作为调控目标,建立临界轧制补偿应力方程,并结合自平衡方程确定轧制过程中需要的轧制补偿应力。通过屈曲模型和能量法求解补偿应力下精轧出口带钢屈曲浪形函数,以此表征带钢的平直度,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带钢层流冷却后状态,对比分析确定采用轧制补偿应力方法对改善带钢平直度和内应力分布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无需改变冷却过程就能解决热轧带钢轧后层流冷却过程存在带钢平直度缺陷和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达到改善残余应力分布的效果,减少带钢平直度缺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