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720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811275666.2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面静摩擦系数三维分形预测方法,涉及机械结合面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结构函数法获取结合面两粗糙表面三维形貌的分形维数D和尺度系数G;步骤2:根据步骤1分别计算结合面等效粗糙表面上单个微凸体的弹性临界接触面积和塑性临界接触面积;步骤3:建立结合面所受总法向载荷与结合面接触面积的关系式,得出结合面的总法向载荷P;步骤4:建立结合面所受总切向载荷与结合面接触面积的关系式,得出总切向载荷T;步骤5:建立结合面静摩擦系数μ与结合面的总法向载荷P、总切向载荷T之间的关系式,得到结合面静摩擦系数μ。本发明使预测结果更准确,克服了计算结合面静摩擦系数不准确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11275667.7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分形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的三维分形预测方法,涉及机械结合面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获得双分形结合面两粗糙表面的分形维数和尺度系数;步骤2:计算结合面等效双分形粗糙表面上单个微凸体的分界接触面积a12、弹性临界接触面积ac1、弹性临界接触面积ac2;步骤3:计算结合面等效双分形粗糙表面上微凸体的弹塑性分区和面积分布密度函数;步骤4:建立结合面所受总法向载荷与结合面接触面积的关系式;步骤5:建立结合面总法向接触刚度与结合面接触面积的关系式,得到结合面总法向接触刚度Kn。本方法能更好的预测双分形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解决了现有基于分形理论的方法计算双分形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4615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10381912.6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微凸体基体变形的结合面接触热阻三维分形预测方法,涉及机械结合面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用更能贴近实际情况的结合面表面形貌三维分形函数替代二维分形函数,并将微凸体的接触变形量用此三维函数波峰和波谷的幅值差表示;然后计算微凸体弹性变形阶段的弹性临界变形量与临界接触面积及微凸体基体的变形量;最后,建立结合面总法向载荷与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及结合面总法向载荷与结合面总接触热阻之间的关系。本发明提供的考虑微凸体基体变形的结合面接触热阻三维分形预测方法,得到结合面接触热阻比较准确,更贴近实际情况,可为机械热态分析中结合面的接触热阻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9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911009159.9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叶片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Matlab和UG的涡轮叶片参数化造型方法。首先对涡轮叶型叶栅进行参数化建模及几何参数、气动参数标注,得到涡轮叶片的参数化模型;然后根据涡轮叶片的参数化模型,确定求解叶盆型线和叶背型线的五次多项式求解公式,并对前缘小圆及后缘小圆的圆心、四个特殊点进行参数化建模;接着在Matlab中编程进行五次多项式造型,得到叶盆型线、叶背型线的参数表达式;最后将Matlab中得到的参数初始值及前缘小圆、后缘小圆的圆心坐标和叶盆型线、叶背型线的参数表达式导入到UG中进行叶片三维建模。本发明能够使得多项式求解得到的叶型与参数化建模相符,提高涡轮叶片参数化造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139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381922.X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粘着力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三维分形预测方法,涉及机械结合面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描述结合面表面形貌的二维分形函数改进为三维分形函数,并用此函数波谷与波峰的差值表示接触变形量。再分别计算弹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的结合面表面微凸体的变形量与临界接触面积;同时计算结合面所受总法向载荷、总粘着力、总切向载荷与结合面接触面积的关系。最后建立结合面静摩擦因数与法向载荷、切向载荷及粘着力之间的关系。本发明提供的考虑粘着力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三维分形预测方法,得到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可靠性强,更贴近实际情况,可为预测、控制精密机械结合面的静摩擦因数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83409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09078.9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熔覆成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光外同轴送粉的变宽度薄壁件激光熔覆成形方法。步骤1:建立待成形变宽度薄壁件的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分层,获取轮廓层面信息;步骤2:计算当前层搭接的熔道数及不同宽度处的搭接率;步骤3:计算当前层不同宽度处的扫描速度;步骤4:根据当前层计算的熔道数、不同宽度处的搭接率及扫描速度,利用光外同轴送粉熔覆头进行当前层的激光熔覆;步骤5:提升熔覆头单层的高度,进入下一层,重复步骤2至步骤4,进行下一层的熔覆;步骤6:重复步骤5,直至待成形变宽度薄壁件制造完成。本发明能够实现薄壁件宽度的变化及顶部的平整,提高变宽度薄壁件成形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75667.7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分形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的三维分形预测方法,涉及机械结合面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获得双分形结合面两粗糙表面的分形维数和尺度系数;步骤2:计算结合面等效双分形粗糙表面上单个微凸体的分界接触面积a12、弹性临界接触面积ac1、弹性临界接触面积ac2;步骤3:计算结合面等效双分形粗糙表面上微凸体的弹塑性分区和面积分布密度函数;步骤4:建立结合面所受总法向载荷与结合面接触面积的关系式;步骤5:建立结合面总法向接触刚度与结合面接触面积的关系式,得到结合面总法向接触刚度Kn。本方法能更好的预测双分形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解决了现有基于分形理论的方法计算双分形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3409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009078.9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熔覆成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光外同轴送粉的变宽度薄壁件激光熔覆成形方法。步骤1:建立待成形变宽度薄壁件的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分层,获取轮廓层面信息;步骤2:计算当前层搭接的熔道数及不同宽度处的搭接率;步骤3:计算当前层不同宽度处的扫描速度;步骤4:根据当前层计算的熔道数、不同宽度处的搭接率及扫描速度,利用光外同轴送粉熔覆头进行当前层的激光熔覆;步骤5:提升熔覆头单层的高度,进入下一层,重复步骤2至步骤4,进行下一层的熔覆;步骤6:重复步骤5,直至待成形变宽度薄壁件制造完成。本发明能够实现薄壁件宽度的变化及顶部的平整,提高变宽度薄壁件成形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9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09159.9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叶片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Matlab和UG的涡轮叶片参数化造型方法。首先对涡轮叶型叶栅进行参数化建模及几何参数、气动参数标注,得到涡轮叶片的参数化模型;然后根据涡轮叶片的参数化模型,确定求解叶盆型线和叶背型线的五次多项式求解公式,并对前缘小圆及后缘小圆的圆心、四个特殊点进行参数化建模;接着在Matlab中编程进行五次多项式造型,得到叶盆型线、叶背型线的参数表达式;最后将Matlab中得到的参数初始值及前缘小圆、后缘小圆的圆心坐标和叶盆型线、叶背型线的参数表达式导入到UG中进行叶片三维建模。本发明能够使得多项式求解得到的叶型与参数化建模相符,提高涡轮叶片参数化造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7207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75666.2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面静摩擦系数三维分形预测方法,涉及机械结合面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结构函数法获取结合面两粗糙表面三维形貌的分形维数D和尺度系数G;步骤2:根据步骤1分别计算结合面等效粗糙表面上单个微凸体的弹性临界接触面积和塑性临界接触面积;步骤3:建立结合面所受总法向载荷与结合面接触面积的关系式,得出结合面的总法向载荷P;步骤4:建立结合面所受总切向载荷与结合面接触面积的关系式,得出总切向载荷T;步骤5:建立结合面静摩擦系数μ与结合面的总法向载荷P、总切向载荷T之间的关系式,得到结合面静摩擦系数μ。本发明使预测结果更准确,克服了计算结合面静摩擦系数不准确的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