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6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9141.8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16C20/20 , G16C20/10 , G16C20/70 , G06F18/21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工业喷雾降尘技术领域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场多相模型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喷雾降尘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待降尘区域的粉尘数据和环境数据;根据粉尘粒径数据、粉尘密度数据、风速数据和空气密度数据,计算多场多相理论下的粉尘运移速度;特征化处理粉尘数据和粉尘运移速度;根据处理结果、训练好的喷雾溶液参数预测模型,生成喷雾溶液种类和剂量预测结果;根据该预测结果实现对待降尘区域的降尘。本公开利用基于多场多相模型计算得到的粉尘运移速度和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喷雾溶液参数预测模型,对待降尘区域的粉尘数据进行计算、预测和更新,可得到更加准确的喷雾溶液种类和剂量,从而显著提升待降尘区域的降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992809.0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循环式液电效应水压致裂造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确定干热岩热储层的深度和范围并根据干热岩热储层的深度和范围确定钻井的布置方案,S2、对钻井进行施工,钻井至少包括注入井、中井和生产井,当钻井施工到所述干热岩热储层时,停止作业,S3、启动水压致裂装置,对钻井进行高压注水压裂,S4、启动电脉冲压裂装置,对干热岩热储层放电至中井与注入井和中井与生产井之间连通;本发明以循环式液电效应为核心,综合水力压裂和液电效应循环热储进行干热岩人工热储建造,可以有效增大岩体裂缝的长度和数量,提高干热岩开发中的井间连通距离、人工热储有效体积和换热面积,保证干热岩人工热储具有足够的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487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810533305.7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317
Abstract: 一种霍普金森压杆子弹电磁回收装置,包括试验台、发射装置、电磁装置、发射炮管、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入射杆、透射杆和限位透射杆。所述的发射装置通过底座固定在试验台上,发射装置通过电磁装置与发射炮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子弹未完全归位归时,电磁回收装置持续工作直至子弹完全归位,保证了每次实验时子弹的发射位置固定,当需要回收子弹时,通过电流控制装置对电磁铁通电,使其产生磁力,牵引子弹,子弹与电磁回收装置接触后自动切断电流,从而实现将子弹回收。本发明实现简单,控制便捷,可控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613779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53844.4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对水体油污染治理及油品的回收技术领域的一种吸油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发泡技术制得聚氨酯软泡,以聚氨酯软泡作为基体,再称取一定体积的有机包覆液,在一定条件下将聚氨酯软泡在有机包覆液中浸渍处理、取出后离心处理、最后将产物在70-80℃下干燥10-60分钟,便制得具有高吸油倍率、低吸水倍率、可重复使用的新材料。此新型吸油泡沫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具有高的吸油倍率、低吸水倍率、环保、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等,此新型吸油泡沫可以有效的解决水体油污染治理及油品的回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9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1360.5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D27/02 , E21F17/00 , E21F5/00 , E21F17/18 , G06N3/006 , G06N3/045 , G06N3/092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工法协同降尘智能管控方法,方法包括:实时采集矿场的矿场数据;其中,所述矿场数据包括矿场的环境数据、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地形数据;基于所述矿场数据,构建数字矿场模型;其中,所述数字矿场模型包括地形模型、设备模型和粉尘产生与扩散模型;基于所述矿场数据和所述数字矿场模型,构建强化学习智能体;基于所述强化学习智能体,对所述矿场进行降尘控制;基于预先创建的人机交互界面监控所述降尘控制,实现了对矿场降尘过程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控制,提升了降尘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通过人机协同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346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24001.4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5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多晶岩石细观结构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多晶岩石细观结构建模方法包括:确定模型区域,基于模型区域和属性参数确定建立边界墙和初始颗粒;将初始颗粒转换为块单元,并将块单元进行分类,确定目标块单元;基于目标块单元进行颗粒填充,确定初始填充颗粒,其中,颗粒填充包括基于多个尺寸不相同的颗粒进行填充;确定接触模型参数,基于接触模型参数和初始填充颗粒确定岩石模型。通过生成不同刚性块代替多种矿物颗粒,然后删除刚性块并记忆区域位置,在不同区域中填充与各矿物组分相对应参数属性的不同尺寸颗粒,进而更精确地模拟岩石的非均质性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4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05033.4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压致裂的节理岩体的预测方法,步骤包括:S11:通过高压泵将水槽中的水输送至节理岩体;S12:通过注水导管将致裂液输送至节理岩体,使节理岩体形成裂纹;S13:通过压力表和流量表监测致裂液的注射速率,通过压力表和流量表分别实时监测致裂液的压力和流量,得到压力数据和流量数据;S14:通过LED光源灯对节理岩体照射;S15:通过超高速摄像仪节理岩体进行拍摄,得到影像数据;S16:将压力数据、流量数据和影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而实现节理岩体水压致裂过程的实时监测,进而得到裂纹扩展参数,直至裂纹贯通节理岩体结束;S17:根据得到的裂纹扩展参数建立节理岩体的裂纹简化模型,对节理岩体的起裂、扩展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9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92809.0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循环式液电效应水压致裂造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确定干热岩热储层的深度和范围并根据干热岩热储层的深度和范围确定钻井的布置方案,S2、对钻井进行施工,钻井至少包括注入井、中井和生产井,当钻井施工到所述干热岩热储层时,停止作业,S3、启动水压致裂装置,对钻井进行高压注水压裂,S4、启动电脉冲压裂装置,对干热岩热储层放电至中井与注入井和中井与生产井之间连通;本发明以循环式液电效应为核心,综合水力压裂和液电效应循环热储进行干热岩人工热储建造,可以有效增大岩体裂缝的长度和数量,提高干热岩开发中的井间连通距离、人工热储有效体积和换热面积,保证干热岩人工热储具有足够的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3745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82013.5
申请日:2014-05-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水体油污染治理及油品的回收技术领域的一种以废旧酚醛粉末为基体的吸油阻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尼龙网兜浸渍在有机包覆液中,处理后,干燥待用。然后称取酚醛粉末放入碱溶液中,进行加热扩孔处理取出离心、干燥,接着用有机包覆液浸渍处理、烘干;将处理后的酚醛粉末装入改性后的网兜中,便制得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酚醛粉末吸油阻水材料。本发明对酚醛粉末进行表面处理,增加了泡沫的耐腐蚀性、弹性,从而耐挤压,保油率高,可重复使用。同时实现了废物利用,缓解了酚醛泡沫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压力,变废为宝。此新型吸油体系可以有效的解决水体油污染治理及油品的回收的问题。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44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05033.4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压致裂的节理岩体的预测方法,步骤包括:S11:通过高压泵将水槽中的水输送至节理岩体;S12:通过注水导管将致裂液输送至节理岩体,使节理岩体形成裂纹;S13:通过压力表和流量表监测致裂液的注射速率,通过压力表和流量表分别实时监测致裂液的压力和流量,得到压力数据和流量数据;S14:通过LED光源灯对节理岩体照射;S15:通过超高速摄像仪节理岩体进行拍摄,得到影像数据;S16:将压力数据、流量数据和影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而实现节理岩体水压致裂过程的实时监测,进而得到裂纹扩展参数,直至裂纹贯通节理岩体结束;S17:根据得到的裂纹扩展参数建立节理岩体的裂纹简化模型,对节理岩体的起裂、扩展进行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