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智能温控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1906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710941647.8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智能温控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控制器、DC‑DC斩波电路、传感器单元和车载温控单元。太阳能光伏板与太阳能控制器相连接,太阳能控制器先与DC‑DC斩波电路相连接再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将检测到数据信息传送给车载温控单元。太阳能光伏板将表面收集到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或为负载供电,蓄电池存储或释放光伏电池的剩余电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载智能温控系统,利用检测车体内温度变化以及车外光强变化的数据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通过计算得出最终的等效温度来控制空调档位的变化。

    一种基于损失模式共振的微结构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7492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0345917.8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损失模式共振的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具体包括:微结构光纤,所述微结构光纤包括传感区域,该传感区域从内至外依次涂覆TiO2薄膜、HfO2薄膜和橡胶,所述微结构光纤外表面两侧呈不同大小的半圆结构,所述微结构光纤结构的圆心处设置有多个空气孔。所述空气孔包括六个大小相同的大空气孔和一个小空气孔,所述大空气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小空气孔的横截面面积。该传感器借助于半圆形光子光纤减少损耗,利用双层膜结构以及外部的橡胶,灵敏的将外界的压力变化情况转化为橡胶体积(56)对比文件Wang Qi ,Zhao Wan-Ming.A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ossy moderesonance-based fiber optic sensors.《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2017,第23卷(第7期),全文.Luan Nannan , et al..Surface plasmonresonance sensor based on D-shaped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er with hollowcore《.Optics Express》.2015,全文.

    一种LRSPR高灵敏度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4633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26284.5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RSPR高灵敏度光纤传感器,包括:去除一部分光纤包层的纤芯,所述纤芯从内至外依次镀有MgF2薄膜,金银双金属层和第二层MgF2薄膜。所述纤芯的直径为200um、光纤外径为230um,数值孔径为0.37。所述MgF2薄膜,金银双金属层和第二层MgF2薄膜采用磁控溅射方式镀在纤芯的外部。由于光纤传感器探头最外层为MgF2薄膜,因此其表面电场强度增强,穿透深度增加,大大增加生物传感的适用范围,将检测能力延伸到诸如大分子细胞的检测水平。

    一种LMR微结构光纤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46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810794397.4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MR微结构光纤,其包括:纤芯、包层以及位于包层中的空气孔,该LMR微结构光纤采用纤芯包层结构,纤芯中心没有空气孔,六个扇形空气孔大小相同且呈正六边形排列,孔内介质折射率为1,扇形空气孔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该第二弧面比该第一弧面长度长,并且该第二弧面远离纤芯设置,将扇形空气孔中的相对于纤芯中心大致对称的两个空气孔豁开以与外界相通,并且在被豁开的两个空气孔的表面镀上TiO2薄膜。利用该LMR微结构光纤,不但薄膜材料便宜,而且灵敏度与精度较传统传感器大幅提高,同时,有利于镀膜和填充待测流体。

    一种基于损失模式共振的微结构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7492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45917.8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损失模式共振的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具体包括:微结构光纤,所述微结构光纤包括传感区域,该传感区域从内至外依次涂覆TiO2薄膜、HfO2薄膜和橡胶,所述微结构光纤外表面两侧呈不同大小的半圆结构,所述微结构光纤结构的圆心处设置有多个空气孔。所述空气孔包括六个大小相同的大空气孔和一个小空气孔,所述大空气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小空气孔的横截面面积。该传感器借助于半圆形光子光纤减少损耗,利用双层膜结构以及外部的橡胶,灵敏的将外界的压力变化情况转化为橡胶体积的改变进一步的改变介质的折射率再借助波的移动情况展现出来,从而达到精准测量外界气压的目的。

    一种LMR微结构光纤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4634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94397.4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MR微结构光纤,其包括:纤芯、包层以及位于包层中的空气孔,该LMR微结构光纤采用纤芯包层结构,纤芯中心没有空气孔,六个扇形空气孔大小相同且呈正六边形排列,孔内介质折射率为1,扇形空气孔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该第二弧面比该第一弧面长度长,并且该第二弧面远离纤芯设置,将扇形空气孔中的相对于纤芯中心大致对称的两个空气孔豁开以与外界相通,并且在被豁开的两个空气孔的表面镀上TiO2薄膜。利用该LMR微结构光纤,不但薄膜材料便宜,而且灵敏度与精度较传统传感器大幅提高,同时,有利于镀膜和填充待测流体。

    一种车载智能温控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1906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41647.8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735 B60R16/02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智能温控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控制器、DC-DC斩波电路、传感器单元和车载温控单元。太阳能光伏板与太阳能控制器相连接,太阳能控制器先与DC-DC斩波电路相连接再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将检测到数据信息传送给车载温控单元。太阳能光伏板将表面收集到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或为负载供电,蓄电池存储或释放光伏电池的剩余电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载智能温控系统,利用检测车体内温度变化以及车外光强变化的数据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通过计算得出最终的等效温度来控制空调档位的变化。

    一种基于损失模式共振的微结构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09559392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20587633.5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损失模式共振的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具体包括:微结构光纤,所述微结构光纤包括传感区域,该传感区域从内至外依次涂覆TiO2薄膜、HfO2薄膜和橡胶,所述微结构光纤外表面两侧呈不同大小的半圆结构,所述微结构光纤结构的圆心处设置有多个空气孔。所述空气孔包括六个大小相同的大空气孔和一个小空气孔,所述大空气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小空气孔的横截面面积。该传感器借助于半圆形光子光纤减少损耗,利用双层膜结构以及外部的橡胶,灵敏的将外界的压力变化情况转化为橡胶体积的改变进一步的改变介质的折射率再借助波的移动情况展现出来,从而达到精准测量外界气压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微纳高双折射Sagnac光纤生物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09148533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913424.7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微纳高双折射Sagnac光纤生物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以微纳高双折射Sagnac型光纤进行生物传感器研究开发,该传感器包括两个级联Sagnac干涉环,其中一个Sagnac干涉环是由熊猫保偏光纤作为滤波器组成的滤波器环,另一个Sagnac干涉环是由微纳高双折射光纤上涂覆的氧化石墨烯薄膜构成的传感器环。本实用新型基于级联效应及Sagnac干涉的光纤生物传感器,与传统单环的Sagnac干涉仪相比,级联的两个Sagnac干涉环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探测极限,最终输出具有游标效应的光谱,且灵敏度高、成本低、制作简便、温度变化敏感度低、稳定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长程表面等离子共振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10401212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1272432.2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长程表面等离子共振光纤传感器,包括:去除一部分光纤包层的纤芯,所述纤芯从内至外依次镀有MgF2薄膜,金银双金属层和第二层MgF2薄膜。所述纤芯的直径为200um、光纤外径为230um,数值孔径为0.37。所述MgF2薄膜,金银双金属层和第二层MgF2薄膜采用磁控溅射方式镀在纤芯的外部。由于光纤传感器探头最外层为MgF2薄膜,因此其表面电场强度增强,穿透深度增加,大大增加生物传感的适用范围,将检测能力延伸到诸如大分子细胞的检测水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