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1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1263.0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防腐蚀涂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脲醛树脂改性刻蚀玄武岩/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首先,通过碱液处理玄武岩鳞片,使其表面呈现微米结构并产生大量羟基;接着,利用2‑氨基对苯二甲酸与羟基的反应,在玄武岩鳞片表面引入氨基;然后,通过脲醛树脂预聚物与氨基的反应,使球状脲醛树脂在玄武岩鳞片表面生长;进而,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制备出具有不同粒径脲醛树脂微球的玄武岩鳞片;最后,制备出具备耐深海压力特性的涂层。本发明涂层中的填料有效阻止腐蚀介质如水等的扩散,同时,玄武岩鳞片表面球状构型有助于释放涂层内部应力,提升涂层的致密性和填料/涂层界面稳定性,使涂层能够抵抗深海交变压力,并具备卓越的防腐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28055.X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8G59/14 , C09D163/02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腐涂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紫外光照的环氧类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氧类改性树脂包括:作为基料树脂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作为改性剂的钛酸酯HY‑311、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和二氨基二苯砜,以上三种材料按一定配比制成改性剂,可以使环氧树脂的交联程度大大增加,从而提升了其抗老化性能、附着力,同时,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214334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1071390.3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9D163/02 , C09D5/08 , C09D7/62 , B05D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接枝纳米Fe2O3/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利用三氧化二铁纳米球(Fe2O3,铁红)提高氧化石墨烯在涂层中分散性。针对氧化石墨烯片层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羧基、羟基和环氧基),利用二氨基对苯二甲酸(DATPA)作为桥连剂,通过共价键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上面接枝纳米Fe2O3,实现纳米Fe2O3对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修饰;再将改性氧化石墨烯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利用纳米Fe2O3颗粒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之前形成空间位阻作用,阻碍氧化石墨烯在涂层制备过程中发生团聚,提高氧化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7791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59194.4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刻蚀玄武岩鳞片/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针对玄武岩鳞片含有约50wt.%SiO2,利用浓碱液与SiO2反应,对玄武岩鳞片表面进行化学刻蚀,再利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使改性刻蚀玄武岩/树脂界面形成化学键合界面。通过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刻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得到不同微观几何结构的刻蚀表面;并引入Si-OH,与KH550的Si-O-C2H5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化学键;再将改性刻蚀的玄武岩鳞片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再利用鳞片表面化学键合的KH550的氨基与环氧树脂发生开环均聚反应,形成化学键合;最后使得改性刻蚀玄武岩鳞片/环氧树脂界面形成化学键合,提高鳞片填料在树脂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779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86190.5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温机械力化学的树脂化石墨烯防腐涂料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取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并向所述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加入苯二胺进行改性预处理;加入有机树脂及溶剂,采用高温机械力化学方法进行处理,所得溶液经离心、抽滤、烘干后得到树脂化石墨烯;将树脂化石墨烯与有机树脂、稀释剂、添加剂混合,经机械搅拌后制得A组分;将A组分与B组分固化剂均匀混合即制得所述树脂化石墨烯防腐涂料。本发明通过高温机械力化学技术能够实现石墨烯与有机树脂的化学反应;该树脂化石墨烯能均匀分散在有机树脂中,与成膜物质结合强度高,减少涂层中孔洞缺陷,提高涂层的阻隔性能和机械性能,从而获得较好的防腐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456836.8
申请日:2023-11-03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力学理论对涂层和金属基底界面性能的预测方法,涉及涂层热力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复合涂层,利用材料定量结构‑性能关系(MQSPR)模型计算涂层/金属界面作用过程的热力学判据,进而推导出涂层/金属的界面强度演变规律和复合涂层的最强附着力,进而预测复合涂层的最优服役性能。本方法通过分析涂层/金属的界面作用过程,推导涂层/金属界面作用过程热力学判据,构建附着力预测模型,建立树脂改性或合理选材—热力学参数量化差值—附着力预测模型的关联性,阐明涂层/金属微观界面键合过程的热力学演变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24706.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9D163/02 , C09D1/00 , C09D5/08 , C09D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涂层与抗菌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疏水玄武岩/环氧树脂防腐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化学刻蚀玄武岩鳞片、制备氧化锌改性刻蚀玄武岩鳞片、制备超疏水改性玄武岩鳞片与制备超疏水改性玄武岩/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本发明通过化学刻蚀和氧化锌包覆使玄武岩鳞片具有微纳米结构,通过硬脂酸的修饰使玄武岩鳞片具有低表面能。超疏水表面减少细菌的黏附,阻止腐蚀介质进入涂层,使涂层具有更好的抗菌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912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0013966.7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防腐涂层电化学噪声检测的植入型传感器装置,主要包括叉型金属膜电极、矩形薄片电极、相应的电极引线、封装用陶瓷及有机涂层/金属基体体系;两个传感器处于同一平面,且矩形薄片电极位于叉型金属膜电极中心,但各自的电极及引线部分应留有适当距离并避免直接接触。本发明的优点:可实现有水介质环境下涂层的原位电化学噪声监测;采用两个同心嵌套但互不接触的传感器可获得一致的电化学信号采集范围,同时避免各自信号的相互干扰;矩形薄片电极开孔的设计方案可防止电化学信号失真的情况,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400550.3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8G73/02 , C08K3/04 , C08J3/12 , C08L79/02 , C09D163/00 , C09D183/04 , C09D179/02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石墨烯的高防腐纳米聚苯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严格控制掺杂酸、阴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比例组成水相组份,控制苯胺、乙基苯组成油相组份;随后按规定比例进行水相‑油相混合;以纳米级石墨烯为核,利用复合引发剂引发反应,生成的聚苯胺同时具备超疏水表面、空腔内负载石墨烯、纳米级球型颗粒的特点。所述高防腐纳米聚苯胺微球通过超疏水表面延缓水分渗透,同时利用石墨烯高导电性极大地强化聚苯胺自身诱导金属钝化的能力,能够对钝性金属进行多重腐蚀防护效果的叠加。本发明公开的负载石墨烯的高防腐纳米聚苯胺微球也可用于制备防腐涂层或加入缓蚀剂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7482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86685.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腐涂层的有机化绢云母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绢云母与有机环氧树脂混合,加入球磨机中高温球磨,控制温度为160℃-200℃、转速400r/min-600r/min、时间3h-6h。所得产物经离心、抽滤、烘干得到表面有机化绢云母粉末。将有机化绢云母粉末与环氧树脂、稀释剂、添加剂混合,经机械搅拌后制得A组分,将A组分与组分B固化剂混合即制得表面有机化的绢云母防腐涂层。本发明简化工艺流程,缩短了反应时间,绿色环保,自动化程度高,表面接枝牢固,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