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489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353861.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1B25/32 , B01J20/0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改性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材料合成及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天然的羟基磷灰石(HAp)吸附能力差的问题。方法:用酸液调节FeCl2溶液的pH,与Ca(NO3)2溶液混合,用氨水调节pH值,得到混合液A;向混合液A中加入KH2PO4溶液,搅拌、陈化、洗涤、抽滤、烘干和研磨,得到改性羟基磷灰石。用酸液调节FeCl2溶液的pH,用氨水调节pH值,加入KH2PO4溶液,搅拌、陈化、洗涤、抽滤、烘干和研磨,得到改性羟基磷灰石。本发明可获得改性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4489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11353861.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1B25/32 , B01J20/0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改性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材料合成及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天然的羟基磷灰石(HAp)吸附能力差的问题。方法:用酸液调节FeCl2溶液的pH,与Ca(NO3)2溶液混合,用氨水调节pH值,得到混合液A;向混合液A中加入KH2PO4溶液,搅拌、陈化、洗涤、抽滤、烘干和研磨,得到改性羟基磷灰石。用酸液调节FeCl2溶液的pH,用氨水调节pH值,加入KH2PO4溶液,搅拌、陈化、洗涤、抽滤、烘干和研磨,得到改性羟基磷灰石。本发明可获得改性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2337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15846.0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多孔炭的低成本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多孔炭的制备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多孔炭吸附剂制备时采用化学活化剂造成的成本高的问题。方法:一、将生物质原料进行风干、粉碎,得到生物质颗粒;二、以步骤一制备的生物质颗粒为原料进行水热反应,然后进行水洗和干燥,得到水热炭;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水热炭置于反应装置内进行热解得到多孔炭。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多孔炭材料兼水热炭和热解炭的优势,且无需添加化学活化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生产成本低,还能实现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多孔炭。
-
公开(公告)号:CN1109758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911322912.X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生物炭‑四氧化三铁‑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生物炭‑Fe3O4‑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物理吸附水体染料污染中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取生物炭放入到C5H8O2中,加入Fe3O4连续搅拌,然后向其中分散液体石蜡与壳聚糖,搅拌,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放置在水浴锅中加热,水浴结束后调节pH值至中性,经真空泵抽滤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本发明的生物炭和CS和Fe3O4复合,使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并产生叠加效应,复合材料的最大吸附量达到538.9mg/g。本发明应用于水体染料污染的吸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7583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22912.X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生物炭-四氧化三铁-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生物炭-Fe3O4-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物理吸附水体染料污染中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取生物炭放入到C5H8O2中,加入Fe3O4连续搅拌,然后向其中分散液体石蜡与壳聚糖,搅拌,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放置在水浴锅中加热,水浴结束后调节pH值至中性,经真空泵抽滤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本发明的生物炭和CS和Fe3O4复合,使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并产生叠加效应,复合材料的最大吸附量达到538.9mg/g。本发明应用于水体染料污染的吸附领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