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45401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910073252.6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16 , A62D3/02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645 , A62D101/0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丁草胺降解菌及其应用;该丁草胺降解菌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e)Y-LCY-1,已于2009年09月1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 No.3270;该菌株对丁草胺耐受能力达1000mg·L-1,当接种量为5%,pH 6.5,25℃时,在含100mg·L-1的丁草胺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培养7天后,对丁草胺降解率高达97.6%,且对50~500mg·L-1的丁草胺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可应用于受丁草胺污染的水体及土壤的生物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40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910073252.6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16 , A62D3/02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645 , A62D101/0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丁草胺降解菌及其应用;该丁草胺降解菌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e)Y-LCY-1,已于2009年09月1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No.3270;该菌株对丁草胺耐受能力达1000mg·L-1,当接种量为5%,pH 6.5,25℃时,在含100mg·L-1的丁草胺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培养7天后,对丁草胺降解率高达97.6%,且对50~500mg·L-1的丁草胺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可应用于受丁草胺污染的水体及土壤的生物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881947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77624.3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株形成生物膜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在含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属于生物修复技术;该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diminuta)N5,已于2013年04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No.7412。所述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diminuta)N5可以产生生物膜,当接种量为1.1%,30.6℃时,在含800mg·L-1乙腈的合成废水中培养24h后,菌株的成膜量OD570nm值为0.632。应用该菌株处理含氰废水,能够将乙腈降解菌对800mg·L-1乙腈的降解率从24%-43%提升至30%-53%;该菌株与乙腈降解菌联合培养所形成的生物膜在反应器运行30d后可将800mg·L-1乙腈完全去除并可降低出水COD值;本发明提供的菌株能够与高效乙腈降解菌混合挂膜,提高乙腈的去除效率,可以应用于含氰废水的生物膜法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88194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077624.3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株形成生物膜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及其在含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属于生物修复技术;该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N5,已于2013年04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No.7412。所述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N5可以产生生物膜,当接种量为1.1%,30.6℃时,在含800mg·L-1乙腈的合成废水中培养24h后,菌株的成膜量OD570nm值为0.632。应用该菌株处理含氰废水,能够将乙腈降解菌对800mg·L-1乙腈的降解率从24%-43%提升至30%-53%;该菌株与乙腈降解菌联合培养所形成的生物膜在反应器运行30d后可将800mg·L-1乙腈完全去除并可降低出水COD值;本发明提供的菌株能够与高效乙腈降解菌混合挂膜,提高乙腈的去除效率,可以应用于含氰废水的生物膜法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8770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025324.5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Abstract: 一种植物营养贮存蛋白(GmVSPB)基因,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以大豆东农50子叶节为材料,在细胞分裂素6-BA诱导下,抑制消减杂交出差异基因,以期获得再生相关基因并进行基因克隆,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植物,观察转基因植株的变化,通过定量RT-PCR方法初步分析基因的功能,研究细胞分裂素对再生的影响;从子叶节器官发生途径结合激素对大豆再生途径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影响入手,分析再生基因在再生体系中的作用,寻找到一种大豆植物营养贮存蛋白(GmVSPB)基因(Seq ID No:1)。
-
公开(公告)号:CN1194531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87765.1
申请日:2024-12-20
IPC: A01K63/00 , A01K63/04 , A01K61/10 , A01K61/80 , A01G22/22 , A01K67/33 , C02F9/00 , C02F3/34 , C02F7/00 , C02F1/52 , C02F1/78 , C02F1/56 , C02F101/16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水质的人文生态净化系统及方法,属于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包括鱼塘、微生物净化池、稻田、沉降池、曝气池、管道一、管道二、管道三、管道四、管道五,所述鱼塘的排水口与所述微生物净化池的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管道一连通,所述微生物净化池的排水口与所述稻田的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管道二连通,所述稻田的排水口与所述沉降池的进水口之间通过所述管道三连通,所述曝气池的进水口与沉降池的排水口之间通过所述管道四连通,曝气池的排水口与鱼塘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管道五连通,本发明的通过生态净化水质,过程中不带入新的污染物,净化水质的方法环保、节能,利用蚯蚓作为鱼食进行生态循环,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