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7488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60317.3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东丽电池隔膜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8 , B65H75/10 , B65H2701/52 , H01G11/52 , H01M2/145 , H01M2/1653 , H01M2/1686 , H01M8/0289 , Y02P70/56 , Y10T29/49002
Abstract: 一种微多孔膜卷绕体(33),具有芯轴(1、11、21、31)和卷绕在芯轴(1、11、21、31)上的微多孔膜(34、S),该芯轴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导电性部件(12、13)形成。微多孔膜(34、S)的第1面(100)与第2面(200)等量地带有相互为反极性的电荷(102、201)。微多孔膜卷绕体(33)的制备方法包括:用除静电器(35)对微多孔膜(34、S)进行除静电;将微多孔膜(34、S)卷绕在芯轴(1、11、21、31)上,该芯轴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导电性部件(12、13)形成。可以防止将微多孔膜(34、S)从芯轴(1、11、21、31)开卷时微多孔膜(34、S)被静电吸引至微多孔膜卷绕体(33)或周围的装置。微多孔膜(34、S)作为燃料电池或二次电池的隔膜有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01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994189.5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东丽电池隔膜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36 , C08L23/06 , C08L2203/16 , C08L2203/20 , C08L9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微多孔薄膜的表面处理方法,其能够将聚烯烃微多孔薄膜表面的带电状态控制成所需的分布。本发明的聚烯烃微多孔薄膜的表面处理方法等通过使一侧的所述聚烯烃微多孔薄膜表面的第一区域接触液体,摩擦后带正电或负电,从而使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的另一侧的所述聚烯烃微多孔薄膜表面的第二区域反极性带电,控制所述聚烯烃微多孔薄膜两表面的带电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397488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80060317.3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东丽电池隔膜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8 , B65H75/10 , B65H2701/52 , H01G11/52 , H01M2/145 , H01M2/1653 , H01M2/1686 , H01M8/0289 , Y02P70/56 , Y10T29/49002
Abstract: 一种微多孔膜卷绕体(33),具有芯轴(1、11、21、31)和卷绕在芯轴(1、11、21、31)上的微多孔膜(34、S),该芯轴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导电性部件(12、13)形成。微多孔膜(34、S)的第1面(100)与第2面(200)等量地带有相互为反极性的电荷(102、201)。微多孔膜卷绕体(33)的制备方法包括:用除静电器(35)对微多孔膜(34、S)进行除静电;将微多孔膜(34、S)卷绕在芯轴(1、11、21、31)上,该芯轴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导电性部件(12、13)形成。可以防止将微多孔膜(34、S)从芯轴(1、11、21、31)开卷时微多孔膜(34、S)被静电吸引至微多孔膜卷绕体(33)或周围的装置。微多孔膜(34、S)作为燃料电池或二次电池的隔膜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