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膜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4988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80012181.7

    申请日:2016-0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36 G11B5/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在聚酯膜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树脂层,该树脂层表面在波长550nm下的反射率为6.0%以上,该树脂层表面的表面比电阻值为1012Ω/□以下,该树脂层表面在煮沸试验前后的表面能变化量Δγ(Δγ=|煮沸处理试验后树脂层的表面能-煮沸处理试验前树脂层的表面能|)为5mN/m以下。层叠膜的透明性、叠层高折射率硬涂层时的干涉斑抑制性、与高折射率硬涂层的粘接性优异,可以不依赖于湿度而显现高水平的防静电性。

    层叠聚酯膜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04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480068587.8

    申请日:2014-12-08

    Abstract: 一种层叠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在聚酯膜的至少一面具有树脂层(X),所述树脂层(X)含有丙烯酰基结构(A)、氨酯(B)及萘结构(C),且不含碳二亚胺结构(G),所述树脂层(X)侧的煮沸处理试验前后的分光反射率的变化量ΔR为0%以上且2%以下。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性、层叠硬涂层时的彩虹状图案(干涉条纹)的抑制(识别性)优异,且与硬涂层的初始粘接性、高温高湿下的密合性(耐湿热粘接性)、浸渍于沸水时的粘接性(耐煮沸粘接性)优异,以及浸渍于热水时的耐热水透明性优异的层叠聚酯膜。

    聚酯膜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4819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0931.1

    申请日:2016-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收缩方向的150℃热收缩率为15%以上、并且与主收缩方向正交的方向的150℃热收缩率小于15%、并且主收缩方向的90℃热收缩率为14%以下的聚酯膜,以及主收缩方向的150℃热收缩率为15%以上、并且与主收缩方向正交的方向的150℃热收缩率小于15%、并且通过温度调制DSC获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上的聚酯膜。本发明能够提供在涂布工序、干燥工序等工序温度为90℃左右时不发生收缩或收缩率小、在收缩工序温度下大幅收缩的聚酯膜。

    叠层体、透明导电性叠层体及触摸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06132686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80011378.4

    申请日:2015-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层体,所述叠层体平滑性、透明性优异,且在正向及斜向的任意方向均具有优异的导电层图案识别性抑制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体,其在支撑基材的至少一侧具有从支撑基材侧依次叠层第2层、第1层而成的叠层膜,该第1层与该第2层的折射率不同,并且该叠层体满足以下(A)~(D)的全部条件。(A)n2>n1(式1)(B)Ra1≤5nm(式2)(C)Hz≤0.6%(式3)(D)θr1-θi1>1.0°(式4)n1:第1层的折射率、n2:第2层的折射率、Ra1:第1层与空气层的界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Hz:叠层体的雾度、θi1:第1层与空气层的界面的理论布鲁斯特角、θr1:第1层与空气层的界面的实测布鲁斯特角。

    叠层膜及叠层膜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32689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80018002.6

    申请日:2015-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7/02 B32B2307/584

    Abstract: 一种叠层膜,其特征在于,在支持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了包含A层和B层的表面层,从支持基材侧开始,按照B层、A层的顺序相接,由微小硬度计测得的A层的25℃的储存弹性模量(以下称为EA25)、B层的25℃的储存弹性模量(以下称为EB25)、支持基材的25℃的储存弹性模量(以下称为EC25)、A层的120℃的储存弹性模量(以下称为EA120)、B层的120℃的储存弹性模量(以下称为EB120)、支持基材的120℃的储存弹性模量(以下称为EC120)满足以下条件。条件1EA25<EB25≤EC25条件2EB120≤EA120<EC120条件3EA25≤100MPa本发明提供兼顾了耐擦伤性,特别是耐反复擦拭性和成型性的叠层膜。

    叠层薄膜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5246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580040631.5

    申请日:2005-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至少一面上,设置由组合物(A)、环氧系交联剂(B)、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形成的叠层膜而成的叠层薄膜,组合物(A)为至少含有聚噻吩和聚阴离子的组合物和/或含有聚噻吩衍生物和聚阴离子的组合物,并且,在叠层膜中,相对于组合物(A)和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15~100重量份的上述的丙烯酸系树脂(C),并且,该叠层薄膜的至少一面的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50nm,并且,在该叠层薄膜中所含有的平均粒径为100μm以上的内部异物少于10个/m2。由此,可以形成为具有以往达不到的高水平的导电性、脱模性、耐水性优异、而且兼有加热时的低聚物析出抑制性的叠层薄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