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5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680022919.8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由细孔堵塞所引起的气体扩散性的降低、抑制发电性能的降低、而且水向系统外的排出性优异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本发明为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是在电极基材的一个表面配置有微多孔层(以下称为MPL)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厚度为110μm以上240μm以下,在将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截面分为具有MPL的部分和不具有MPL的部分,而且将不具有MPL的部分二等分为与MPL接触的部分(以下称为CP1截面)和不与MPL接触的部分(以下称为CP2截面)时,CP1截面的F/C比为0.03以上0.10以下,CP2截面的F/C比小于0.03。在此,“F”表示氟原子的质量,“C”表示碳原子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07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1401.3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H01M8/0234 , H01M8/024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制作膜电极接合体时外缘部的绒毛对电解质膜等的损伤小的气体扩散电极。本发明为具有包含碳纤维的导电性多孔质基材和形成于上述导电性多孔质基材的表面的微多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该气体扩散电极满足下述(1)及(2)中的至少一者。(1)在俯视时,从端部起突出20μm以上的碳纤维的数量相对于端部的长度而言为少于1.0根/cm。(2)在端部的侧视时,相对于气体扩散电极的面内方向而言倾斜30°以上且长度为10μm以上的碳纤维相对于端部的长度而言为少于1.0根/cm。
-
公开(公告)号:CN108475792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6361.9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H01M4/96 , C09D5/24 , C09D201/00 , H01M4/86 , H01M4/88 , H01M8/1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5/24 , C09D7/40 , C09D201/00 , H01M4/86 , H01M4/88 , H01M4/96 , H01M8/10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气体扩散电极,是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单面具有微多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上述气体扩散电极的厚度为30μm~180μm,上述微多孔层的厚度为10μm~100μm,且在对上述微多孔层的表面以0.25mm2的面积观察4000视野时,该4000视野中,最大高度Rz为50μm以上的视野的数量为0视野~5视野。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兼得因气体扩散层所致的对电解质膜的损伤的抑制以及气体扩散层的气体扩散性,作为燃料电池示出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078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80051401.3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H01M8/0234 , H01M8/024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制作膜电极接合体时外缘部的绒毛对电解质膜等的损伤小的气体扩散电极。本发明为具有包含碳纤维的导电性多孔质基材和形成于上述导电性多孔质基材的表面的微多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该气体扩散电极满足下述(1)及(2)中的至少一者。(1)在俯视时,从端部起突出20μm以上的碳纤维的数量相对于端部的长度而言为少于1.0根/cm。(2)在端部的侧视时,相对于气体扩散电极的面内方向而言倾斜30°以上且长度为10μm以上的碳纤维相对于端部的长度而言为少于1.0根/cm。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877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580014899.5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气体扩散电极是在导电性多孔质基材的至少一面形成了含有导电性微粒和疏水性树脂的微多孔层的、用于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电极,其厚度方向的气体扩散性为30%以上,导电性多孔质基材的滑落角为70°以下,孔隙率为80%以上,微多孔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孔隙率为60%以上且9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0241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780072001.9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具有微多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其特征在于,上述微多孔层至少具有第1微多孔层及第2微多孔层,上述第1微多孔层含有疏水性树脂1,所述第1微多孔层在微多孔层中位于一方的最外表面,上述第2微多孔层含有疏水性树脂2,所述第2微多孔层在微多孔层中位于与第1微多孔层不同侧的最外表面并且位于气体扩散电极的最外表面,上述疏水性树脂1为熔点低于上述疏水性树脂2的熔点的树脂。本发明提供同时实现了性能和耐久性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002419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80072001.9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具有微多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其特征在于,上述微多孔层至少具有第1微多孔层及第2微多孔层,上述第1微多孔层含有疏水性树脂1,所述第1微多孔层在微多孔层中位于一方的最外表面,上述第2微多孔层含有疏水性树脂2,所述第2微多孔层在微多孔层中位于与第1微多孔层不同侧的最外表面并且位于气体扩散电极的最外表面,上述疏水性树脂1为熔点低于上述疏水性树脂2的熔点的树脂。本发明提供同时实现了性能和耐久性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50460.2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26 , H01M4/86 , H01M4/8673 , H01M4/88 , H01M4/8807 , H01M4/96 , H01M8/10 , H01M8/100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性能和耐久性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本发明的气体扩散电极的特征在于,是具有微多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上述微多孔层至少具有第1微多孔层和第2微多孔层,上述第1微多孔层的截面F/C比为0.06~0.33,上述第2微多孔层的截面F/C比小于0.06,将上述第1微多孔层分成与上述第2微多孔层不接触的部分和与上述第2微多孔层接触的部分这样的二等分时,在分成二等分的第1微多孔层中,将与上述第2微多孔层不接触的一侧称为微多孔层1-1,将与上述第2微多孔层接触的一侧称为微多孔层1-2,则微多孔层1-1的截面F/C比低于微多孔层1-2的截面F/C比。
-
公开(公告)号:CN108475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780006361.9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H01M4/96 , C09D5/24 , C09D201/00 , H01M4/86 , H01M4/88 , H01M8/1007
Abstract: 一种气体扩散电极,是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单面具有微多孔层的气体扩散电极,上述气体扩散电极的厚度为30μm~180μm,上述微多孔层的厚度为10μm~100μm,且在对上述微多孔层的表面以0.25mm2的面积观察4000视野时,该4000视野中,最大高度Rz为50μm以上的视野的数量为0视野~5视野。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兼得因气体扩散层所致的对电解质膜的损伤的抑制以及气体扩散层的气体扩散性,作为燃料电池示出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5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2919.8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由细孔堵塞所引起的气体扩散性的降低、抑制发电性能的降低、而且水向系统外的排出性优异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本发明为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是在电极基材的一个表面配置有微多孔层(以下称为MPL)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厚度为110μm以上240μm以下,在将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的截面分为具有MPL的部分和不具有MPL的部分,而且将不具有MPL的部分二等分为与MPL接触的部分(以下称为CP1截面)和不与MPL接触的部分(以下称为CP2截面)时,CP1截面的F/C比为0.03以上0.10以下,CP2截面的F/C比小于0.03。在此,“F”表示氟原子的质量,“C”表示碳原子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