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99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80063686.1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为高总纤度的同时强度、弹性模量以及供于高次加工时的操作性优异的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为此制成以下碳纤维束,该碳纤维在树脂含浸线束拉伸试验中的应力σ‑应变ε曲线中在应力为0~3GPa的范围内由非线性的近似式(1)求出的系数A、与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晶体取向度Π(%)的关系满足式(2),碳纤维束的初始弹性模量为240~279GPa、长丝数为24,000~72,000,碳纤维束实质上无捻。ε=Aσ2+Bσ+C…(1);‑410≤(0.0000832Π2‑0.0184Π+1.00)/A≤‑310···(2);其中,A、B、C为应力σ和应变ε的二次函数的系数,Π为晶体取向度。

    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9748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80022662.2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工艺油剂向纤维表层的侵入进行抑制,并且能够对纤维间粘接及表层的孔隙进行抑制的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碳纤维束,作为解决手段而提供如下碳纤维束: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法所得的微晶尺寸(Lc)为3.0nm以下,在自纤维表面起深度为0~10nm的区域中,存在通过SIMS(二次离子质谱法)算出的Si/C比为10以上的点,自纤维表面起深度为10nm处的通过SIMS算出的Si/C比为1.0以下。

    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974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80022662.2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工艺油剂向纤维表层的侵入进行抑制,并且能够对纤维间粘接及表层的孔隙进行抑制的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碳纤维束,作为解决手段而提供如下碳纤维束: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法所得的微晶尺寸(Lc)为3.0nm以下,在自纤维表面起深度为0~10nm的区域中,存在通过SIMS(二次离子质谱法)算出的Si/C比为10以上的点,自纤维表面起深度为10nm处的通过SIMS算出的Si/C比为1.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